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臣 > 第111章 寡人要写皇榜

一品权臣 第111章 寡人要写皇榜

作者:屠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16:11:58 来源:笔趣阁

华榉原以为徽宗找他来是有什么大事,没想到竟然是想知道他破案的经过。

当即,他把破案的经过详细的说了一下,徽宗听后感慨的说道:“连这样的办法也能想到,文山,你真是足智多谋啊。”

华榉不好意思的道:“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高明的办法,反而很笨,让陛下见笑了。”

“不管办法笨不笨,只要有用就是好办法。”

徽宗叹了口气,说道:“如果刑部、大理寺、开封府能想到这办法,这案子早就破了,彭二柱也没有机会潜伏进枢密院盗取大宋的机密。唉,大宋的这些官员,真是太让寡人失望了。”

华榉说道:“事情已经发生了,陛下就不要总往不利的方面想,也可以试着往好的一面想。”

往好的一方面想!

徽宗很惊讶,朝廷的军政机密泄露,这是天大的坏事,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好的一面。

“什么好的一面?”

华榉说道:“彭二柱盗取大宋的机密,虽然使得大宋被西夏攻击的风险增加,但我们也通过这事发现了一些对朝廷不利的问题。

比如枢密院的管理很松懈,在招收杂役或是其他非正式官员人员时审查不够严谨,主管官员滥用职权谋私利,以及我们的朝廷官员办事能力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看似对大宋的安危没什么直接影响,但其实危害极大,如果不及时纠正,任这种情况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就会像白蚁毁堤一样毁掉大宋。

就拿童贯为例,他身为大宋最高的军事官员——枢密使,不仅在安全管理上疏忽大意,还敢擅自调兵为自己私用,而下面那些官员居然也听从他的调遣,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童贯要是那天想造反,根本不用费吹灰之力就能改朝换代。”

这话说到了徽宗心坎上,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华榉继续说道:“还有,童贯身为堂堂枢密使都敢这么擅自调兵,下面领兵的那些官员又岂会不效仿?

如此一来,朝廷驻扎各地抵御贼寇,防范暴乱的军队便沦为了官员们的私兵,一旦那天朝廷发现他们的罪行,要问罪他们,那些军队就会成他们对抗朝廷的利器。

现在通过泄密这件事,我们知道了这些对大宋江山有危害的情况存在,就可以及时的改正,避免更大的危险出现。

这就好比一个身体非常强壮的农夫,突然在干农活的时候意外受了重伤,大夫在给他治伤的时候却发现原来他早已患了重病,只是因为他的体质好没有立刻体现出来,如果任由这种病继续发展下去必将会要了他的命。

因此,短期来看,受伤的确对农夫造成了困难,无法再下地干活,但从长远来说,他通过及时的医治,不仅治好了伤,同时治好了所患的重病,让他以后能更好的干活和有更长的时间陪伴家人。

大宋现在好比就是那个受伤的农夫,虽然这次“受伤”让我们遭受到了困难,但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自身的“病”,让我们可以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旦病治好了,那大宋的江山将更加稳固。

所以从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点来说,这次泄密能暴露出来这么多问题,对大宋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有道理,问题能够暴露出来,总比隐藏着要好。”

徽宗再次点了点头,说道:“那你说,要怎么做才能够杜绝这样的情况再发生呢?”

华榉说道:“要想杜绝这样的情况再发生,首先是要重新审视现有的朝廷制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使那些官员没有空子可钻。

其次是要用对人,否则就是有再好的制度,再严的法规,也形同虚置。

还是拿童贯私自调兵的事为例,如果下面的官员清正廉明,敢于把他私自调兵的事情上报朝廷,使陛下能够知道,事情也不会发展到这一步。

所以,对陛下也好,对朝廷也好,对整个大宋江山也好,只有用对人,朝政才会清正,百姓才会有好日子过,天下也才会太平。”

徽宗沉默了几秒钟,说道:“你说的寡人很赞同,但朝廷的制度和法规是当初太祖、太宗皇帝定下的,如果修改,只怕会有朝臣反对。”

华榉说道:“太祖、太宗皇帝制定的制度法规,是按照当时的国情制定的,如今离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了一百几十年,国情早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继续执行原来的制度法规,势必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只有修改、完善原来制度、法规中的不足之处,才能让朝廷运转的更好。这样也是为了大宋江山能更加稳固,就算太祖、太宗皇帝在天有灵,也一定会赞成的。”

“为了大宋江山更加稳固,说的不错。”

徽宗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果寡人把修改制度法规的事交给你来做,你愿意接受吗?”

通过刚才在紫宸殿,华榉替他出头教训辽国使者,徽宗就已经把华榉视为可以绝对信任的心腹重臣、亲臣,恨不得把所有的事都交给他处理。

华榉站起来躬身说道:“陛下对臣信任,臣自是乐意为陛下、为朝廷效命。只是臣年纪尚轻,又初入朝堂,就主持修改制度、法规这样重要的事情,朝臣们定然会不服,尤其蔡太师、高太尉他们肯定更会强烈反对。

臣现在已经得罪了蔡太师、高太尉他们,如果再因这事跟他们结怨,以后在朝堂上就会形成对立,这对大宋朝政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为了朝廷的安定团结,还是请陛下另选良臣来主持这事。”

修改朝廷制度和法规,可不是两三天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攻击。

华榉现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平定大宋境内的山贼、草寇,造反作乱的势力,然后好集中精力对付即将入侵的外寇,确保大宋的领土完整和百姓不受屠害。

如果他接下这件事,就无法把心思全部用在组建军队和平乱上,同时由于分心,也无法完全投入修改制度和法规,那样反而两边都做不好。

因此,他才会推辞。

“你放心,有寡人替你撑腰,量蔡京他们也不敢反对。”

徽宗现在只对华榉办事放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所以还是想把事情交给他来做。

华榉说道:“虽然他们明着不敢说什么,但背后肯定会更加恨臣,大家都是殿为臣的同僚,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如果真的彼此形成了死敌,陛下在中间也会为难的。

况且朝中不乏有智、有才的官员,陛下完全可以把这事交给他们来办,相信也一样可以办好的。”

徽宗哼了一声,说道:“朝中的那些大臣,寡人算是看明白了,全都是一些只拿奉禄不办事的蠢材,依靠他们估计十年也修改不好。”

华榉说道:“那这就要看陛下让谁来主持了。就像臣刚才说的,只要用对了人,这事办起来也快。”

“那你认为朝中谁来主持合适?”徽宗问道。

华榉想了一下,说道:“宿元景宿太尉,为人清正,对陛下又忠心,且对朝廷的制度和法规知之甚详,可以让他来总负责。至于其他的人选,可以等宿太尉回来以后,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再定,反正这事一天两天就能够办成的,多等几天也没有关系。”

徽宗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满朝文武中也只有宿元景合适,随即点了点头,说道:“好吧,那让宿元景来负责这事。”

听到徽宗没有再继续坚持让自己来负责,华榉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对了文山,西夏那边,咱们到底要如何应对才好?”徽宗问道。

虽然刚才在紫宸殿上,石松讲了应对的办法,但说的太笼统了,因此徽宗还是有些担心,这才把华榉找来,想问问他有没有具体的应对措施,这也是他找华榉来的主要原因。

华榉说道:“就像石大人刚才说的,陛下应立刻下旨增派军队加强与西夏接壤边境的防御,防止他们突然袭击。同时陛下可下旨在全大国张贴一张皇榜。就说朝廷抓获了西夏的奸细,得知西夏又要进攻大宋,所以大宋这次决定不再忍让,一旦西夏胆敢进攻大宋,大宋将倾举国之力与西夏死战到底,且绝不再接受西夏的议和提议,直到彻底灭掉西夏为止。”

徽宗不解,问道:“增强防守这个寡人知道,可为什么要张贴榜文告诉百姓呢?”

华榉笑了笑说道:“相信西夏在大宋的奸细绝不止彭二柱夫妻两个,肯定还会有其他的,只要陛下的榜文贴出去,西夏奸细必然会把这个情况传回西夏,这样可以让西夏王不敢轻易发动进攻。同时,贴这张榜文,还可以激励凝聚民心,尤其是靠近西夏边境的百姓,他们早就已经受够了西夏人的侵扰与掠夺,恨不得朝廷能派兵灭了西夏,只要陛下这榜文一贴出去,边境百姓必定受到极大的鼓舞,如果西夏人真的敢进攻边境,他们必定会跟守军一起对付西夏人。要知道百姓的力量可是无穷的,只要点燃了他们的热血,纵然西夏有百万军,也难以踏入大宋境内半步。”

“妙啊!”

徽宗欣喜不已,说道:“文山,你果然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奇才,此等妙计也只有你才想得出来。”

“陛下夸奖了,臣愧不敢当。”华榉赶紧起身说道。

“吴呈海,笔墨纸砚伺候,寡人要写皇榜。”徽宗迫不期待的吩咐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