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混在三国的咸鱼 > 第九十六章 处理事物

混在三国的咸鱼 第九十六章 处理事物

作者:盲眼哥斯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15:29:29 来源:笔趣阁

夏侯宇点了点头,带着一行人往里面走去“大军才招募完毕。还没开始整顿,不过我认为牢记军纪军法是一只队伍的基础,毕竟咱们是官军又不是强盗。所以趁着还没开始正式训练,先让大家吧这些牢牢地记在心里。

这样一来大家也都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再者有事情做大家也不会因为太闲而闹出事端,最后可以看看里面有没有脑子灵光的人,暂时提拔起来指挥队伍。

毕竟真上了战场,打成一团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小队作战为主。先把能用的人挑一批出来,后面在慢慢观察是不是可以一用,总比大海捞针来得舒服。”

在起初,跟着曹操来的人大多对夏侯宇的年纪还是有所疑虑,但是在听到这番话后,其中一人不由得连连点头。

视察了一番后,曹操对夏侯宇这个军营的选址非常的满意。除了被堵死后无法快速逃脱外,这里相当完美,有水源有峭壁,而且两边山上各自驻扎上一只队伍,这大门至外面至少两百步的距离内是不敢有人轻易踏足。

至于后面的河流,宽有数十丈,中间又急又深不说边上还有不少暗礁,即使敌人想过来,能使用的也只有小船,但是小船又载得了多少人,进来了也只能是白白送命。

走到大帐旁,曹操说到“子卿这次做得不错,不过你这边要人要得急,一下子凑不齐这么多,而听闻了子卿这边的情况后,有几位朋友对此非常感兴趣,所以跟着过来看看,不知各位对这怎么看,有没有人愿意留下来协助子卿一番。”

夏侯宇最开始还以为曹操带的这些人是陪他来考察的文官,本来只是想着留下几个当壮丁用一手,到时候在还给他,但曹操既然这么说,那这些人的身份必然不一样。

听见曹操的话后,其中两人走了出来“臣愿意留在此地协助将军!”

看到手下有人走出来,曹操带着二人来到夏侯宇面前“你们二人既然愿意留在此地协助子卿那我就放心了。”

而一旁夏侯宇盯了几眼,发现无论是出来的这两人还是站在曹操身后的那几人他都不是很面熟,大概是最近才加入曹操麾下的臣子。

“东郡陈宫,陈公台拜见将军。”

“颍川枣祗,枣伯言拜见将军。”(枣祗这人的字我取的...因为查不到)

听到二人开口后,夏侯宇眼中精芒一闪。对于枣祗他的确不熟悉,回忆一番后,发现三国志对他的记载也不多,不过这位可是推行首先屯田制的猛人。虽然的确知道他名字的人很少,但是本身干的事却影响了后面很久。

而另外一个人则跟他相反,对后世的影响不大,但是在三国的历史上却有着灿烂的一笔。

如果枣祗是帮帮助曹操加速了一统北方的进程的话,那陈宫则是差点就让曹操淹没在三国的历史里的狠人。

要知道他可是一下打到曹操的大动脉,差点逼得曹操去投奔袁绍。如果不是他的游说和联络,张邈即使反感曹操对徐州的行动也不会在关键的时候反叛,而吕布如果不是陈宫的蛊惑也决计不敢在那个时间反叛曹操。

毕竟当时的吕布被袁绍逼得真的叫丧家之犬。如果不是陈宫为他搭好舞台,他即使趁着曹操后方空虚,偷袭拿下了濮阳,也无法做到掌控兖州。

不过这个时候,陈宫是被曹操剿灭黄巾的名声吸引而来的,他自然不知道就隔两年他就会成为差点彻底杀死曹操的那把尖刀。

夏侯宇面色不变,伸手扶起了两人,曹操还在旁边介绍“公台是东郡本地之人,名声显赫,与很多大人物都有交情,我只是将他暂留在此地协助你,子卿你可不得怠慢人家。”

这个时候曹操还在为能获得陈宫的投效而高兴,还特地的吩咐夏侯宇态度不能太傲慢,以至于得罪了陈宫。

对于曹操会如此欣赏陈宫,夏侯宇自然明白,就如同荀彧一样,以陈宫在东郡的威望,如果他诚心归附,那么东郡的人才基本都可以说归曹操所有。

曹操带着队伍在这呆了两天,就收到濮阳传来的信息,带着郭嘉和其他的人向南走去,临走前,他还告诉夏侯宇,他这边准备的辎重早在他们来的时候就跟着出发了,不过辎重行动不快,大概要在一周后才会来到这里。而后续的那些也让他不要担心,安心在这里练兵,他会安排妥当。

“公台,伯言你们二人还习惯吧!”因为曹操走的时候把郭嘉带走了,所以他就将分摊给郭嘉的事交付给了才来的二人,让他们商量着处理。

两人也没想到,才上任,夏侯宇就将这么多军务全部推给了他俩。还好两人一同做事,有疑问和难点可以互相商量,在加上本身二人也都是名士,实力和阅历是够的,只是缺少实际的经验。所以在忙了一阵子后,也就将军务整理得井井有条。

要说夏侯宇对陈宫信不信任,他当然不信任,所以才会安排大量的事给他做,这样占据了他的时间,他就没空闲搞东搞西。

而枣祗在历史上本身就是没有加入陈宫反叛军的一员,他在时不时的把对方叫出来参与军队的管理和参加军队早上的军纪学习,而借口就是看枣祗的模样,将来是个当将军的料,现在有机会提前适应下军队,以后曹操提拔的时候才好重用。

而对当将军不感兴趣的陈宫听到这番话语后,只是在内心嘲笑两人。毕竟他看来管理军务要比上阵打生打死有意思得多。

不过既然一个想教另一个想学,他也不会去伸手制止。毕竟从曹操的这些动作来看,他对夏侯宇是非常看好的。

而且他又非常年轻,只要不出事,那么后面几十年作为血亲,他必然是曹操最信任的那批人。

自己现在冒冒失失的提出当将军不如管理内政好,不但平白无故的得罪了这夏侯宇,万一他心眼小,给其他人说了,要知道曹操现在手里有军权的几乎都是亲人。那自己还怎么在曹操手底下混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