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世民找我当大官 > 第172章 逆子你在搞什么鬼

李二这话说的,听得长孙皇后都露出了崇拜的笑容,不愧是自己看中的夫君,体恤万民,爱民如子啊。

可是李洛却毫不留情的拆穿了:“爹想达成千古一帝的成就,眼下自然还是不行的。要成就千古一帝,百姓安居乐业只是基础成就,国家大统,民富国强才是根本!”

未理会李二不满的眼神,李洛继续道:“百姓们要安居乐业,粮食丰收只是第一步。这一步儿子已经帮你完成了,但这远非爹高枕无忧的时候。”

“贫贱思温饱,富贵思**,人之欲无厌,将来随着百姓生活的不断提高,物质文化需要会日益增长,如果社会生产不能跟上,百姓能稳定吗?”

“以前百姓有口饭吃就满足了,可是有了冰块后,谁不想在炎炎夏日尝一口冰水?吃了唐楼的饭吃,谁不想可以天天拥有……”

李洛也是拼了,把自己学过的社会经济学一股脑的拿出来忽悠李二,好在对古人来讲,这认识已经相当先进,李二更是听得一愣一愣的,特别是听到美食部分的时候,他更是深有体会。

李二经历过战乱之苦,自然是挨过饿,也是享用过美食,唐朝立国后他每日享用的食物,对许多百姓而言,已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可在品尝过李洛的火锅后,他一度觉得自己以前的食物都是粗茶淡饭。

曾几何时,他觉得火锅就是这天下最美味的食物,慢慢的又发现,还有很多美味是可以跟火锅媲美的,比如说……这刚刚吃下去的酸菜鱼。

入奢容易入简难,这各种美食吃了后,如果哪天断了供应,对曾经那些极力追求的粗茶淡饭还能看上吗?

不知不觉的,李二就对儿子的话,有了深深的认同感,脸上也终于再次露出了笑容,却依旧死鸭子嘴硬。

“你这臭小子,算你说得有几分道理,可是这跟你借钱又有什么关系?”

“老爹你急什么?你这榆木脑袋我不跟你深入检出的分析,你能听明白?”

李洛无语的白了一眼老爹,气得他吹胡子瞪眼,这话似曾相识啊,想不到老子身份摊牌后,这臭小子还敢这么跟我讲话,真是太没大没小了。

李二心中涌起妙不可言二百五十字差点脱口而出,这时长孙皇后也是笑了:“是啊,洛儿说得多好,你急什么?洛儿,别理他,你继续说!”

“是,娘!”

李洛拱了拱手:“千古一帝,那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想达到此等成就,需要先解锁许许多多的成就,丰衣足食只是起始成就。”

“如今的大唐,勉强谈得上足食,丰衣却未必,儿子请问,如今的百姓,冬日除了火炉,可还有其他御寒手段?”

“没有,许多百姓的衣服依旧是单薄的,他们穿不起兽衣,寒冬腊月只有躲在家里靠火炉取暖,可是火炉需要木炭,负担并不小。百姓们吃饱了饭,这保暖问题要不要解决?”

在古代,是没有棉花的(开篇之时曾短暂提到过棉花,那时随手就写了,是错误。),富贵家庭可以穿兽皮大袄,普通百姓就只能竟可能的添加衣裳了。

所以寒冬腊月,他们只能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可是以柴火做饭的年代,木炭也是个很大的负担。

有专门的木炭翁,可是木炭紧缺涨价都是常事,所以普通百姓冻死冻伤的不在少数。

李二夫妇同时露出欣喜的神色,听儿子这意思,他是有办法解决这保暖问题了?

不待二人发问,李洛继续说道:“粮食问题都给解决了,这保暖问题自然也是难不倒儿子我。放心,办法还是有的。”

“第一,我培植了一种新型作物叫棉花,等制成棉衣棉被,那时候就不会再有人冻死了。第二,就是这煤炭。如果开采出更多的煤炭来,不止王公贵族可以用煤炉取暖,寻常百姓也多了种取暖的手段。”

“呵呵,爹误解你了,你买这山头就是为了种植棉花和这煤炭吧?你早点跟爹讲嘛,你的事情,爹什么时候不支持你了!”

李二捋着胡须说道。

李洛抽搐了一下:“爹就会吹牛,之前建银行的时候,你可是拖欠了很久的工程款,要不是你儿子有些存款,连工人的工钱都发不出去,你还好意思说?”

额,你这么不给老子留面子的吗?李二脸都黑了。

长孙皇后娇嗔地看了一眼李二,李洛继续说道:“买山头不光是为了煤炭资源,还有其他资源,比如说硝石矿,铁矿等等。”

“商业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但光靠商业是不能让百姓富裕,让国家便强的,因为财富分为两部分。”

“农业是我大唐的支柱产业,也是财富的第一个密码。肥沃的土地和美丽的海洋给予了我们丰厚的财富,地里种出庄家,大海里捕捞出鱼类,种植桑叶养活了小蚕……这些都能保障我们基本的生活。”

“当百姓生活好了后,就必然会滋生新的需求,他们会想要精美的食物,想要漂亮的衣服,想要读书,想要行赏音律,想要品尝教坊司的美酒……想要拥有曾经只有贵族才能拥有的生活,他们还会想要更多。”

“如果我们不能满足百姓的需求,就会逐渐产生矛盾。这种矛盾,跟吃不饱穿不暖的矛盾是一样的,矛盾深了,就会爆发革命……”

“所以我们需要开启第二部分财富密码,矿产资源。”

“煤炭、硝石、石灰石、铁、铜、银、金等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先要先挖掘开采,加工利用得以创造第二部分财富,工业财富。”

“玻璃的资源来自大自然,刀枪铠甲的资源来自大自然……爹一直想要拥有的火箭,也是来自大自然,制作火药的主要材料就是硝石。”

“民要富,国要强,就必须开采出更多的矿石出来……”

李洛越讲越多,当李二听到铜钱会被淘汰,银子和金子会成为主流的时候,他不淡定了,当听到火药不仅可以制作火箭,真能制作出火枪的时候,他立即拍案而起。

也就在这时候,他身后的屏风轰然倒塌,随即露出了一脸尴尬的李承乾来。

“逆子,你在这搞什么鬼?”

李二愤怒了,老子正有满腔热血想要释放呢,你个逆子居然躲在屏风后,还在关键的时候打断我,你是要气死你老子吗?

“父皇、母后!”

李承乾拍拍屁股,慌慌张张的上前给二人行礼,表情尴尬异常。

经过一番追问,这小子居然说是在这里看书睡着了,至于真看书假看书,李二信不信李洛不知道,反正看他那欲要动手的架势,多半也是不信的。

“逆子,你堂兄的话你都听到了,你来说说,要民夫国强要如何做?”李二一脸怒容的问道。

额……

李承乾顿了顿,道:“父皇,想要民富国强就要发动战争,只要打赢了胜仗,敌人有什么我们抢什么,怎么会不富裕?”

额,李洛扶额,想不到这小子越来越有霸权思想了啊……

经过这么一闹,虽然几人的谈话还在继续,只是这更像是李洛在给他们上课了。

好在听完课后,李二迅速有了反应,令人召集大臣会议,准备开始大搞教育,大力开设银行,大力发展商业,重启丝绸之路……

李洛走的时候,李二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还是一阵高兴。

这个逆子,总喜欢悄无声息的不断给老子刷惊喜!

不声不响的就把这些大臣手上的矿产都给买了,他们还以为卖了个好价钱,等到哪天意识到这些矿产的价值后,不知道会不会气到吐血!

这作风,跟老子还真是有点像!

李洛回到李府的时候,居然看见了一直等在那里的孙跃进。

孙跃进一见到李洛,便愁眉苦脸的上前行礼,忐忑道:“大人,这肥皂、小的造不像,实验了很多次,就整出了这么个玩意出来,只好先拿来你看看!”

纸上谈兵总是容易,实践才会出真知,这制作肥皂的时候,李洛相信还是会遇到困难,需要一遍遍尝试摸索这规律的。

比如说这皂化的过程,何种浓度算是最佳,对古人来说,如何判断四十度的最佳温度等等,即便换成李洛去,他也一样需要伤脑筋。

所以孙跃进气馁的神色,他完全能够理解。可是李洛看了后,心里还是震惊的,这家伙把肥皂拿出来一看,虽然样子丑了一点,但大致还是成功了。

“虽然比不过本大人亲自动手,但你能做到这份上,也算是勉强过关了!”

李洛不动声色的夸奖了一句,孙跃进很是惊喜:“大人,你是说我这不算失败吗?”

“不算,第一次能做到这份上,已经能够证明你有先天分了。”

本来还怕这小子骄傲,所以李洛夸奖的时候,不敢夸得太满,没想到他还一副十分懊恼的样子,皱起了眉头。

“我知道大人是在安慰我,我做出来的东西,跟大人描述的不太相同,而且不管我如何尝试,就是做不出大人说的白色、绿色等眼色来,我真没用!”

晕,这都做成功了,咋还自我怀疑上了呢?要不要夸他两句?

算了,夸是不能夸的,堂堂国公爷夸人,像什么样子!

“呵呵,别太高看自己,白色、绿色那些高深的眼色,也是现在的你能操控的?再告诉你一些吧,你可以尝试在肥皂里添加一些花香进去,对肥皂进一步提纯,可以制造出香皂来,肥皂只能洗衣服,香皂可以拿去给你媳妇洗屁股,懂?”

“还有,香皂适当小巧一点是可以的,模具可以制作得精致一点,而这肥皂是用来洗衣服的,四四方方就很好,你看你做成什么样子了?长得小萝卜头一样,比你还丑,重新设计吧。”

孙跃进频频点头,他早知道国公爷厉害了,这才急不可待的拿来请国公爷指点,想不到国公爷不但没有嫌弃他做得不好,还能安慰他,指点他,经过指点,他信心倍增,觉得下次自己一定可以做得更好了。

最重要的是,国公爷居然又把其他的技术交给自己,还给自己赏钱,孙跃进觉得生活从来没这么光明过……

他不知道的是,李洛对他还是相当震惊的,不然国公爷会给你抬手就是一百贯赏钱?

这不看重你的天赋,想继续薅你的羊毛嘛。

这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不叫他去做,叫谁去做?

要制作出自己签到的心相印来,可能还是小有难度,可是做出点对付屁股的玩意来,还是难不倒国公爷的。

他打算用竹子做原料,砍成7尺扎成捆,然后把成捆扎好的竹子放到池塘里浸泡,脱清。

《天工开物》里记载是需要100天来让竹子脱清,但学过化学的李洛,还能不知道石灰水可以加速这个过程?按照李洛的估计,半月足以。

浸泡完成后,将竹子清洗干净,并将竹子已经泡软的青皮削去,将露出的白色纤维切成小段,并捶打至纤维细丝,研磨纤维细丝至浆状,将竹浆和石灰一起一起蒸煮七日。

再去除石灰残留和其他杂质,搅拌均匀,沥干水分,再用柴灰浆过,之后放入釜中,按平表层后平铺一层稻草灰。

思路客

不断用开水淋在竹浆上,在高温下让竹浆质地变得更加细腻,之后再将竹浆清洗干净。

用木槽盛放处理好的纸浆,以竹帘在木槽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下槽内。然后将帘覆过,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

有了制作肥皂的经验,这造纸术李洛相信难不倒孙跃进,但活字印刷术可就不一样了,除了强大的动手能力,严谨的思维逻辑,还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

看完后,孙跃进就一脸犯难:“大人,你的秘方我尚且勉强能看懂,但这活字印刷术这么严谨的手艺,小人学识有限,不敢贸然请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