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混在三国的咸鱼 > 第八十五章 辗转濮阳

混在三国的咸鱼 第八十五章 辗转濮阳

作者:盲眼哥斯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15:29:29 来源:笔趣阁

这段时间也算是夏侯宇最舒心的日子了,让他有种又过回前世朝九晚五的工作的感觉。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荀彧这段时间又一门心思的盯着秋收,对夏侯宇没多做约束,他就有事没事的借故外出,带着亲兵大摇大摆的在街上压马路。

偶尔撞见自家媳妇,还客串一把为非作歹,调戏良家妇女的恶少。

几番下来,这边市场上也有不少人认识了这个有点略显“浪荡”的县丞大人。不过这位县丞虽然平时有些荒诞不羁,但是在审事断案上却有一手。

小道邻里纠纷,大到杀人越货,凡是经过了他的手,大家都会心服口服。而且这县丞为人心善,但凡哪家需要帮忙,哪家又有困难只要遇见他,然后他都会耐性的听取原委,然后给一个解决的方法,或者派人来协助。

这样当由秋转冬,农忙过去后,荀彧猛然发现,一直没注意的夏侯宇在陈留的农工商这三个阶层里皆有了不少的好评和赞扬。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荀彧古怪的看了眼坐在下面茫然不知,搓着手埋怨这大冷天还不给火炉,要冷死个人的夏侯宇。

心里也叹了口气,这段时间,夏侯宇在处理事的时候很多都是由曹昂在一旁协助。两人间的默契他也是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可是这么大一波名望怎么就归到夏侯宇的脑袋上了,旁边负责做事的曹昂反而名声还不如夏侯宇。也得亏这两人虽然都没怎么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但是好歹是亲属,而且夏侯宇一直以来做事都带着曹昂,没得到名声或许只是运气使然。

不然就冲这个现象,荀彧怎么都得给曹操上言,说夏侯宇此人别有用心,需要小心对待。

感受着屋外的寒冷,夏侯宇搓了搓僵硬的手,感叹道也是北方目前还未平定,自己有很多想法和玩意并不适合拿出来。

不然曹操的实力没提升多少,反而其他诸侯的实力为此提升了,岂不是得不偿失。就像他从荀彧处就了解到,马蹄铁这一项除了曹操以外,袁绍的军队也开始大量普及。

当然这玩意还是曹操给人送过去的,但是夏侯宇听到的时候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心里还不住的埋怨,老曹啊老曹,如果你知道以后你会跟他兵戎相向而且差点败于袁绍之手,你绝对不会对这次的献礼感到开心。

还好马蹄铁的作用只是减少马匹的损失,延长战马的寿命。对实际的战斗加成还不高,如果是将现在固有的只是用于上马的单马镫换成能协助骑兵作战的双马镫,那么以袁绍和北方诸强的实力,那才是飞一样的强化。

经过这件事,夏侯宇对掏出新的东西来就更加的小心,生怕便宜了其他的人。

当冬天过去后,刚刚开春,曹操那边传来了消息,因为濮阳没有能让这么多家眷居住的地方,所以曹操和手下所有的家眷都住进了甄城。而这个时候曹操也在东郡站稳了脚跟,在开年后,这边的工作将交付给乐进和曹操的老熟人张邈,荀彧夏侯宇和曹昂三人则北上濮阳在做安排。

夏侯宇还有些不解,为什么几人才在这职位上做了堪堪半年就被匆匆调离,而荀彧则一口说出来,曹操那边应该是缺人了。

而曹操也的确如同荀彧所猜的那样,治理东郡不比治理一个陈留。

这半年来曹操忙得脚不沾地,如果不是想到陈留那秋收也必须要一老成持重之人负责,他早就想将荀彧调回东郡来。

三人与到来的张邈和乐进交接完毕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往了东郡。

到了东郡后,发现大堂之上大家都非常忙碌。看到几人到了后,本来在埋头苦干的郭嘉兴奋的跑了出来“文若救我!”

他拿着一叠文书苦恼的一边翻阅着一边跟几人说到

“自从跟曹公来东郡后才发现,上任太守留下的摊子整个都不能使用。基本上从上到下,所有官员都要重新评定和安排。现在不光是一大堆问题需要解决,而且还有很多的人才的空缺,文若你交友最广,这些活还得你来,要知道为了处理这公务,我都半年滴酒未沾,都快忘记酒是什么味道的了...”

对于自己的爱好,郭嘉倒是一点都没有觉得需要隐瞒。

几人进去后,荀彧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夏侯宇这次才真正见识了什么叫“王佐之才”,荀彧在进了大堂后,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将有些凌乱的场面梳理得井井有条。

压在堂上的公务在他扫上一眼后就分配给旁边的人,偏偏他分去的这些公务恰好都是接过去的那些人所擅长的那一面。

就这样开始还堆积得如同小山一样的各种文案在他看似非常轻松的分配下,变得越来越少,直到清空得干干净净。

在夏侯宇看来,荀彧这本事是真滴牛逼上天。也不愧为被后世认为曹魏发家最必不可少的核心人物。

无论是因为他的邀请,才来到曹操手下的各位颍川俊杰,还是他本身的实力都是曹操在创业初期愿意将所有信任毫无保留的交给他的原因。

看到前面那指挥人群如臂指使,短短时间就将这杂乱的政务整理得井井有条,夏侯宇就明白为何戏志才会在他来后从政务上退下来,安安心心的跟在曹操身边作为军中谋士。

回想到荀彧最后的结局,夏侯宇不禁为前面这意气风发的青年感到可惜。可惜他一生忠于的只是大汉,虽然在曹操这实现了他的抱负,展现了他的才华,但也正是他一次次帮助曹操转危为安,才滋养了曹操的野心。

正如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里说的那样从最开始的梦想成为郡守到后来成为将军乃至最后官至宰相,曹操的理想是在不断提升的,一手将他这理想抬起来的人,在后世大多数人看来,最重要的当属荀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