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八十章 战场论英雄

节度江山 第八十章 战场论英雄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八月初一日,燕州前军乙师副师监刘元洲,率乙师甲旅丘振之所部押运粮草,在细雨之中赶至遵化。彼时郭继恩已经率领中军甲师乙师和向祖才所部右军甲师近二万五千人往东北面追歼虏寇,霍启明则依然率领着王元相所部驻屯在城外的窑台村,各处逃难的百姓们也开始逐渐返回家园。刘元洲等对遵化各处被摧残的景象事先已有预料,但是乙师乙旅惨重的损失和段点检的阵亡依然令他们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段克峰被郭继恩留在了霍启明身边,刘元洲望着神色木然的小伙子,叹息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却找不到安慰的词语。

丘振之怒目圆睁,向霍启明抱拳道:“末将这就点起人马,往迁西送粮,顺便助统领一道杀贼。”刘元洲和旅监曾树贵也忙道:“卑职当与丘校尉同往迁西去,共助制将军追敌。”

霍启明起身道:“我与你们一道去。”说着转头吩咐段克峰,“段队正请留在此处,回头统领那边自会有吩咐。”

霍启明目视王元相,示意他看住段克峰,王元相点头表示明白。段克峰却沉声道:“少将军命小人随扈真人,是怕小人一时愤怒,做出冲动之举。真人既然欲往迁西助战,小人身为亲卫营队官,自当跟随左右。还请真人放心,小人知道轻重厉害,决不会意气用事。”

见他如此说,霍启明只得道:“也罢,那你就随我一道出发。王团练,你们便留在此处,照看好关巡检、雷旅监等几位。”于是亲卫营乙队队正吴守明、队监张守贵急忙出去吩咐部属们收拾行装。

七月廿九日夜,在遵化城东南遭遇败仗的东虏军分为三拔,连夜向迁西县城撤走。他们的行动次日即被燕州军察觉,郭继恩当即点齐兵马,携四日之粮,全速追敌,燕州军在阎屯、屯营与乌伦里赤亲率殿后的中军两度交战,尽管燕州军斗志昂扬,人人奋勇,但是乌伦里赤也同样沉着镇定,调度有方。在付出近两千人伤亡的代价之后,东虏殿后部队顺利撤至迁西县城附近。

虏兵没有进入残破的县城,而是撤入乌伦布台事先在白庙峪口修筑的营垒。直到这个时候,天兴汗才遣人向迁安境内的赵时康传令,命他领兵赶往迁西县城。

同日,乌伦合齐率部向北急进至卢龙塞,与后军主将塞里奇安合兵一处,计有一万三千余人,于是出营猛攻燕州左军营垒。

安金重所率丁孟秋、赵士祥二旅只有五千余人,激战之中,安金重中流矢负伤,燕州军抵敌不住,退至独沟再立营垒。东虏乌伦布台所部右军及后军之一部,挟裹着虏来的数千民伕工匠等从卢龙塞逃出,奔向饶乐城。为了不影响行军速度,乌伦布台悍然下令将跟随不上的百姓全部杀死在滦水岸边,河水为之一赤。

乌伦里赤率部随后奔逃至卢龙塞,与乌伦合齐、塞里奇安会合,重整部伍,缓缓向饶乐方向退却。见贼兵势大,丁孟秋、赵士祥亦不敢追击,在安金重的命令下,左军甲师的这两个旅又沿着山峪通道向南面赶过来。

叛逃东虏的赵时康率领右军五个千人队,在迁安境内马兰镇与燕州前军甲师对峙。直到东虏主力退入迁西县北的山峪,并派出传令兵给他下令之时,赵时康才得知天兴汗败退的消息。这位降将当即吓得心胆俱裂,但是冷静下来之后,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往迁西城去送死,必须自己设法逃走!

郭继恩在麾兵进入迁西之后立即继续向东,迅速进据几乎空无一人的迁西县城。在县衙的二堂里,他对杨运鹏、向祖才等部将说道:“眼下已经能够大概摸清虏王的意图,就是断臂求生法,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主力顺利撤入辽西——迁安的赵时康所部便是他抛出的一个饵。”

两个点检都同意主帅的推断,杨运鹏皱眉道:“问题是,这个饵,咱们还不能不吞,侧翼有这么一支精锐之敌,必须先行殄灭。”

“咱们分兵行事,”郭继恩立即做出决断,“中军两师强攻白庙峪之敌垒,本帅与向点检领着右军甲师往迁安去,现在就出发!”

向祖才欲言又止,郭继恩解释道:“本帅也知道,袍泽们都十分疲惫,但是赵时康这支贼兵必须打掉,否则变数太多。”

“是,”向祖才也知道军情急迫,部队休整实在是奢望,便走到门口吩咐下去,全师立即开拔。

赵时康为自己这支兵马选择的逃跑路线向东直奔昌营镇,然后进入小镇背后的山峪,经都山县境逃回辽西,这是最近、最便捷的一条路线。

但是虏兵才出马兰镇,驻扎在迁安城北面扣庄的前军甲师副点检薛宁就得了斥候急报,他便毫不犹豫将两个旅的兵力全部带出营垒,向东北面截杀这支敌兵。

两军在昌营镇西面相遇,双方士卒同时打马狂奔向村镇,同时向敌方队列连连放箭,并很快在村外杀作一处。细雨早就已经停了,天空依然阴霾,双方士卒满身泥泞与血迹,激战在一处。赵时康大声喝骂着,催促军官们将兵力全部投入战场,尽快杀出一条血路来。

就在这时,他听见了身后的原野之上,传来了令自己魂飞天外的画角声,接着大片黑压压的人马涌出地平线,疾奔而来。

这是郭继恩亲率的右军甲师近万兵马,经过两日的急行军赶到此处,他们甚至来不及歇口气,便愤怒地杀入了战团。

在燕州军的两面夹击之下,虏兵尽管作战十分勇猛,他们依然还是在半个时辰之内被几乎全部歼灭,赵时康仅仅带着数百人逃脱,窜入昌营镇北面的群山之中。

昌营镇是一座有着上百户的大村镇。双方兵马交战之时,村民们都吓得往山上奔逃。见到官兵将虏贼几乎全部杀尽,他们才战战兢兢地回来,并拿出家中仅有的一点存粮,供军士们飨用。

郭继恩谢过村中里正,并吩咐宋庭耀等照价给银,这才和薛宁两个,坐在村口的石块之上,眼瞧着俘兵们将战场之上的三千多具敌军尸体收集在一处。天气阴凉,山风吹过,他对薛宁赞赏道:“这次作战,你很是果决,不愧于监军当初夸赞,的确是一员良将,当得首功!”

薛宁面上并无得意之色:“赵时康熟知这边地形,卑职料想他必定会择机撤逃,是以有所预备,也是幸亏统领及时赶到,不然也不能得此大胜。只是教叛将走脱,甚为憾事。”

“料想右军甲师才赶至战场,他就弃众先逃了。”郭继恩也有些感慨,“这仗打到今日,也该到了收尾之时。那东虏伪王,用兵精熟不亚于当世所有名将。此人刚毅狠决,临机善断,当真是天生的将才。”

“是,此人确为劲敌。”激战之后的薛宁依然表情沉静,“进退之机,把握极当,亦足为枭雄之列。”这时向祖才一手捏着胡饼,一手拿着皮囊走过来,听见他们说话便插言道:“唉,大乱之世,所以英雄辈出也。这伪王崛起偏远之地,亦算得上是个英雄。”

“薛点检称伪王枭雄之俦,大致不差。”郭继恩并不同意向祖才的说法,“若称其为英雄,本帅却觉得未必。彼虽天生智勇,却是凶暴肆虐,其人以劫掠杀戮起家,所到之处,尸横遍野,残城坏壁,良田变成荒野,平民迫为奴隶,这样的人,为了一己之野心而祸害苍生,何可以英雄称之?哪怕其人大业得遂,果真成为开国之主,在我眼中,也不配称为英雄。”

向祖才忙道:“伪王如何能与少将军相提并论!自然是远远不及。”他想起于贵宝所言,便又说道,“少将军心系黎庶,急赴危难,足见英睿仁善,料想将来,必定会缔造一代盛世也。”

“哪里当得起老点检这样夸赞。”郭继恩不禁失笑,他想了想又摇摇头,用极低的声音自语道:“盛世,盛世,上位者锦衣玉食,下面的百姓半饥不饱,当政之人偏还得意洋洋称之为盛世,狗屁的盛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