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混在三国的咸鱼 > 第一百零六章 拜访二

混在三国的咸鱼 第一百零六章 拜访二

作者:盲眼哥斯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15:29:29 来源:笔趣阁

虽然说夏侯宇对蔡琰确实不带有念想,但是他在被荀彧惊醒后也明白自己的模样在旁人看来有些失态。

“不好意思!不知这位女士?”虽然明白面前是何人,但是夏侯宇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而听到了荀彧的咳嗽声,醒悟过来的蔡琰向二人行了一礼“民女蔡昭姬,见过两位使君。”

看着佳人望过来的目光,两人纷纷向蔡琰行礼。毕竟虽然蔡琰只是一女子,而且没有官职,但是她爹毕竟当朝大儒而且还官至中郎,所以看在她爹的份上,只要是读书人,都不会随意怠慢她。何况她无论行为举止都称得上温文尔雅,贤良淑德。

除了那短命鬼卫仲道,她的身上也找不出其他的黑点。

“大人还在隔壁与好友相谈,奴从家仆处得知有贵客临门,不敢怠慢,所以在询问过大人后奉命前来接待。”蔡琰短短几句话就道出了她会过来的原因。

两人听到蔡琰的回答后,纷纷说到不敢,然后将她请到右席之上。

等大家重新坐了下来后,蔡琰举着手中的布帛问道“不知此文可是二位所著?”

荀彧摆了摆手说道“《阿房宫赋》一文皆是夏侯子卿一人所著,我没有参与过一字一句的改动。而且也是在之前才知道他这次来的时候还带了这篇文章。

世人皆知汝父蔡中郎乃当时大贤,昭姬阁下平时耳濡目染定也是文采斐然,不知阁下对此文章可有指教。”

对于蔡琰,荀彧和夏侯宇都还是抱有着相当的尊重,言谈之间非常的客气。

“两位使君过谦了,荀使君乃是何伯求都称赞过的‘王佐之才’,名声之大即使民女也有所耳闻。

至于夏侯使君,一篇《千字文》让大人曾两天两夜没合过眼。还称阁下有‘谊雄之风’,若在成长十年,必定能成当世大贤。”(注:谊雄分别是贾谊与扬雄,都是汉朝名士)

虽然两人都没自爆过姓名,但是短短开口几句,蔡琰就知道了二位的身份,更是对夏侯宇产生了非常高的兴趣。

毕竟她见过的文士名人也不少,但是敢说能写出《千字文》这种文章的也寥寥无几,更别说夏侯宇看起来非常的年轻,那略显单薄的身子和那还未加冠的发型无疑不在表示他还未满二十。

一个二十岁都不到的人既然能写出这种文章,不由得她不惊讶。

在之前她还一直以为能写出这文章的人是一个发须斑白,儒雅慈祥的老翁。

而且才来这不久,又从夏侯宇这得到了另一份惊喜。这篇《阿房宫赋》无论文辞还是立意都十分有深度。

只读过一遍蔡琰就有些爱不释手。

好在夏侯宇本身虽然懒散但是不是那种不懂交流之人,在从蔡琰手中接过布帛后来到一张大桌上,将布帛铺开,三人就围着大桌,对于这篇《阿房宫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而三人的越来越大的声音还是讨论的内容引起了在主厅会客的蔡邕的注意。本来他听到偏厅传来的声音的时候还有些不悦,觉得这么远都能传出声音来有失体统,还准备差仆人前去制止。

但是他还没开口,一旁的朋友便笑着说道“伯喈勿恼,听那偏厅的交谈,虽然高亢却是引经论句,十分有意思。看来交谈之人不是平庸之辈,不妨我们一起前去看看!”

“既然康成都这么说了,那么我们便一起去看看吧!”蔡邕其实也有些好奇。自己的女儿他是非常的清楚,素来温柔娴淑,不善与人争论,此番会跟别人交流成这模样,他也很是奇怪。

看到走进来的蔡邕和旁边的老人,大家都一刹那间停下了交流。而蔡琰更是面带羞色,跟蔡邕和身后之人行了一礼匆匆离开了偏厅。

毕竟自己一直以来是一个乖乖女的形象,但是今天难得在阅览了一番那篇《阿房宫赋》后与人就文中的字句争论了起来。

虽然说大家的交流都是带着友善的目的,而且也并不是因为里面字词的好坏起的争辩。单纯只是就里面的字句,作为一个女儿身,她更喜欢里面的“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这一段落。

而荀彧作为一名政治家,对于文章最后的那段批判总结之文更为喜爱。

两人就不同的词句的偏爱,产生了一些冲突,这让站在中间的夏侯宇就非常的尴尬。毕竟在他看来,两人的争论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没问题。

他也从来不会将自己的喜好强加于别人身上。毕竟各自的阅历性格不同,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也属实正常。

直到蔡邕带着人进来后,蔡琰退了下去,他才感觉耳根平静了下来。

而荀彧也为前面竟然跟一女子就文章的内容哪点更好争论到有些失态感到一些冒昧。见到过来的蔡邕连连告罪。

蔡邕和跟过来的那老者看完了铺在桌上的这篇文章后沉默良久,最后蔡邕才开口说道“我本以为,子卿之才,在积累上十连之数,就能当得上名士之称。但看了此篇文章才明白,子卿你早已是名士。”

“看子卿的模样还未及冠,既然能写出如此让人拍手叫好的文章,实属苍天庇佑。我也不怕别人说闲话,要不我代师收徒,你做我师弟如何。凭借这篇《阿房宫赋》加上之前的《千字文》我相信除了已故大贤,现在在世之人没人敢说能与你师徒相称。”而那位老者摸了一把胡须后开口说道。

“嘿!你这个郑康成,别人是来拜访我的,又不是来拜访你的。我还没开口,你竟然就代师收徒。要说代师收徒也得由我先说。

子卿,我家恩师乃是已故胡太傅胡文恭。以子卿的才情,入我恩师门下没有一点问题。要不你考虑考虑?”听到那老者的话后,蔡邕也有些急了,怎么能让这郑玄在自己家里把这么大一个贤才捞走。

既然他能代师收徒,自己也能。再者说来自己恩师胡广比起郑玄的恩师马融来不但不差还有胜出,怎么看自己也不会吃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