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无限穿越从诸葛北伐开局 > 第50章 二子乘舟

无限穿越从诸葛北伐开局 第50章 二子乘舟

作者:代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22:33:08 来源:笔趣阁

东宫的西南角,一群衣着朴素的孩子们正举着书本,随着端坐前方的长须儒者诵读着诗经中的名篇《二子乘舟》。

儒者名为赵弘智,乃是太子詹事主簿。而台下坐着的几十个学生,全是李氏一族的帝胄子弟。

按理说教书不是赵弘智的差事,即便授课的先生今天病了,那这座“帝国小学”今天也该放假。可是一贯奉行“政贵有恒,治须有常”的太子李建成坚持课业一日不能停,而其他几个颇有文采的太子府詹事又全都忙于公务,反倒是只有他这个身为小领导的主簿有空来代课。

面对这些惹不起也躲不起的孩子王,赵弘智心里七上八下。可是偏偏怕啥来啥,诗刚念完,坐在前排的太子第三子,河东郡王李承德就嚷嚷起来。

“赵先生,这四六八句的,念着拗口,远不及前几日所教虞伯施的那首《蝉》。”

赵弘智闻言,微微摇头,没有回答,也没有呵斥,却听另一个学生呵斥道:

“承明无礼!先生所教皆是学问,岂能无礼?”

训人的是李承德的哥哥,李建成的次子李承道。

李承道虽是次子,但是因为长兄太原王李承宗早夭,他这个实际意义上的长子长孙在大唐帝国的第三代人中威望很高,称得上真正的孩子王。

“二哥,我就是问问,问问……”李承德马上收敛,乖乖坐正。

赵弘智这才微笑道:“无妨无妨。今日所教的,乃是诗经中的《二子乘舟》。千年来古音嬗变,读起来确实比今之诗文要拗口,不过此诗诗理深邃,远非今诗可比。承道,你最年长,可知道这诗中的二子,指代何人?”

太子曾经下令,在课堂上只论师徒,不得称王爵,因此即便对于皇长孙,赵弘智仍是直呼姓名。

李承道闻言起身,行礼作答:“此诗中的二子,指的是春秋时卫宣公长子公子伋和公子寿。”

赵弘智满意点头,接着问:“那可知二子为何乘舟?”

李承道接着回答:“学生听王中允讲过。当年卫宣公膝下有伋、寿、朔三子,幺子公子朔为了篡夺权位,向父亲进谗言,企图趁大哥公子伋出使齐国时埋伏死士刺杀。而公子寿顾念兄弟情义,在出行前将兄长灌醉,代其上路。等到公子伋醒后追上,弟弟已被杀害。他心痛难忍,不愿独活,最终也死于刺客之手。”

说道最后,李承道的声音渐渐暗淡下去,学生们也具皆沉默,似是在为二子的悲剧默哀。

“诗以言志。今日教授此诗,也是太子的意思。希望诸位熟记诗文,更重要是铭记诗中的孝悌之义。”

赵弘智抿了口茶,欲言又止。诗文他教了,至于这些天潢贵胄能不能懂,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毕竟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候教授这么敏感的诗词,太子的意思,他也难以揣测。

“哎,那不是王率丞?!”李承德兴奋的跳了起来,而李承道这次顾不上训斥弟弟,因为他的脸上也绽放出鲜艳的笑容。

“书臣老弟!!!”

赵弘智望着倚门而立,脸色苍白的王晊,手中的白瓷茶杯翻然而落。

-------------------------------------

“我辰时才来过,那是你尚在昏睡,怎么几个时辰就下地了?”

偏房里,赵弘智将王晊扶到榻上坐好,起身又去沏茶。旁边服侍的静姝和碧萝已经将新的茶杯端来。

“太医署的张医监看过了,说是无碍,只是体虚,剩下的就是静养。他也称奇,说是看中毒时吐血的样子,还和太子说王郎君大限将至,没成想才几天就醒了,醒了还能下地。”碧萝像小麻雀一样吱吱喳喳的说道。

“我听说,人死之前会回光返照?”赵弘智忐忑说道。“书臣,太子身边魏大人和我,西蜀那边我去和令伯叔玠公报丧,你还有何话留下?”

原来太子的老师王珪王书玠是我的伯父,这么说我出身名门世家太原王氏,难怪备受太子重视啊。

王晊极力搜寻着对方言辞中透露出的每个细节,脸上却不动声色,甚至还呵呵一声笑了出来。

“回光返照,赵主簿,你是有多希望我死?”

“不不不不,我、我、我是……哎呀,怪我怪我,我掌嘴。你能康复,这是天大的喜事啊!当此存亡危急之秋,你若是有失,太子断一臂膀啊!”

“这才五月,怎么就秋天了。”碧萝说着为二人沏茶,一边的静姝见她无礼,又听出赵王二人提及政事,便将姐妹拉出了房间。

王晊感到胸中的底气在慢慢回拢,就像是睡醒觉一样,这让他得以和赵弘智对话。

“对了,赵主簿,刚刚我听你说,太子让教授《二子乘舟》?这不是意有所指啊……”

赵弘智连忙示意他压低声音。“说了多少次,没有外人,你我以兄弟相称,以后就称呼表字士明。”他环顾左右,叹气道:

“这令狐德棻人如其名,就是个老狐狸。太子今晨托我转告他,今天教授《二子乘舟》,他转头就说旧病复发,口不能言,还将诗文写出来转交给我。我用他写诗文?《诗》三百,我哪篇不是倒背如流?这摆明了就是将愚兄往火坑里推啊!我揍……”

赵弘智凭空挥了挥拳头,出了口气,接着道:“不过也无妨,今日之太子绝非公子伋,东宫兵多将广,文有魏征、韦挺,整个翰林院;武有薛万彻、冯立,两千长林军!更有裴相公、齐王等为外援,最重要的,是有嫡长为正这个响当当的名分!秦王想当公子朔,只怕是利欲熏心,引火**!”

他越说越激动,大手猛然拍响桌案,宛如横刀立马的大将军。

王晊微微点头,他早就想过,无论后世的戏剧小说将玄武门之变中的李世民写的多么英明神武,此时此刻,在武德九年的长安,掌握战局主动权的人一定是李建成。

而所谓主动权,一是杀人的刀把子,二是草诏的笔杆子,三是封赏的钱袋子。

李建成早在隋大业十三年就被李渊册立为王世子,后来唐开国又成了皇太子,门生故吏满天下,争着为他效死之人挤满了长安天街。从纸面实力看,李世民根本没有胜算。

正想着,王晊的手突然被赵弘智一把抓住。

“你……不对。”

一阵寒凉瞬间袭遍全身,王晊眼神如刀,警觉的望向赵弘智。

“哪不对?”

“哪不对?你还问我哪不对?”赵弘智食指指着王晊的鼻尖:

“你能下地去偷听我讲书,为何不去先向太子问安?!你个没良心的,殿下可是日日牵挂你啊!走,现在就跟我去显德殿见太子殿下。”

说完,赵弘智拉着王晊起身,一头扎进了武德九年的最后一道春光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