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混在三国的咸鱼 > 第四章 千字文

混在三国的咸鱼 第四章 千字文

作者:盲眼哥斯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15:29:29 来源:笔趣阁

回到夏侯家后,就开始不紧不慢的收拾起东西来。

就如同卞夫人所说,哪怕是曹操一拍脑袋决定了他去给曹丕当启蒙先生,该有的规矩和流程也不能少。不然说出去,两家都没面子。

今天就在这里把东西都收拾好,等到明天曹丕来行了拜师礼,自己在带着东西跟他一起去曹操家住。

当然为了展示才学,去的时候带的书籍可不能少,不过这个年代的书还是以简为主,偶尔有重要一点的才会奢侈的写在皮毛之上。至于书简基本大家都知道,那玩意用竹子切成大小相同的木片,然后用绳子编纂联结而成。

这个年代的书本基本都是写在这木简之上。一捆竹简就一大摞,而且还写不了多少字。这也使得在纸出现之前,书信无论是保存还是携带都是是相当的不便。

当然夏侯宇还是有些收藏,四书五经虽然不齐,但是每一种都还是有几卷。加上来到这个时代后,夏侯宇感觉自己记忆特别的好,不但这边从小到达无论偷鸡摸狗还是看书识字都被前身打包塞给了自己,就是后世的记忆他都能非常清晰如同重新复习书本一样的进行翻阅。

虽然曹操那肯定自己有藏书,但是这些书自己还是得带上,去的时候不将竹简塞满几架马车,怎么能告知其他人自己这位先生的学识是否渊博。

在家仆的帮助下(主要家仆在搬,而夏侯宇只是在旁边指挥,不要让这些书卷散落或者放错了),夏侯宇花了差不多一下午才装了十来个箱子的竹简。

在箱子前来回走了几圈,他始终觉得差一点什么。又将每个箱子的类别看了一遍后,夏侯宇一拍脑袋,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觉得不对了。

自己准备带的书册有四书有五经还有老子等先秦之人的著作。这些著作无论是深度还是内容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他们不适合给小孩子进行启蒙。也得亏夏侯宇这人平时本来就是喜欢看小说,对历史文也是有所涉猎。当然他也从这些历史文里了解了启蒙最好的书籍自然是《千字文》。

要说放在现代,夏侯宇虽然也看过并且读过《千字文》的内容,但是你让他背是绝对背不下来的,最多就来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不过穿越后,他却能将当初看过的内容清晰的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立刻让家里仆人送来新的竹简。

看天色还好就立刻趴在桌子上拿着毛笔,一笔一划的在竹简上将《千字文》一一刻画在上面。

就在夏侯宇专心的写千字文的时候,夏侯渊跟着一个大汉和一个清瘦的年轻人走进了他所在的院子。本来夏侯渊还准备提醒他一声,但是看到他在写字的时候,大汉拦住了夏侯渊。

而那个年轻人则一声不吭的从旁边拿起夏侯宇前面已经写好了放在旁边的竹简仔细的看起来。

虽然最开始的时候他还带着一丝的漫不经心,但是当看了几句后,他的神情就越来越兴奋,看到后面的时候都没注意自己都已经惊讶到张大了嘴巴。

“啊!舒坦!”将千字文全文复刻花了夏侯宇不少的时间,这其中主要就是竹简的确想在上面写字是真的太难了,而且还必须要尽可能的不出错,毕竟写错一个字如果不能用小铲子将字铲去的话这张竹片就浪费了。

为此他每一笔每一话都写得格外小心翼翼。

当他写完后才发现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自己竹简上反射的光亮并不是太阳的光芒而是旁边点着的蜡烛和香油。

就在自己不远处,一个青年正一边张嘴闭嘴默念着什么,一边不断的翻阅自己搁在旁边的竹简。

当他转身的时候,自己的两位堂哥夏侯惇和夏侯渊正一声不吭的默默站在自己背后。

看到自己望过来的目光,性格跳脱一些的夏侯渊私底下向他偷偷的竖了个拇指。

“不知兄长们前来,宇有失远迎,还望兄长见谅。”从桌子上站起来的夏侯宇感觉浑身酸痛,这服身体的身子骨的确不太好,自从他来这个世界以后虽然没犯什么大病,但是小病却一直缠身。像今天这种坐在桌子上写上这么多竹简,也是头一回。所以站起来后,他一阵晃动,差点没站稳,还好离得近的夏侯惇服了一把。

“无妨,我们也是听妙才说了今天在孟德那的事,回来的时候说到了你就顺便过来看看。”夏侯惇摆了摆手,然后绕过夏侯宇拿起他桌子上的竹简脸上露出笑容“倒是子卿你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啊。”

“简直是太完美了,你就是夏侯子卿吧,我是戏志才,现任陈留长史。子卿这一篇千字文堪称千古之绝。能亲眼见到此文成章,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青年人一手拿着竹简,一手拉着夏侯宇的衣袖显得十分的激动。

看着他兴奋的模样,夏侯宇有点害怕。一篇文章而已,哪怕《千字文》作为流传了千年的稚童启蒙文学,他的作用也只是启蒙而已。

听到这么高的夸赞,夏侯宇有些脸红。一个是没想到自己也会走上文抄公的路,二个是脸皮太薄听到从这青年嘴里吐出的好几分钟不带重复的马屁让他感觉非常的不好意思。

“当不得如此夸奖,这不是明天要去给曹家稚子认字么,我就寻思着让这么小的孩子学四书五经他也听不懂,就摸索着自己写一篇覆盖大部分常用字的文章,用来给小孩子学认字用。”既然这个时代不存在《千字文》,夏侯宇也厚脸皮的将其纳入自己手里。

不然怎么说,难道告诉别人这是几百年后的文章,只是自己提前将这文章写出来了而已。夏侯宇也不是傻子。

而在心满意足后,夏侯宇才反应过来,面前这青年自称是戏志才,那个由曹操说出“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中的郭嘉之前曹操座下第一谋主的戏志才。

想到这,夏侯宇不由得仔细打量起对方来。要知道这个人虽然非常可惜的在三国初期就早早离世,没有在史书上留下最灿烂的一笔。不过能深得曹老板信任,他的实力是肯定不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