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鸡血百灵 > 第一章:绝处要逢生

鸡血百灵 第一章:绝处要逢生

作者:二月春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04:05:57 来源:笔趣阁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大客店,有能睡下十几个人的大通铺,因为价钱便宜,是往来的手艺人和跑小买卖人常住的客店。

还有农忙一过,山村里出来赚点外快的、三五成群结伴而来的年轻人,为了省下辛辛苦苦赚的钱,都会选择能睡下十来个人的大通铺,认识的不认识的,谁也不嫌弃谁。

坐落在大板镇中心的运来大客店,就是这样一家客店,不过,运来客店生意做得大,一楼是大通铺,二楼就是单间。

最近,这个客店里住着一个生了病的年轻人,已经在这里住了近半个月,20几岁的样子,长得面色白皙,浓眉朗目。

只是病的厉害,而且衣衫单薄。大通铺不如单间,单间空间小,有一个炉子就很暖和。

大通铺是面对面板床,诺大个空间,只有中间有一个取暖的炉子,人来人往的,冷空气进来的多,而且只有晚上一遍炉火,白天不供暖。

吃得也很差,更没有医治病的药,一天比一天病得严重。大通铺里的被子,已经不能让得了风寒的他,感到暖和,时不时艰难的咳嗽着,脸色因咳得厉害,而一片绯红,一个通铺的人,对他躲之不及似的,店里的伙计赵二也正在掌柜面前数落。

“不会是得了痨病吧,他那个弟弟说是3天就回来,怎么今天没见着人回来,这一住就是小半个月了,身无分文,弟弟也不见个人影,不是没有钱治病,扔在这了吧。”

运来客栈的李掌柜是个憨憨的汉子,看了看伙计:

“这兵荒马乱的不好说啊,保不齐是没钱看病!”

“掌柜的,铺钱不给不说,饭咱还得管着,虽说大部分都是有钱的主剩的,但也是咱们照顾着不是,再说了要是痨病还传染人啊,得防”

李掌柜的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

“哎••••••也不能把一个病的这么厉害的房客撵走,什么年月做生意,都讲究个仁义和信用,他弟弟也说了会回来”

李掌柜的犹豫着,更多的是内心里的不忍,其实,那个弟弟能不能回来,李掌柜的心里也不落底。

又沉默了一会,李掌柜磕了磕烟袋里的烟灰

“去,给他找个大夫瞧瞧”

伙计不理解的看着掌柜,一时没明白过来什么情况,更没有要走的意思。

李掌柜的也明白,伙计心里不乐意是为了他:“去,去,不是说怕是痨病吗,咱总不能都被他传染上,去吧,去,快去”

赵二想了想,不情愿的甩下抹布快步走出门去。

小镇人口只有几千人,天寒地冻的行人也是稀少,大雪一场连着一场,街道的雪连着冰,行走的艰难。伙计赵二去了镇里最好的一家诊所,请他们的王大夫,也是这个王记药铺的掌柜。

王大夫处理完手头的病人,没有多耽搁,背上药箱和伙计一起向运来大客店走来。

路上,伙计赵二大致的交代了病人的情况,是他们运来客店的房客,病得厉害,只是没有说出房客穷的根本拿不出药钱,如果说了,怕王大夫连门都不肯登。

进了客店,王大夫和客店李掌柜的寒暄了几句,就在赵二的带领下,奔着病人的房间来了,看了看大通铺上躺着的年轻人,看这情形,就已经瞧出了七八分,这病可不是一天两天了,王大夫把了脉,皱着眉,沉思了片刻,没说什么,就来到桌前,饮了一口伙计端来的茶水,要了笔墨,开出药方。

“先抓3副药,如果吃了见效,就不是痨病,安全起见,可以给他自己一个单间,先避一避,另外,一定要加足了炉火,他不能再冻着了,棉被要厚一点的,伙食也要好些。”

伙计为难的看了看掌柜,李掌柜没说什么,只是点头,算是答应了。

躺在炕上的小伙子,努力的忍住咳嗽,欠了欠身子,给大夫和掌柜的行了礼,又说伙计辛苦了,然后,露出一丝苦笑,身无分文,连店钱和吃饭都是掌柜的听了弟弟的话,会回来结账给钱,才勉强维持着没被撵出去,哪有钱吃药啊!

“大夫,这药钱”憋着一口气,小伙子涨红的脸更红了。

“小伙子,药钱先佘着,你的情况伙计赵二都说了,李掌柜的先管着你的吃住,药钱以后给,治病要紧。”伙计看了看自家掌柜的,一脸的无辜,心说,我也没说这个人没有药钱!

小伙子眼框湿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其实王大夫在看到病人的那一刻就明白了,这药钱恐怕是没有的,如果有钱,这病可拖不到现在,医者父母心,这总不能眼瞅着,活生生的一条命,断送在自己行医的路上,他也不想让李掌柜的为难,几付药,自己还是舍得出来的。他也不多说一句话,背起药箱走了出去,让伙计赵二跟着,去取了药来。

李掌柜的让伙计给租客腾出了一个单间,其他房客也都帮忙给收拾被褥,都称赞李掌柜和王大夫的菩萨心肠。李掌柜淡淡一笑,出门在外,又赶上这个乱世,保不齐谁都会遇上难事,大家互相有个照应呢,多做一点好事,也不吃亏。也是这个地方民风淳朴。

小伙子名叫侯远坤,在家排行老三,赵二嘴里说的为他筹钱而未归的是他的弟弟侯远顺,排行老六。

兄弟二人是从山东一路过来,算是逃难来到这里。只不过,在乌兰哈达的林西县城有自家的亲戚,早先年就过来了,写信回来说,这里人少地多,生活也算是富裕,比山东人多地少的状况,要好得多,希望他们举家迁来,只是父母恋着刚置下的一点地,不肯离家远行。

现在,饥荒连着兵荒马乱的,没个和平的好盼头,不得已,决定让老三老六出关东来这里,一旦有个三长两短的,还能留个后不是。

哥俩儿个从春天走出来,出山东、经河北一路走来,没有钱了打短工,搭过顺路的马车,也因为钱不宽裕日日夜夜,步行着过了州县。

躲着战事、土匪,到了冬天了才到了大板镇。

大板镇坐落在乌兰哈达(赤峰市)东北面,距离乌兰哈达200多公里,往西北就是林西县城,那里也算是繁华的小镇。

说是林西不远了,可还没寻到亲戚,远坤就病在了客栈,住了几天,没个好转,又没钱抓药。

哥俩儿商量,决定远顺一个人去寻亲,寻到了再回来接他。

搬到了单间的远坤,想着这些林林总总的过往。

虽说日本人在这里设立了公署衙门、任伪公署、征兵,好在还没有兵力扫荡,每个地方也只有二三十个日本人,可这里狼多、土匪多,远坤怎么也放心不下。

况且,这三天过去了,还没回来。

哥俩儿从家出来后,就不曾分开过,如今,年幼的弟弟在外奔波,当哥哥的心中不忍。想到这里,远坤心里一阵酸楚,眼泪扑簌簌的滴落下来,就又是一阵咳嗽。

正巧赵二来送药,本来一肚子怨言的赵二,看着远坤这般光景,也叹了口气,把埋怨的话咽下了肚,只是说了句:三当家的,吃药吧!

远坤不知道的是,离开自己的弟弟,不但遇到了土匪,而且慌不择路走错了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