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臣 > 第918章 败退的西夏军想伏击

一品权臣 第918章 败退的西夏军想伏击

作者:屠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5-09 03:32:51 来源:笔趣阁

西夏军一口气退了六十多里路,为首的将领把左手抬了起来,让后面的队伍停下,回身往后面瞧了一下,没有见到宋军追来,随后指着自己身边地一个士兵说道:“你回去看看宋军有没有追来。”

“是。”士兵应了一声,随后调转马头,骑着马离开了。

跟着将领又对身边地副将说道:“派人在周围警戒,其余的士兵全都下马休息,让马也休息一下。”

“是。”

命令传达下去之后,所有地士兵都从马背上下来,让战马自己去吃草料。

为首地将领从马背上下来,坐到一块石头上,准备喝点水,一摸身上才发现没带水袋。

这时旁边地副将递过来一个水袋,说道:“将军喝我的吧。”

将领接过去之后,拔开水袋的塞子“咕嘟咕嘟”地连喝了好几口,然后抹了一下嘴,才把水袋还给副将。

“想不到我李雄与大宋交战了二十多年,今天居然被大宋军队如此狼狈地击溃,真是丢人到家了。”李将军唉声叹气的说道。

李将军全名叫李雄,是西夏除拓跋氏和萧姓之后,第三大姓氏李家的人,以前曾经担任过西夏边境的大将,熟读兵书,颇有谋略,在火药没有正式被用到战争中之前,给大宋的军队带来过极大的重创,是一名让大宋西北边关将士都为之忌惮的西夏名将。

副将喝了水之后,用手背擦了一下嘴边的水迹,说道:“将军不用为此沮丧,我们这次之所以会失败,完全是败给了宋军的火器,如果刀对刀,枪对枪的作战,宋军绝不是我们的对手。他们这是以巧取胜,胜之不武。”

李雄说道:“既然是两军生死搏杀,计策谋略可以用,那为什么火器不能用。所以没有什么胜之不武一说,说什么胜之不武之类的话,只能是自我安慰。

而且从现在大宋作战的方式来看,火器将会成为大宋以后战争的主要手段,如果作为他们的对手,不能适应他们这种新的作战方式尽快跟上,西夏以后面对大宋将再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因此,等这次跟大宋的作战结束之后,我们也要尽快的制造出更多的火器。”

“可是我们西夏没有精通火器的制造能手,如何才能像大宋那样制造出众多的火器呢?”副将问道。

李雄说道:“我们西夏虽然没有,但大宋有,只要我们能够出钱,还怕弄不来制造火器的人吗?”

副将说道:“听说宋军的这种火器是华榉想出来的,只怕外面不会有人知道,除非能够弄到他们军队里专门制作火器的人,否则找外面的人,恐怕做不出他们那样大威力的火器。”

李雄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些都是把眼前这个难关度过去以后的事情,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想办法阻止宋军继续进攻。要知道从横岭关到兴庆府也就一百五十里的距离,宋军如果急行军的话,不用一天就能够赶到,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们。否则让他们打到兴庆府,西夏就危急了。”

“可是他们的火器那么厉害,我们怎么才能够阻止他们呢?”副将说道。

李雄想了一下,说道:“宋军现在势头正劲,正面我们很难阻止得了他们,所以我们只能采取伏击的方式阻止他们。”

“伏击!”

“对,伏击。”

李雄说道:“宋军现在肯定以为我们已经败回兴庆府去了,所以一定会尽快赶到兴庆府去,我们可在半路上设好埋伏,等他们来的时候再突然杀出来将他们解决掉。就算不能将他们全部歼灭,至少也能消灭他们大半,而且还能缴获他们的火器,只要有了样品,就不愁造不出跟他们一样的火器。”

“那将军准备在什么地方伏击他们呢?”副将问道。

李雄说道:“就是前面二十里处的葫芦湾,那里地势险要,极适合用来伏击。”

副将想了一下,觉得那个地方确实是伏击的好地点,随即也没有再继续说话。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士兵回来了,告诉李雄道:“宋军今日在横岭关宿营了,没有再继续进军的意思。”

李雄看了一下身边的副将,说道:“既然宋军今天已经宿营,那我们便也到葫芦湾去宿营,这样不管他们什么时候进军,我们都来得及准备。”

“好。”副将应道。

随后,李雄带兵到了二十里外的葫芦湾,这个地方的地形其实并不像葫芦,只不过因为左边的山顶上有一块万斤巨石很像葫芦,因此才得名的葫芦湾。

这个地方的地形,两头窄,中间宽,且两边有高山,的确是一个非常适合打伏击的地方。

“各派十二个人去左、右两山上守着,其余的士兵到两山后面去休息。”李雄说道。

“是。”

副将立刻按他的吩咐安排了下去,随后二十四名士兵各自分开到了左、右山顶上盯着,其余的人全都分别藏到了左、右两边的山后。

“将军,横岭关丢失的事情要不要派人回去告诉大王?”副将问道。

李雄想了一下,说道:“也好,派一个人回去告诉左帅,让他再调配一些人马来相助我们。”

“是。”

副将立刻叫过来一个士兵,对他吩咐了一番,随后那个士兵骑着马离开了。

就在回去报信的那个士兵离开之后,三百多米拐弯之处的大石头后面,突然闪出来两个人,盯视着报信士兵离开的方向看看。

这两个人正是厉天润派来打听卢俊义他们休息的探马,刚才他们正往这边来,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所以隔着老远便从马上下来藏到了石头的后面。而李雄他们由于人多,再加上马蹄声太震响,所以并没有发现前面来人了。

“这些全是西夏军。”探马甲说道。

探马乙微微的点了点头小声说道:“他们是从横岭关那边来的,而且看他们的样子好像是刚刚打过仗的样子,应该是跟卢将军他们交手败退下来的,刚才离开的那个人应该是去兴庆府报信的。”

“如果这些人是从横岭关退下来的,为什么不退回兴庆府,而要隐藏在这两座山的后面呢?”探马甲说道。

“估计他们是想在这个地方伏击卢将军他们。”探马乙说道。

探马甲说道:“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探马乙说道:“我继续留在这里盯着他们,你马上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大人。”

探马甲说道:“那你自己小心点,别让他们给发现了。”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你也一定要小心,刚才离开的那个人如果知道兴庆府已经被我们攻下,肯定会回来的,你不要被他给发现了。”探马乙说道。

“知道,我会注意的,而且现在我们穿的可是百姓的衣服,就算碰上他也不会知道的。”探马甲说道。

“还是小心一点吧,别误了大人的大事。”探马甲提醒道。

随后,探马乙小心翼翼地退回到了后面拐弯的地方,从树林里把牵出马,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离开,等走出去了将近两、三里路之后,才翻身上马,快速地离开了。

而留下来的探马乙见到西夏军全都转到了两山之后,随即也慢慢的退回去,小心翼翼地潜到李雄他们对面的树林里继续监视。

探马乙一路风驰电掣地往回赶,大约往前又跑了二十里路左右,突然看到刚才离开的那个西夏兵坐在树林边上休息,而他骑的那匹马正在他身边食草补充体力。

探马乙想了一下,然后把马骑到相距那个士兵十几米的地方,然后翻身从马上下来,让马也在旁边食草补充体力,而他也找了块石头坐下,从身上取出水袋喝了起来。

由于探马乙身上穿的是百姓的衣服,所以那个西夏兵并未认出他是宋军士兵,看到他在喝水,不由地咽了一下喉咙,因为刚才他逃出来太急了身上没有带水袋,于是站起来走到探马乙的跟前,说道:“我是刚刚从横岭关退下来的士兵,身上忘记带水袋了,能给我喝口水吗?”

探马乙故意在他面前喝水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引过来,现在看到他果然上当了,心中暗喜不已,但表面上却装出非常恭敬的样子,双手把水袋递给了那个士兵。

士兵接过去猛喝了好几口,跟着用手背擦了一下嘴,然后才把水袋还给探马乙,说道:“多谢。”

探马乙接个水带趁机问道:“听说宋军现在正在攻打横岭关,现在情况如何?”

“别提了,横岭关已经失守了。”西夏士兵沮丧地说道。

探马乙故意装出惊慌的样子说道:“那这么说,宋军岂不是马上要打到兴庆府去了?”

“没那么容易。”

那个西夏士兵说道:“现在我们已经全都退到了葫芦湾,准备在那里伏击宋军,他们没那么容易打到兴庆府去。”

“哦,原来是这样。”

探马乙微微点了点头,随后朝他们来的地方看过去说道:“那边过来的那个人是不是你们将军?”

那个西夏士兵不知道探马乙是骗他的,转身朝来的地方看去。

就在他转过身的一刹那,探马乙迅速地从靴子里抽出了携带的短刀,然后猛地窜起来,用左手捂着西夏兵的嘴,右手往前把短刀贴到了西下兵的咽喉上,跟着用力一割,把西夏兵的咽喉给割断了,鲜血立刻喷了出来。

西夏兵挣扎了几下,随后不动了。

探马乙往前后左右看了一下没有人,随即拖着西夏兵的尸体进到了树林深处,把尸体放在地上,然后出来把西夏兵的战马也牵了进去。

随后,探马乙从树林里出来,骑上自己的战马,快速地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