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 第三十三章 夏文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第三十三章 夏文

作者:我是海陵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02:55:30 来源:笔趣阁

深夜,王庭陷入了沉寂。

阿弩缇拿着粗制的毛笔,正在羊皮上挥洒,一个个小型的字母跳跃在羊皮上,二十六个字母写好。

又在下面分别标准一些声母,韵母之类的。

挑选了一百个常用的汉字,分别用字母标注成功。

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完事大吉。

“呼~”

吹干了墨迹,阿弩缇拿了起来,而后缓缓卷在一起,放入怀中。

今天的夜,风大。

阿弩缇掀开帘子,哈了一口气,迅速叫来一辆四轮马车,坐上去,向远处驶去。

这个时间段,张骞也没有歇着。

他也在汇集收集的信息,大月氏已经做好了决定,他在这里的任务基本算是结束了,他要返回大汉向皇帝汇报情况。

甘夫坐在下面,正帮着他整理一些杂物。

“郎将,马上就要到葱岭封山的时候了,咱们要离开需要尽快,否则就要再等等半年之久。”

葱岭不是全年都要横跨,冬季寒冷,时常也会出现雪崩等灾害,不适合行走。

他们考虑到来时的路,准备走天山南麓,从葱岭南道离开,穿越羌人的地界返回大汉,以避免匈奴的势力。

张骞停下手中的毛笔,说道:“嗯嗯,咱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过几天就向大月氏女王辞行。”

甘夫起身,道:“郎将,给你。”

张骞身子也向前倾一些,拿过甘夫手中的羊皮,边道:“只可惜西边的安息,条支等国还没去过,下次若再来必探看一番。”

这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铛铛铛。”

二人抬头,谁来了?

张骞示意甘夫一眼,甘夫起身,打开门口,一股冷风吹了进来,簌簌作响。

甘夫惊讶道:“阿弩缇王子。”

“甘夫。”

阿弩缇拱手道。

张骞也站立起来,略带好奇道:“阿弩缇王子,快请进。”

阿弩缇摘下厚厚的帽子,剁了剁脚,吐槽道:“这风沙越来越大了。”

王庭西边,围绕妫水南北,有沙漠戈壁存在,一旦到了季节,狂风卷杂着沙子,一路狂卷到这里。

阿弩缇啐了一口,吐出一些沙子。

他拍拍衣衫的尘土,脱掉长靴,盘脚坐在长毯上。

阿弩缇一扫,就看到一卷卷羊皮,许多已经扎好,有的则在填写。

那个汉节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再次修复了颜色,焕然一新。

阿弩缇也没有多说废话,从怀中拿出写好的羊毛皮,上前交给张骞。

张骞不知道阿弩缇打的什么算盘,好奇地拿过来。

“一个部落,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字,我大月氏只有语言,却没有可以写下来的文字,这件事情一直困扰着我,这是我仿照贵国文字,借鉴了一些身毒,希腊字母,所创造的夏文,请汉使看看,能否给一些意见。”

张骞来了兴趣,眼中冒着异彩。

甘夫帮着张骞讲桌子上的东西清理一下,张骞缓缓打开羊皮。

一个个方正的字体映入眼前,上面还有一行奇怪的字母,甚奇。

张骞眉毛一皱,道:“这有的字缺少了笔画,丧失了美感啊。”

上面许多汉字都是简体字,当然和张骞认识的有出入。

阿弩缇解释道:“大月氏人多粗鄙,不识文字,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复杂的字体,所以我就自作主张把一些笔画省去了,减小学习的麻烦。”

张骞不是顽固,这么一想,很有道理。

“字写的不错,若放在我汉朝也算是精通笔墨之人。”

张骞将整个羊皮卷打开,夸赞了一下阿弩缇的字写的好。

那是自然,好歹他前世的时候也练过,虽说比不上大家,但字也能写的规规矩矩,也曾跟着庞中华字帖好好练习,写字只要把横平竖直写好,再把每个人字体的空闲距离安排妥当,看起来让人舒服就是成功的。

“这是什么?”

张骞指着汉字中间的符号询问道,这个他从来没有见过。

“这是我创造的标点符号,分别是逗号,句号,问号....”阿弩缇上前指着羊皮上的符号介绍,很自然而然地把功劳揽到了自己身上。

“平日里学习贵国文字时经常不知道在哪里断句,有时候因为断句误解了意思,所以很苦恼,这次创造了夏文,自然是简单为主,怎么方便怎么来,更好地让大家学习文字。”

《礼记·学记》记载:“一年视离经辨志”,即学生入学一年就要考核“离经辨志”的能力。所谓“离经”,是指离析经文文句,也就是断句;所谓“辨志”,是指辨解文句内容。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不等于没有断句。

古人把阅读文章的断句功夫,叫作“句读(dòu)”。私塾老师教授学生时,红笔断句,学生水平提高以后,不需句读,就能够通读文章。

句读的基本原则就是“语绝为句,语顿为读。”

即语气结束的地方为“句”,用圈来标记;没有结束的文句叫作“读”,用点来标记。

张骞的眉头一直紧锁,阿弩缇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蓦然,张骞一拍额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阿弩缇,高兴道:“你这套方法可行,我以前就从来没有我想到过这件事情,无非就是句读之类的,很容易,可是仔细想一想,小时候学习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这些。”

“每家注释断句都使用不同标准,若真能有一套规则推广,那大大有利于普通民众的学习,不错不错。”

张骞神情激昂,面色发红。

刚才看到简体字,他的态度只是不赞成不反对,毕竟祖先留下来的文字,怎能轻易更改,更改之后更加缺少了美感。

但是这个新创的标点符号则不同,可以算是一次大的改革。

自春秋战国起,各家都有不同的标准,所以往往不熟悉者会误解意思,读典读错喽。

古文中也有标点,一般为两个,句读,往往用点或者圈来表示。

但是每个人习惯不一样,一个人认为点是终止,圈是停顿,另一个认为三角是停顿,圈是终止。

各有各的标准,后人读起来就会出错。

ps:感谢大佬“sebtao”的1500起点币打赏~本来只想写2000字,看到打赏立马来了精神。

此书推荐一轮游,以后无推荐了。

一下子干没了激情哎。

慢慢写,静等20万字上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