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河西、大宛

公元前122年,年关将至。

长安城年味十足,大街小巷内,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笑声。

孩提拿着贴纸肆意奔跑。

这一年的对外战争,大汉取得了多次成功。

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牛羊。

城中的羊肉价格也比往年低了几分。

巷子内,飘来几缕肉香,孩子们欢声笑语,向自己的伙伴炫耀着自己的新年礼物。

可是,宫中某处殿宇内。

气氛却十分的浓重。

一副巨大的地图摆在众人的面前。

围观的人都是大汉两千石以上的重臣,大将军卫青,李广,公孙敖和霍去病也在其中。

“乌孙是西域第一强国,大宛很难成功,根据前线传回来的消息,匈奴似乎也有了动静,正调集一些部落向西进发,看来是要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去。”大将军卫青沉声道。

汉武帝刘彻也紧紧盯着地图,精悍的胡须微微一动,他挽了挽长袖,下定了决心,坚定道:“咱们不能眼看着匈奴在西域动,既然如此,就趁这个机会,把这颗钉子拔走。”

汉武帝刘彻右手食指狠狠堵在了地图上,众人望去,此地正是河西走廊。

朝中本来就有意愿年过了之后就会发动河西战争,势要打通前往西域各国的道路,夺了河西走廊,大汉的战略纵深会大大加深。

李广迈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愿意前往。”

汉武帝刘彻看了看李广,轻轻摇了摇头,视线移动,目光落在了霍去病身上,道:“李将军,这次的任务就交给朕的冠军侯,他更合适一些。”

李广默然,退了下去。

卫青眉头一皱,心中微微一叹,余光看到霍去病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十分高兴的应承了下来,树大招风,可是,自己也不好提出疑问。

其他将军看到这一幕后,也是神情各异。

“朕命你带一万骑兵陇西郡率领大军出发,此次,朕要拿下福禄之地(酒泉)。”

卫青看了看地图,说道:“陛下,何不分两支部队,也可从北地郡出发,从朔方郡西侧迂回居延等地,也可以减轻负担。”

“我认为此事可由李将军出马!”

李广一听,眼前一亮,也是直勾勾看着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紧缩眉头,道:“军备物资可充沛?”

卫青连忙道:“足以支持三万大军。”

“那好,李广就从北地郡出发,详细的事情你们拟个章程,时间不等人。”

“是,恭送陛下!”

......

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一起走在恢弘大气的宫殿台阶上。

两人一前一后。

一人沉稳大气,一人神采飞扬,虎目之间充满了自信。

“此次出征,务必小心。”

一路沉默无言,等出了宫殿,卫青直视着霍去病。

霍去病心中一暖,道:“放心吧,舅舅。”

卫青拍拍霍去病的肩膀,迈着步伐离开了。

他的步伐大小一致,脊背挺的很直,在地面拉过一道长长的影子。

霍去病收回了仰慕的目光,低声道:“我不会让您和陛下失望的。”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泰戈尔骑在马匹上,嘴中高声吟唱着。

他刚在大夏学院进修了三个月不到,而后就被上司一纸命令调回来进去参军。

“这里太空旷了”

他们这一支部队行走在草原上,苍茫大地,一片绿。

天地间,仅有这支部队的存在。

似乎十分渺小。

脑中闪过一道灵光,泰戈尔抓到了一丝灵感,却立马又消失不见。

低声吐槽几句,便听到前面传来细碎的声音。

“快到了。”

“快到哪里了?”

“我大月氏曾经的王庭,现在是休糜翕候的封地。”

果然,过了没多久。

翻过一座小的山丘,远方是一道城池。

和印度低矮的城池相比,这座城池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高大了许多。

李牧之也眯起了眼睛,城门口,休糜翕候带兵等待着。

呜呜呜!

苍凉的牛角声响起,此起彼伏。

休糜翕候眼皮抬起,也看着李牧之带来的军队。

双方接见了之后,休糜翕候挂上和善的笑容,大步向前。

李牧之也丢下缰绳,步伐也加快几分。

最终,二人在中心点会和。

两人紧紧抱在一起,互拍着背部。

“终于来了,等你们很久了。”

“路途遥远,多耗费了点时间,请翕候多担待。”

李牧之也皮笑肉不笑地回应着。

两人心有灵犀地对视一眼,休糜翕候作势就要拉着李牧之向城里走去。

而李牧之则拒绝了。

休糜翕候惊讶地回过头,道:“不歇息一下吗?”

李牧之微微一笑:“事情紧迫,还是不用了,翕候只需要把五百精兵交付于我即可,在提供一些粮草供我等大军前行。”

休糜翕候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我妹妹的眼光真是有些不太好啊!”

“啪啪啪!”

休糜翕候鼓了鼓掌,大声道:“把粮草拉出来,固须莫兰,出列。”

一位男子站了出来,此人五大三粗,黄豆大的眼睛。

看起来却十分精明。

李牧之很淡定地说了一句:“请固将军随我一起。”

固须莫兰看了一看休糜翕候,看到轻微点头后才说道:“是。”

到这里,大月氏的支援部落到齐了。

差不多三千人,走的轻装备,骑兵路线。

抛掉了许多负担重的家伙。

休糜翕候再不愿,也无法阻止李牧之。

只好悻悻地放人离开了。

城墙外的休糜翕候,望着远去大军的背影。

眼眸闪过一丝阴鸷,低声道:“希望你有命回来。”

......

大宛国,差不多有七十多小邑。

人数十万,在西域也算是数的上的地区。

都城贵山城内。

到处可以看到士兵来回巡查。

近日,一些乌孙人闯了进来,想要行卑劣的手段。

所以,十分严格。

宫中。

“什么,到了!”

大宛国乌拉汗腾地站立起来,眼眸中充满了兴奋和激动。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援军盼来了。

和乌孙开战一年多了,大宛国损失很大。

郁成王差一点就成了敌军俘虏,现在已经退回大宛边境,双方的战争激烈程度有些下降,比拼着人和国力。

大宛辅国候,左右都尉都在这里,国家小有个好处,官也不多。

辅国候道:“国王,您得亲自迎接啊,来的可是贵霜翕候,郁成王说,那可是大月氏女王的男人。”

大宛国王也是后知后觉,连拍脑袋。

“对对对,我得亲自迎接。”

于是,整个贵山城都开始动了起来。

连忙挂上喝彩的红布,还有通知一些人到城门等候。

大宛国王和王后更是亲自迎接,排场足够大了。

......

经过长途跋涉,在康居没有多停留,李牧之就带领着大军直奔大宛。

他也好奇地看着大宛的风土人情。

怪不得大宛国的马匹多,而且培育出汗血宝马。

通过周围的环境也能看出来。

这里的田野里长着大片大片的紫花苜蓿,这可是喂养马匹的上好饲料啊。

大宛人的外貌也令张骞觉得新鲜,竟然比自己在大月氏看到的还要更像外国人,鼻子高耸,眼睛深陷,胡须长而整齐。

有一点,大宛国应该算是定居农业文明了。

来的路上,看到了许多人家种着葡萄之类的。

他们养马,马术却没有多少厉害,可惜了。

房子几乎为砖木结构,没有屋檐,屋顶都建成尖尖的圆锥形,这一点勾起了李牧之的回忆,后世这里的建筑也大多是这样,不过这样的建筑也和某个教派挂上钩了。

沿途的百姓看到大月氏的军队后,兴高采烈。

就差送东西了。

可能有些害怕,十分热情。

他们大多已经接到了通知,出来看看热闹。

泰戈尔坐在马背上,基本已经掌握了骑术,随着马的摇晃而起伏。

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小本本。

此时的他正拿着一根笔在上好防水的纸张上写字。

“传说在大宛的高山上,有一种马可以在云中奔驰,看得见,摸不着。牧民们便把各种颜色的母马放到山上,让它们和天马交配,生下来的小马就是汗血马。汗血马一日一夜能行前里,全力奔跑时身上流出的汗就像血一样,这是大宛国的国宝。”

“......伟大的印度联军【大月氏】到达大宛,这是一场正义之战,历史终将告诉我们,正义必将打败邪恶,而大宛和印度联军也必将能够打败乌孙。”

泰戈尔记完这些,心中升起了自豪感。

虽然印度后世惨遭失败,可是,如今时代,身毒的势力已经到达了中亚,甚至到达了中国的西域,这里不是帝俄和大英法国的势力范围,而是我印度出兵的地方。

“这段历史自己一定要好好记下来,如果后世能够找到自己的记录,那想必会震撼整个世界!”

泰戈尔双眸闪烁,胸腔内升起一股豪迈,好似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后世人挖掘出这段历史的场景。

他狠狠夹了一下马,抑制不住心中的心情。

只想大喊一声。

“风!”

李牧之颔首道:“气势要足,不能丢我大月氏的脸。”

此时,即将到达。

大月氏的队伍中突然高寒起了风。

其他翕候的士兵也听过大明的士兵喊过几次,习以为常。

而且这道呼喊声有股魔力,令人心潮澎湃。

于是,众人也跟着喊了起来。

三千黑压压的士兵,骑着高大的骏马缓缓走来,最显然的就是大明的日月龙旗,咚咚咚!

这种场景,带给人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

大宛国的军民被震撼到了。

“不愧是大**队。”

大宛国王发出一声感慨,若大宛有这样的军队,何愁不能灭乌孙呢?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灼热,对两国的战争充满了信心。

自然又是一番交涉。

李牧之交出手中的国书递交给大宛国国王。

大宛国国王很恭敬的低下头接了过去。

在欢呼喝彩中,李牧之的军队驻扎在城外,自己则带着一百多位士兵进城。

大宛国王宫坐落于贵山山顶,这是一座巍峨壮观、高耸入云的石砌城堡,马车在贵山脚下王宫门前停下,李牧之和国王和王后共同下了马车。

国王对自己的宫殿也是十分自豪,骄傲道:“翕候看我这座王宫如何?”

李牧之看了一眼,真是奢华,只可惜没有保留下来。

反正后世自己来的时候没有见到,那个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座破落的城池,比不上华夏内地一座普通的县城。

“很壮观!”

一旁的翻译把语句翻译过去。

大宛国的语言是混合的,是希腊语言和当地的语言交织在一起混合而成的,当然,大宛国没有文字。

大宛国国王十分的满意。

接下来,需要驾车进入最顶层的宫殿。

大宛国国王亲自驾着华丽的敞篷马车,盘山而上。

山路弯弯曲曲,路面较宽阔,可以并排坐三辆马车,沿途十步一岗。

全身戎装的大宛卫士肃立两旁,向众人行礼。

驶进王宫,城堡的石墙一色淡红,墙上长满了碧绿的常青藤,红翠相映,鲜艳夺目;宫门上,石柱上,飞檐上雕刻着各种花卉、飞禽、走兽和仙女,浮雕栩栩如生,精美别致。

真是财大气粗,果然赚钱了。

大宛国凭借着马匹出售,每年都有滚滚钱财。

国家又不大,所以可以说国民富庶啊。

豪横!

所以得想办法薅羊毛,吃大户。

刚坐下,大宛国国王就迫不及待的说话了。

“不知翕候带来多少人?”

“三千人,都是我大月氏的精锐骑兵。”

大宛国国王嗯嗯点头,这点人数足够了。

他大手一挥:“翕候率领贵国的勇士前来祝我大宛,是我大宛的荣幸,来人,宰三百头羊和一百头猪送往大月氏军营,以表示我大宛国的情谊。”

李牧之还没开口说话,大宛国国王就主动开口了,真可谓是....

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接下来,就是谈论一些双方友谊的历史。

而后,郁成王匆匆赶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