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无限穿越从诸葛北伐开局 > 第19章 咸亨米店

无限穿越从诸葛北伐开局 第19章 咸亨米店

作者:代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22:33:08 来源:笔趣阁

傍晚时分,坐落在长安东北角的市坊已经响了三遍闭市的梆子声。可是排队买粮的百姓仍排满长街,不愿离去。

今年秋天关中大丰,粮价只有往年的七成。同时随着关中安稳,每年有大量的人口自偏远的陇西、武都和天水等地涌入长安、繁衍生息,关中的粮食市场需求愈发旺盛。店里的生意前所未有的好起来。

已经八十岁的老东家余老翁穿着带补丁的旧衣,望着里里外外奔走忙碌的儿子,高兴的合不拢嘴。

商人们在囤积居奇这一点上早就达成了共识,按照行规,长安所有米店一天只卖五十斛粮食。

可是咸亨米店是个例外。因为余老翁早前五斗米教徒的身份,店里坚持每天多卖一倍,且低价卖给穷苦百姓。这早就引起了其他米商的不满,但是官府破例默许了余老翁的善举。

这一是因为五斗米教的天师张鲁五子皆封为侯,地位尊贵,二是因为该教教徒仍遍布关中,为了前线稳定,官府轻易不会为难他们。

不过,官府只允许咸亨米店向穷苦百姓售卖掺了糠的粗粮,即便在西都长安,细粮仍是只有权贵才配享用的奢侈品。

米店外,一队厚甲军士巡视而过。今天咸亨米店外面的队伍稍微长了点,他们来看看有没有人闹事,好当做西蜀细作抓走审问。

见到甲士身影,百姓们开始小声议论起最近城中的骚动。

据说最近几天,民居闾里每夜有官兵抓捕蜀汉细作。时常能听见沉静夜晚里突然爆发的鸡飞狗跳和嘶声哀嚎。起初还能听见邻居小孩被吓出的哭声,可是渐渐地,连小孩也不敢哭了。

朔风呼啸席卷长街,却冷不过百姓心中的恐惧。

“省着点吃啊。”余老翁叮嘱着面黄肌瘦的街坊,将快要见底的粮食倒入对方的破布麻袋中。

“爹,不能这么卖啊,店里的余粮也不多了。”余老翁身后,少东家余承带着伙计们从粮仓搬来了一点存粮。

很快最后一颗粮食也卖光,余老翁安抚着失望的顾客们,许诺明日仍会开门售粮。

“东家,行行好吧,小人家中实在是饿的不行了。”

一个破衣烂衫的年轻人跪倒在米店门口,乞求东家良心的施舍。

“小兄弟,实在是没有粮食了。如果真有困难……”余老翁转身取来一个木盘,上面是两张只剩一半的胡饼。

“这些饼子是我父子今日的口粮,你若不嫌弃,权且带去充饥吧。”

少东家余承连忙阻止:“父亲,这……天下哪有粮商挨饿接济穷人的道理?你看看这长安城中,哪个粮商不是肥头大耳,哪有你我父子这般清苦的!”

“你松手!”余老翁喝退儿子,将两张饼用用荷叶包好塞到书生手中。

“天师曾有训诫,粮为百姓根,舍一粮能救一人,当为无上功德!”

少东家道:“那张氏一门五子列侯,哪里在乎百姓疾苦,根本就是当年张鲁为称王称霸笼络人心的借口。”

“逆子,竟敢如此非议天师……”余老翁气得连咳不止。

那跪地的书生见自己引起他们父子口角,也是面露难色,从怀中取出一卷书籍送到老汉手中。

“恩公善举,小人无以为报。这是家父所传文集,据说是文坛‘八骏’之一的王粲亲笔手抄。小人一直带在身上,不敢变卖。今日为报答恩公,特以此为报。”

余老翁接过书籍,打开一看,书页皆是上等左伯纸装订,上面一列列隽永的汉隶小字一看便是出自名家之手,此物之贵重可见非常。

“哎呀,过了,过了,此物老夫断不能收……”

说着,余老翁便将书籍塞回年轻人手中,而年轻人的脸上竟是一阵错愕。

“恩公,请再仔细看看此物,确实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就是因为太过贵重才不能要。这两张饼若能供你糊口已是无量功德……再说既是你祖上之物,擅自送人岂不是不孝……”

“恩公,此物贵重啊,请再仔细看看……”

见二人争执,一旁的少东家凑了过来。他的眼神扫过那书籍上的文字,顿时亮了起来,不顾老父推辞,一把将书籍夺过,接着油灯仔细读起来。

“逆子,还不快还给人家!”余老翁呵斥道。

良久,少东家的眼神从书页转到书生脸上,冷冷问道:“尊驾可是南方人士?”

书生和他四目相对,微微点头,深舒了一口气。

-------------------------------------

咸亨米店的地窖内,余承和书生对坐,那卷书籍摊在二人面前。

烛光照在书页上,映出一行被朱砂红线划出的小字:

【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

“我没想到是你,魏帅告诉我暗钉是米店的东家。”

即便二人刚刚已经对过了暗语,林默仍觉得不可思议。据余承介绍,他们父子自从刘备曹操汉中之战时随流民进入长安,便以这米店扎根为生,一直安稳潜伏了十年。

“家父不识字,我一直以家父的名义和成都联络。”余承苦笑道。“他不是暗钉。一旦成都事泄,魏狗查到此处,这也是我父子脱身的唯一办法。”

林默微微点头,表示对对方的理解。此举看似将老父拖下水,可是真有暴露的那天,以咸亨米店的东家并不识字来否认与成都信件的关系,确实是余承最后的底牌。

“一切都是为了汉室的复兴。”余承说道。

这句话让林默想起汉中丞相行辕中众志成城的众人,想起不久前郿县牺牲的乐春堂东家。

“全城都在稽查私贩和细作,听说不少人被蒙冤带走,这里还安全?”林默环视四周。

“这里曾是五斗米教的法坛,相比于东躲西藏,这里反而安全。官府碍于洛阳里张天师后人的面子,不会来找麻烦。”

“置之死地,你很有勇气。”林默淡淡说道。

“不过兄台也是谨慎,适才为何不直接说出暗语?也省去这许多麻烦。”余承问道。

林默冷冷道:“你一个粮商,和一个落魄书生谈文论道,太反常。”

而反常的暗钉,就会被拔掉。林默在心中说道。

余承闻言,深深点头。“此话正中要害。是余某唐突了。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你就叫我赤帝吧。”林默说道。

“嗯,我大汉克承火德,以赤帝相称确实得当。”余承沉默片刻,微笑道:“你比我之前见过的暗钉要小心的多。”

“龚正吗?”林默问道。

“是,你也认识他?”提及龚正,余承喜色浮现。“此人当真厉害,能在此地如鱼得水,堪称大汉能臣。怎样,他在蜀中还好吗?是不是已经成将军了?”

“他死了。”林默面无表情回答。

“死了?!”余承噌的一下起身,险些晕倒。

“死了……不可能,不肯能……我亲眼看见他离开长安,难道在路上被魏狗……不可能,那样咸亨米店岂不是也暴露了?你又怎会……”

突如其来的心里冲击令余承语无伦次。

“他死在汉中,但是死于何人之手,尚不得而知。”

“那他身上的军机可曾送达魏帅?!就是那关乎北伐大业的军机?!是泄露了,还是和他一起死了?”余承明显激动起来。

“不知道,这正是我来此地的目的。”

藏在“赤帝”身份后的林默稳如泰山,看上去远比对面潜伏日久的余承更加资深。

“你可知道龚正身怀的军机,究竟为何?”林默死死盯着余承,似乎要把他的心看透。

烛光将余承的身影无限拉长,宛如一颗沉默的长钉。

余承轻轻问道:“你说的军机,可是和白帝有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