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之问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之问

作者:我是海陵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02:55:30 来源:笔趣阁

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说起来,赵伟杰如此急迫,还有一个很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治理的问题。

西京省分为八县六十八乡,但是说到底,权利并没有直接捅到底。

中国古代是皇权不下乡,说的是相同语言,同样的文化都会发生如此的事情,更别说在如今大明,底层百姓还是原先的文化,导致官和民之间有深深的隔阂。

政令不通,也很难通。

李牧之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一段话:“或出入官署,包揽词讼,或武断乡曲,欺压平民,或违抗钱粮,藐视国法,或代民纳课,私润身家。种种卑污下贱之事,难以悉数。”

这些都是描写的乡贤......

李牧之紧颦起眉头,收起了漫不经心的态度,做人可不能学蒙古。

签署画押制度就是蒙古时候形成,为什么?还不是蒙古不识笔墨,只能靠盖章画押来简化流程。

现在大明的状况有些类似。

人少,且底下根基不稳,统治权没有本质变化。

听赵伟杰这么一说,李牧之动了心思,他沉吟道:“西京未来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不容有失,这样罢,把兰也城的学堂搬过来。”

赵伟杰听完狂喜,他只是哭穷而已,并没有想到陛下会做出如此的决定,陛下继承贵霜翕侯的职位后,兰也城的大夏学堂也搬到了平阳,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跟了过去。

可是,兰也城毕竟是大明文化传播起始地,底蕴还是有点的,城中还分布着一些学堂,虽然城池远比不上西京,然而教师数量更是远胜于西京。

因此,他激动万分。

“谢陛下隆恩。”

赵伟杰激动得胡子乱颤,眼角止不住的笑意。

“搬过来之后,你一定要多多利用起来,不能拘于形式,可以办一些夜校,或者街摊边讲点小故事传授,你可不能把这些人荒废了,朕要看到一些成果。”

李牧之伸出右食指,指着赵伟杰说道。

赵伟杰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不会让李牧之失望。

......

李牧之前来西京省,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只不过是想看一看西京省建设情况,他和照伟杰沟通了一番,限制西京省发展的唯一要素就是人才,而且是能够懂得大明文化的人。

这几年来,随着西京省和平稳定,商途也渐渐打开,恢复了以往的常态,数不清的商队伴着悠悠的驼铃声来这里做一些生意。

大明的名声也随着商队向周围传播开来,因为繁荣的原因,角斗场竟然也开着,李牧之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在尤玉的“蛊惑”下,准备前去欣赏。

赵伟杰知道了之后,立马安排,本来要准备地接风洗尘也推迟了。

角斗场很大。

构造和形状完美的符合李牧之心目中的形象,和后世的足球场有些类似,中央一块平地作为表演区,周围看台逐排升起。

支承观众席的是三层放射式排列的筒形拱和沿外圈回环的拱顶。

每层80个,与此相应,在立面上周圈一律形成三层券洞。底层券洞是出入口,观众对号进入,顺着设在放射形拱内的楼梯登上预定的座位区。各区观众集散互不干扰。

差不多有十几条入场通道。

李牧之等人坐在最容易观光的“贵宾区”,周围没有多少人,有的..也被驱赶了。

听专人述说,有不同的模式,演出时,猛兽从圈中放出,人被驱人赛台,兽要吃人,人要搏斗,人生还者极少,残酷异常,惨绝人寰。

有时也搞人与人进行角斗,更加残忍。

角斗中必须有一方死亡方可收场,如无结局,则双双必须处死,或放野兽将人吃掉。

两女听完之后神态淡定,令李牧之唏嘘不已,这么残忍的方式,其他人没有丝毫的厌恶,反而欢呼喝彩。

李牧之默默记下了角斗场,也抬头看了起来。

“这里的角斗场不够好。”

一名满头毛发的壮汉大声道。

他应该是希腊人或者安息人。

“怎么说?”

“要想起角斗场,还是罗马的正宗,我曾经有幸看过一次,那人比这多多了,据说最热闹的一次,有9万人参加,杀死了上万头的动物,那个场面才叫壮观呢。”

这名男子所说的千载难逢。

一般来说,角斗场一天也就几十、几百只来世界各地的有趣的动物--鳄鱼、大象、豹子、河马、驼鹿、鸵鸟、驯鹿或犀牛--被带到竞技场上,被展示和宰杀。

凶猛的熊、公牛、狮子或狼可能会被安排互相打斗,以供民众娱乐。有些专门的斗兽士,可能会根据传统的仪式与动物面对面地战斗。

场下到最关键的时刻,周围的欢呼声响彻在空中,不管肤色如何,或者哪里来的人,都在这里尽情地宣泄着心中的怒喊。

尤玉两姐妹也是脸蛋微红,双眸跃跃欲试,也想大声的嘶喊。

李牧之揉了揉脑袋。

他只感觉耳边嗡嗡嗡的叫个不停,李牧之一向不喜欢这些事情,所以心中没有感觉,看了之后就觉得没意思。

......

两女还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李牧之此时手捧着书籍,这本书籍是他偶然间刚从地摊上获得的,是一部残本,上面有一些插图,书质的材料也是十分的特殊。

记录的文字是梵文。

李牧之并不熟悉,但有几个梵文却是印象深刻......考庇利耶,这个人名他十分的熟悉,了解一个民族,就要了解他的史书和文化。

印度也有一部书籍,就是孔雀王朝的开国君主旃陀罗笈多的宰相考庇利耶所作——《政事论》。

他在印度历史中的地位比司马迁还要重要。

书中包含有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思想。全书系统论述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种种问题,主张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国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可惜这是一部残本。

更重要的是,还不认识字。

他简单翻阅了一遍,准备回去找专门的人才翻译出来自己再详细

他余光瞥见自己侍卫再发愣,忍不住的道:“如常!”

侍卫何如常,父亲何七,老秦人。

何如常回过神来,面色一紧,就要跪下谢罪。

“不用了,你在想什么呢?”

何如常有些犹豫,吞吞吐吐的说道:“臣在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就是看见这里的情况,深有感触,许多人都已经或多或少的认为自己是大明人了,我在想,到底什么是国家,或者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真正的部落?”

额?

李牧之懵了,他双眼紧紧的盯着何如常,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好像很简单,可是却是终极问题,李牧之也无法解答。

“还有,我爹常说,咱们是老秦人,是来自华夏的老秦人,现在秦朝没了,咱们才能代表秦人,如果有一天咱们强大起来,也能从大汉中抢回华夏的名分,咱们才是代表华夏。”

“.......”

李牧之已经没话说了,眼神都变了,小小年纪,咋整天想这些话题。

不过,也值得鼓励。

李牧之唏嘘道:“一切都是实力为尊,你可知道匈奴是什么人?”

何如常摇了摇头。

“他们也是诸夏人啊!”

“怎么可能?”何如常眼睛一瞪,很显然被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到了。

李牧之想说,这算什么。

“《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其先祖夏后之苗裔也”。《山海经?大荒北经》上说: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所以说,匈奴也是华夏人。”

“你认为匈奴人会承认自己也是诸夏人吗?”

何如摇了摇头,在他认知中,匈奴现在还比汉朝强大,所以并不会承认。

“如果有一天匈奴衰败了,而大汉强盛起来,你觉得他们会承认吗?”

何如常犹豫道:“可能会吧。”

李牧之悠悠道:“假设有一天,中原衰败,而我大明鼎盛,你认为那时候谁是中华?”

何如常:“中原怎么会衰败呢?”

何如常不认为中原会衰败。

我堂堂天选之国,黄帝后裔.......

【错了,重来】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也不知道。”

李牧之感觉谈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些奇奇怪怪,他拍了拍何如常的肩膀:“你啊,就别钻牛角尖了。好好想想如何建设大明吧。”

说完,李牧之就离开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牧之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以前嘛,对大汉是喜爱偏多。

毕竟自己前世怎么也是汉人。

屁股决定脑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他逐渐走向高位,如今更是执掌一国,权力滔天,渐渐开始平视起汉朝,以更客观也更冷静的目光去看待它。

他在交谈中已经暴露了心思。

李牧之并不会无脑地成为汉朝的“迷弟”,死抱着汉族身份不放,何不创立树立自己的民族。

没准到时候还能高呼一声:华夏正统在大明!

嘶。

想想后世史书。

一群身在印度的明人高呼华夏正统在印度,这.....画风真有些奇怪。

李牧之甩掉这些念头,返回到了宫殿,烛光幽幽燃烧着,映衬着李牧之的面颊,有些诡异。

跟在身旁的史官目光闪烁,手中的笔不知道写什么才好。

“今天的话记下来了吗?”

突然,李牧之平淡的声音传来,差点儿吓到史官。

史官咽了一口唾沫:“全都记下来了。”

李牧之:“奥。”

随后,空中又陷入沉寂中。

史官低头看着竹简上的文字,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认为这些话很有价值。

史官也在思考着,他亲眼看见过许多部落的衰落,也看过许多的兴盛,这个部落衰落了,瞬间消逝在历史中,但是它的部落子民却又成为了其他部落的人,又随着其他部落开始兴盛或者衰亡,这个过程会重复许多遍,来回往复,永不停息。

所以当一个部落的后人以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去批判以前旧有的部落时,可能他自己也并不知道,他身体中流淌着那个部落的血液。

理不清啊。

史官也停止了继续思考下去,因为宴席即将开始。

“拜见伟大的大明陛下。”

“拜见伟大的天神。”

“拜见伟大的火神。”

“......”

李牧之眉毛扬了扬,短短的功夫里,自己就多了几个称谓,下面跪拜的都是西京省八县六十八乡的乡贤,都是被赵伟杰召集过来的。

因为这里本来就十分复杂,各种成分都有,信奉婆罗教或佛教的身毒人,信奉拜火教的塞人和安息人,还有信奉奇奇怪怪神的土著人。

因此每个人的称呼自然的按照自己的习来行礼。

“起来吧。”

李牧之也表现出一股平易近人的姿态,大家言语不通,但是快乐总是想通的.......下面是极为艳丽的舞蹈。

这是这些人组织的。

把自己所属地最漂亮的女人叫了过来,为李牧之献舞。

李牧之明显的看到,几方之间还擦出了火花,有争斗意识,李牧之目光多停留在哪个姑娘身上,她后面所属的势力就会露出兴奋和傲娇的神情。

他饶有兴趣的看着。

大多数女郎穿着都是极为暴露,白皙的皮肤映衬着火光,颇有一种诱惑力,肚皮舞,印度舞,还有各式各样的舞蹈,千奇百怪,很好看。

赵伟杰露出淡淡的微笑,给下面几个人使颜色。

一位中年人站起来,嘴里咕噜咕噜说了一串,大致意思就是愿为陛下舞。

而后,就看见这些乡老也纷纷入场,个个都是舞蹈高手,你来我往,甚至还比赛了起来。

李牧之感觉他们之间就差一个扔鸡爪子,来一场pk。

李牧之喟然叹道:“没想到朕今天看到了一群能歌善舞的人啊。”

此情此景,一副画面浮出脑海。

汉族吃完饭吹牛逼,其他民族的人吃完饭后唱歌。

不得不说,有了几分意思。

““抓”敌人酋长于面前舞蹈,尊各种称呼,再来个万王之王,那朕岂不就是成了天可汗李世民?”

“不不不,我儿子可是李渊。”

“我儿子是我父亲?怎么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