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无限穿越从诸葛北伐开局 > 第171章 查调底档(上)

无限穿越从诸葛北伐开局 第171章 查调底档(上)

作者:代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22:33:08 来源:笔趣阁

“骗子,都是骗子……”

刘贺崩溃的坐到龙位之上,喃喃如行尸走肉。

“什么只侍寝过一次,那个贱妇,从一开始就在骗朕!”

林默耳边充斥着刘贺的骂声,可他的心里,无数个问题仿佛滚水表面的气泡一一爆裂开来。

春雪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

是先帝,还是另外什么人的?

再有,就是霍光这么做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刘贺之于霍光本就是傀儡,霍光何必要再立一个孩子?难道是对刘贺的表现不满意?那他直接废掉刘贺便好,甚至杀掉都并非不可能,为何要大费周章重新扶持一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孩子呢?

“林兄!你倒是说句话啊!”已经崩溃的刘贺用恳求的语气说道:“这是动摇大汉国本的事!你不能放任不管啊!”

“我怎么管?那孩子又不是我的!”

林默回怼了刘贺一句,待对方安静下来,才说道:“还好,刚刚你最后表现的还算恭顺,大将军应当不会起疑。”

刘贺不解:“不会起疑?!他大摇大摆的闯进朕的寝宫,强行塞给朕一个太子!这还不是起疑?”

“可他毕竟没有立刻废了你。”

林默至今不愿在刘贺面前提到这个“废”字,可是事到如今,他不得不面对这可能发生的结果。

也许茫茫之中天命自有定数,刘贺想逃,也逃不掉。

“先别慌。刚刚不是说了,宫中有底档记录宫嫔侍寝,也许查一查,能够发现一些端倪。”林默分析道。

“还查什么?”刘贺垂头丧气问着。

“自然是查谁给你带了绿帽子!”林默叹了口气。

林默的话没有错,尽管大将军对刘贺的信任已经大打折扣,但是终归没有否定刘贺这个天子。林默假托是天子想要查看先君册立太子的礼数,便带着张安的弟子,调出了宫中的底档。

宫中的底档被抬进了刘贺寝室,很多甚至放不进去,还要留在门口。

面对如山的竹简,刘贺面露难色:“这得查到什么时候啊!王吉,去让张师傅带着弟子们来,一人百卷去查……”

“不可。”林默夺过刘贺手中的竹简,按在手中。“这些是宫中秘闻,即便是陛下的亲信,也不能随便与闻。这是为大汉好,也是为陛下好,更是为这些忠心耿耿的勇士们好。”

刘贺点头,再次用更加尊崇的眼光审视起眼前的竹简山。他们要即将揭开的,不仅是春雪侍寝的事实,更会牵连出太多尘封起来的丑闻与秘密。越少人知情,对双方来说都算是一种保护。

“那就王吉留下吧,林兄?”

林默点头,提着宫灯翻开了第一卷底档。

-------------------------------------

西汉的宫廷档案制度还不完备,处于草创阶段。

后人常说用来记载皇帝生活的起居注,据说最早就是起源自汉武帝时的《禁中起居注》。后来到了汉明帝时,也有《明帝起居注》,但这些起居注多为宫廷内部自行编撰,一般负责起草的都是日常陪伴皇帝左右的郎官、常侍,甚至是识字读书的宦官。

这些负责整理宫内文库档案的人,整体上被称为“中书”,其主官称中书令。史书记载,司马迁中年以后,因学识过人,故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中书令,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

后来直到晋朝时,开始设立起居令、起居郎、起居舍人等官员来编写起居注,其后一直到清朝,各朝代都曾有起居注的撰写。但是,由于动乱等原因,这本身未成为一个持续性的制度,在清朝以前的起居注,大部份均已不存。

此刻,林默手捧着的宫中底档,恰恰就是追溯至武帝年间,可以被称为历史上第一份正式的宫廷档案,是货真价实“内部资料”。

不过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找到有意义的内容,也不易于海底捞针。自先帝刘弗陵登基以来,霍光和上官桀争权,导致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工作处于无人领导的状态。

负责记录内档的朝臣今天是霍光的旧部,明天是上官桀的学生,后天又换成了桑弘羊提拔的计吏。总之就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谁都抢着记录己方的成绩,没有人去真正秉承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好内档的管理工作。

库房里的竹简要么就是年份错放,相邻的两分甚至隔了十年以上,读起来颇不连贯;要么就是内容上彼此冲突,五月份说年初大旱,到了年底,又说年初发过洪灾。更有甚者,一些竹简的绑线都被老鼠嗑断,简片散落,不知情者根本无法拼凑复原。

对此,林默除了塌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读,去辨,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嚯!原来当年赵婕妤进宫时,手中真的有玉钩啊!”

“哎,林大人,原来当年淮阴侯是被萧丞相骗进未央宫的啊!”

“喔,你看这个,大将军原来生有隐疾,本被世宗所嫌,后来竟然被冠军侯治好了才能侍奉御前。这冠军侯还会治病啊……”

一开始,王吉还为随手翻到的宫中秘闻兴奋不已,可是后面越来越多的文字在他眼中愈发拥挤不堪时,他也终于明白了这件工作的枯燥。

夜色沉静,温室殿的鼓乐声早已停息,只有角落里计时的滴漏嘀嗒嘀嗒,应和着君臣三人疲惫的哈欠,还有一声声失望的叹息。

整整三天,君臣三人就这么坐在竹简包围从中,将一座书山一卷又一卷的搬空,再在旁边立起一座座新的书山。

第四天,当第一缕晨光刺破宫窗时,已经眼圈深黑的王吉打出了此生最长的一个哈欠,他疲惫的合上了手中最后一卷竹简,放到了身边最近的书山顶上,发出了大功告成的叹息。

“王吉,去找后厨要一瓣臭蒜吧,好遮一遮你的口气。”

刘贺也是一脸疲惫加上一脸油腻,打着哈欠将手中的竹简放到一边。他从小到大也没读过这么多书。

林默也看完了手中的档案,揉着僵硬的脖颈。

“陛下不必取笑王中尉,此刻我们君臣三人都是疲惫至极,也是肮脏至极。先从王中尉开始吧,有没有什么发现?”

王吉揉了揉眼睛,尽力让自己打起精神,转身将一摞被挑选过的竹简推到二人面前。

“这件,上面说内侍韩嫣曾为世宗侍寝,翌日世宗榻上有血迹……陛下,林大人,你们说大将军会不会年轻时也是以此道上位?”

林默和刘贺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这个口说无凭,啊,谣言,谣言……”王吉尴尬换了一个,低沉道:

“这个呢?大将军之子霍禹,曾于长安街头纵车疾行,后与人相撞,马车上发现两名赤身**的女人!后羽林军至,此事不了了之。你们说,大将军会不会为了掩盖这件事……”

林默和刘贺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哦,这长安日日都有权贵之子横行无度,见怪不怪,见怪不怪……”

林默道:“王中尉,我们要找的是后宫的部分,你说的这些,作用不大。”

王吉尴尬道:“那这一摞就都没什么用。后面这几卷,是说先帝曾和方士学房中之术的,也没提到宫嫔。”

“哎,王吉,朕当年没让你当文官,真是有识人之明啊。”刘贺说着,将自己发现的竹简推到前面。

“什么也逃不过朕的慧眼,好好看看吧。”

林默一听,刘贺这是发现线索了,连忙打开最上面的竹简。

密密麻麻的篆字倒映在他眼眸中,那是他从未想到过的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