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发兵身毒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第二百二十七章 发兵身毒

作者:我是海陵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02:55:30 来源:笔趣阁

阅兵台上,不仅有王盯。

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势力。

四位翕侯均派了使者前来。

这些使者们沉默了,但看一点他们就失败了,眼前的这支军队,无论是从表面服饰,还是从表现来看,都足以使他们动容了。

其实我们都对游牧,或者说古代对军队有些误解。

就以匈奴骑兵为例子。

在我们眼中的匈奴骑兵,应该是人马全身铠甲,装备精良。

然而实际上的匈奴骑兵却是穿件皮袍子,拿着单体弓,箭头是骨头做的。

我们以为的匈奴动员:大单于一声令下,无数牧民齐聚王庭。

实际上的匈奴动员:千夫长和女巫告诉大家,秋天到啦,适合南下放牧,顺便看能不能抢点东西过冬,出发啦!

我们以为的匈奴行军:一排排青壮整齐有序,马蹄阵阵。

实际上的匈奴行军:拖家带口,男人放牧打猎,女人小孩收集食物,老人赶车,边走边放牧。

我们以为的匈奴作战:前面有队汉骑,冲上去砍死他们。有座汉城,咱们攻打。

实际上的匈奴作战:苍黄,你带百人队去右边游射,呼啦贝你去左边骚扰,汉军追你就跑,汉军疲惫了咱们就吊着他们。有座汉城,不好打,绕过去,去抢汉人农夫的粮食。

而四个翕侯的情况也是如此。

哪怕现在已经转向一些定居生活,但是军队体制并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所以和眼前的军队一比,他们能看出种种可怕之处。

每个人的穿着,一模一样,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这点他们也可以做到,但是令行禁止这一点,他们心中犯了嘀咕,好像.....做不到吧。

那恢宏大气的场面,注定让他们难以忘记。

也就片刻时间,在他们心神恍惚之际,一只大明旗帜高高飘扬在上空,格外的鲜艳。

第一步仪式结束。

下一刻才是真正的阅兵式。

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军旗,有不少士兵站在军队前列,挥舞着手中的军旗,有好奇的人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疑问,发出了询问声:“这个是什么意思?”

开始传来嗡嗡的声音,大家热烈地讨论者,尤其是四位翕侯派来的使者,更是有些好奇和迷惘,他们想要迫不及待地这是什么东西。

随着旗帜挥舞,各军也有序的开始挪动。

王耵则目光闪烁。

其实他也并不懂,但是也能看出大概意思,这些军队的调动,都是看前面旗帜挥舞动作的不同来实现的。

这一点,在华夏早就有之。

《列子》中就记载了黄帝与炎帝大战(即我国历史上已知的最早的一场战役“阪泉之战”)”雕鶡鹰鸢为旗帜“,也就是也以各种猛禽的羽毛作为旗帜。殷代的甲骨文已经有了“旗”字,并有了若干以旗为偏旁再与其它字共同组成的会意字。

周代就已有各种各样的旗,如常、旆、旗、物等,每一类的形制与图案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的旗在《诗经-小雅》的《出车》和《采芑》中都有描绘。

到了秦汉之际,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但说起来,这是新鲜玩意。

秦汉的军队也无法完成这么复杂的任务,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

王耵忍不住地向高处的阁楼瞧了一眼,能看到一道挺拔的背影,他喃喃的说道:“真是不可思议。”

王岁昌在他耳畔说道。

“叔叔,大明的军队很强啊....甚至比匈奴兵还要强。”

王盯点了点头。

“这些军队可以与匈奴最精锐的士兵想比了。”

步兵不断的变换阵型。

其他人指指点点,外行人看不清门道,但是有心人就会发现,这是在变换军阵。

在古代战场上单兵作战能力虽然非常重要,但也是非常有局限性质的。

在单兵作战当中,对于后背与侧翼的防守其实是非常大的疏弱。

在这个时候协同作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通过阵法的配合,冷兵器的威力被最大程度发挥了出来。

在中国古代的《孙膑兵法》当中就有着所谓“十大阵法”之说。

而现在场上表演的就是圆阵。

而且是圆阵中一个比较特殊的代表——八卦阵。

事实上,这个只是看着比较好看一些,就是比较华丽,对于当下的大明军队来说,并不实际。

因为圆阵天生就有一个缺陷。

那就是不利于军队的移动。

它属于一种防守式的军阵。

而在李牧之的看法中,攻击才是最好的防守,打不过就跑,所以这样的八卦阵,他也就看看而已。

阵法在不断的变换中。

而从广场四周,也突然涌现出众条通道,骑着高大骏马的士兵们出现了。

骑兵来了。

李牧之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还不错。”

一旁的李老也露出了开怀的笑容。

他慈祥的看着李牧之。

“如果先祖看到此情此景,也足以含笑九泉了。”

李牧之没有接话茬。

......

阅兵仪式结束了。

但是关于阅兵的种种事迹却迅速传播开来,每个到场的民众都在激动地向熟人介绍看到的景象。

也让大明的自信心飞涨。

觉得十分荣幸,走在路上看见外国人,高傲的抬起下巴,昂首挺胸的走过去。

他们对于大明的改革,如果现在能做个问卷的话,恐怕都是支持,很少会有人反对了。

阅兵的事情对于李牧之来说,只是一件彰显国力的小事罢了。

他紧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地图。

殿中人很多,几乎所有的大明高层都来了,李牧之深吸一口气,双手按在桌子上,轻声道:“既然都已经准备很长时间了,那就不用犹豫了。”

“传我的命令。”

“大明第一军,第四军,第五军,骑兵第一军,作为头批队伍,出发吧。”

老程和三位将领站了出来。

他们高声道:“遵旨。”

“内阁人员各司其职,调动兵械粮草,通知西京省,让他们全力配合,不容有失。”

“礼部和大夏学堂,也要快速行动起来,要让所有我大明人都知道,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