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鸡血百灵 > 第七章:亲人相见

鸡血百灵 第七章:亲人相见

作者:二月春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04:05:57 来源:笔趣阁

宋志远和远顺二人,顺着酒铺伙计指引的方向,很快找到了钱记药铺,其实钱记药铺很好找,一打听无人不知。

从王家酒庄出来一直向西遇到“归来大车店”,右拐向北走过一条五十米的步行街,过了步行街,是一条东西通向的大街,钱记药铺就在大街上。

大街两旁店铺林立,叫买的叫卖的热热闹闹,立时冲淡了冷清的冬日,大街上货摊也很多,各种小手艺让人应接不暇,宋志远的羊皮,也是在这里,卖给了早有生意往来的商家,只是当时不知道,要找的人近在咫尺。

钱记药铺的钱老板是中医世家,从小和父亲学习医术,是这一代的名医,受人尊敬,人送外号:‘半仙人’。

此半仙人主要是指治病救人,行医之道是:坐堂医病不分贫富,出诊抓药不在有钱没钱。也就是说,有钱没钱先治好病再说,有很多看不起病的穷人,都得到过他的帮助,是救苦救难的一方神医。

却是天不作美,钱老板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女儿兰贵儿找了个上门的女婿,外人只是知道,女婿是个外乡人,从小在药铺里当伙计,很少有人知道,大女婿侯远义,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关东客,更不知道,远道而来的这户侯姓人家,曾经受过钱老板怎样的恩惠。

这天,女婿侯远义正好在药铺的前台,看到两个急匆匆的年轻人走进来,忙站起身招呼:“是看病还是抓药,看病里面请,抓药的话请出示药方。”

宋志远忙作揖:“敢问一下这位兄弟,这里可有姓侯的关东客。”

侯远义一听,眼里闪过一丝亮光:“请问您是?”

宋志远忙推了推远顺:“这位远道而来的兄弟,来寻本家。”‘

此时的侯远顺也在细细的打量着柜台里面的人:青衣马褂,外罩羊皮马甲,头上一顶灰色毡帽,一双大而清澈的眼睛,和自己的哥哥又是那么像,他会是自己要找的堂哥吗,大伯和伯母也在这吗,正想着,被宋志远推了一把,立刻回过神来,走上前。

远顺忙收了收神:“这位哥哥可是姓侯?”

侯远义愣了片刻,好多年没有人问起过,他姓什么,这里的人只是叫他远义,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姓什么,因为他的孩子也不能随他的姓氏,而是姓钱。

“是,我姓侯,我叫侯远义”

远顺再也止不住泪水,湿润着眼睛忙说:“哥哥,我是侯远顺,是你的堂弟啊!”

站在柜台里的侯远义一时还是没有反应过来,看看宋志远,再看看站在面前的衣衫有些褴褛的少年。

宋志远忙着上前:“这位大哥,我的这个朋友是从山东蓬莱过来寻亲的,你看他现在这个样子,也不像是骗人钱财的主,您这是不是他要找的人,您给个答复,如若不是,让他再找去。”

远顺却是又上前了一步:“怎么不会是我要找得人呢,哥哥的眼睛和我三哥远坤的眼睛多像的。”

宋志远这才细细打量一下柜台里面的男人,虽说远坤他也是只见过一面,但是,这个仪表还是真的像!也跟着点头附和。

听了这些,远义才急急忙忙的走出柜台,双手抱着远顺的胳膊,上上下下的打量着,这个自称是自己弟弟的少年。

看着瘦瘦弱弱的远顺,想着从山东到这里的路途,这个兵荒马乱的战争里,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生生死死,才能站到自己面前,想到这些也不免湿了眼睛。

儿时的家,遥远的,十几年里不曾有过回想。

在外漂泊的时候,多少次听父母提及,又有多少次,看见母亲偷偷的,拿出临行前外婆给她的手镯掉眼泪,如今家破人亡,自己又做了上门女婿。往事不堪回首。

远顺的到来,勾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很多时候,他忙得忘了那个遥远的故乡,那里有青山绿水,那里有悠悠麦田。

当一个和自己长相相似,亲切的用家乡话叫着自己哥哥时,他百感交集,哽咽着,半响说不出话来。

宋远桥看着眼前的兄弟二人,心里也是酸酸的,好一会,咳嗽着清清嗓子说道:“两位兄弟既然相认,我就先忙着办我自己的事了。”

兄弟二人这才缓过神来,远顺忙着介绍:“这位是宋志远哥哥,对我有救命之恩,对我和三哥远坤又有救助之仁义,如果不是他的帮忙,恐怕我早已不在人世了。”说着,眼泪止不住落下。

“这位兄弟,怠慢了,怠慢了,快快屋里坐,喝壶热茶,不对不对,光喝茶怎么行,一定没吃午饭吧?”

远义叫来伙计照顾生意,领着二人来到药店旁边的对夹铺。三个人要了10个对夹,三碗羊汤,一大盘手把肉。

“知道你们饿了,这里的东西都是现成的,先吃饱饭。”

侯远义一家,早在1921年,就远来到了林西县,侯远义的父亲侯忠祥,是跟着生意人过来的,山东老家人口多,土地少。

听做生意的人说,内蒙古地区,地多的没有人种,天天能吃到牛羊肉,生活富裕,也就把家里的地,让给了哥哥弟弟,带着妻子和刚十一岁的儿子来到了乌兰哈达的林西县。

这里气候寒冷,来到这不到三年,妻子小兰就染上了风寒,昼夜咳嗽不止。

为了给妻子看病,花掉了几乎所有的积蓄,给小兰治病的时候,认识了现在钱记药铺的钱掌柜。

钱掌柜和侯忠祥年纪相仿,那时的钱掌柜在父亲那学了一身的本领,精熟中医的望闻问切,再加上为人古道热肠,常常背着药箱子上门诊病,嘘寒问暖,一来二去,两个年龄相当的人成了朋友。

远义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肺结核(当时叫痨病,是不治之症),即使钱老板的医术高明,那个时候也没有任何一种中药方子能治得了这个病。祸不单行,侯忠祥也在照顾妻子的同时,也染上了。

远远地望着十几岁的孩子,远义的母亲哭干了眼泪,二人在弥留之际把儿子交给了钱掌柜,愿意让儿子终身跟随钱掌柜做个小徒弟,为父母报答治病期间的施舍之恩。更重要的是看中了钱老板的好心肠,将来孩子还有一条活路。

出来不到三年的时间,二人便撒手人寰,只留下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

钱掌柜并没有辜负故人的嘱托,不但把医术传给远义,还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如今远义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也算是儿女双全。

见到了亲人的侯远义,也是心里如刀绞般,十几岁失去父母的痛苦,这些年的亦儿亦婿的酸甜苦辣。如今,面对亲人,听了亲人的一句问候,几句嘘寒问暖,一切的坚毅瞬间也就被瓦解。

“这也是有个三四天了,远坤弟弟的病应该好了,明天,去把他接回来,我这有些钱,先拿去用,不够的话,再和我说。”。

“先谢谢哥哥,我明天就和志远哥去大板。”

“我的货钱还差一些没给结清,年货也没有购置全,先等等。远坤在李掌柜那里,你们放心就是。”

“也好,这两天,我也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活,等哥哥来了,我们也好有个吃住的地方。”

“工作的事,你先找着,实在找不到,有一个人去钱记药铺,我还是能做主的。”

远顺的心里终于看到了生活里的曙光。

远顺吃着对夹,喝着羊汤,心里想着哥哥远坤,既然找到了亲人,接哥哥过来后,他们也算是团聚了。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个意外,他和哥哥再见的日子却成了未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