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一百一十四章 长驱出玉关

节度江山 第一百一十四章 长驱出玉关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依照霍启明的构想,燕京城除了大学堂、医学院和讲武堂之外,还另设农政学堂和师范学堂。这事在中书省和礼部都引起了热议,认为此等学府设立过多,实有叠床架屋之嫌。

为此,霍启明特地从西山赶回,详述了他的兴学方案:将学堂教育,分为小学、中学、大学,“学堂之事,至为要务,乃端正人心,造就通才,明体达用之必途。”

以其筹议,将学堂教育分做初等、中等、高等三段。小学为强迫教育,儿童无论男女,必得学之,乃有识字、算学等课。至中学更有历史、地理、格物、化学、农学、图画等。大学则科目更多,“为研究各学之精深义蕴,以备著书制器之所。”

事实上,霍启明还有一个意图,没有宣诸于众,那就是,彻底废掉科举之事。

唐颂良已经在燕京城另择宅邸安顿下来,郭继恩和许云萝这对小夫妻遂又于休沐之时返回灵春坊别院。霍启明、周恒、谢文谦等人都被邀来相聚用饭,一齐商讨学校之事。

庭院之内,搭设着水泥制成的葡萄架,绿意沁人。几人围坐,低声细谈。

出乎霍启明之预料,谢文谦和周恒二人都对废除科举之事表示反对。

“启明兄弟学究天人,远非我等所及。所思所想,令谢某五体投地。”谢文谦诚恳说道,“只是废科举这事,谢某虽说不出甚么大道理,却是总觉得不妥,真人必定是想岔了。”

“科举者,非但是考试,亦为用人之法,为身份之变换。”周恒也说道,“此乃选官之制。汉之前,为世卿制,父子相袭,如今是万万不可的了。”

“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霍启明点头承认,“世卿制亦为家天下之事,实不可取。”

“汉代之后,行察举之制,必至于任人唯亲、唯财、唯势,”周恒继续说道,“遂令权门世家把持之,弊端百出,乃为科举所替。若天师以为科举非为善政,欲以何替代之也?”

霍启明皱起眉头,没有回答。

郭继恩想了想道:“学而优则仕。启明兄弟对此语颇不以为然,不过郭某想来,其实这话也不能算错。学而优的人不去做官,难道教学而劣之人却入官场么?”

“这学堂教育,一为修身,二为习技。”谢文谦慢慢想明白了些,遂又说道,“譬如幼儿之蒙学,其实孩童也不懂,便是教他们背诵而已。往后年岁渐长,自然也就明白了。”

“道理是不错,”霍启明困惑问道,“可是文谦兄所言,与科举有什么相干?”

“谢兄的话是说,修身养性为立身之本,乃循序渐进之事。”郭继恩解释道,“而学以致用者,长大成人之后,仍旧可以再为之,这两桩事其实颇有差别。若废科举,则气节秉性之教,必定式微也。”

周恒觉得他们说得太过繁琐,于是出言道:“咱们几个,除却都帅,皆是寒庶出身。风云际会,随都帅而立勋业,光耀门庭。至承平之时,则寒士除应试之外,再无进阶之机也。”

霍启明的主张遭到伙伴们的一致反对,这还是破天荒头一遭。他有些恼怒:“你们这是要群起而攻之呢?如今不同往日,以为凭着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便可入仕,于国于民,皆是有害无益。”

“岂敢!”谢文谦连忙摆手,“真人之识见,远胜我等。只是这科举之事,一旦废止,咱们又该如何选官,真人总得替咱们再拿个章程。”

这一句话再次问住了霍启明。

“眼下瞧来,科举之事,只可留其形而改其质。”郭继恩终于作出了决断,“全然废止,太过急进,必至社稷动荡,乡城撕隔。这事,咱们留待后来者罢。”

他瞧着霍启明,轻声笑道:“沉舟侧畔千帆过,咱们都要相信,后生胜于前辈,乃自古之理也。”

“这算甚么自古之理。”霍启明不服气,“今不如昔,也是常有之事。”

“老者如夕照,少年如朝阳。这不是你说的么?”

“我——”霍启明气恨摆手道,“酒饭怎么还不来,肚子都饿瘪了!”

许云萝和梅氏兄妹将酒饭端来庭院之中,米粉肉、白菜、黄瓜,肉沫豆腐,还有一盆鲜鱼汤。七人不分尊卑,同桌而食。霍启明尝了几口,伸出大拇指赞道:“文秀姑娘当真是好手艺!”

“那就多吃些儿,”郭继恩吩咐道,“吃完了,咱们还得去光熙门。”

霍启明饮了一杯酒,诧异问道:“这暑天里,没事去光熙门做什么?”

“雷焕雷点检之遗孀,林红罗林娘子,还有八岁的儿子,”谢文谦告诉他,“今日一道入京,往后便定居在此也。”

“原来如此,”霍启明微微点头,“那的确是该出迎,咱们都去罢。”

几个一道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在京城之内喝酒吃肉,十分惬意之时,西征行营大总管杨运鹏,正率领着十余万虎贲艰难跋涉。

玉门关以西,六百余里莫贺延碛,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乃是极为险恶之地。“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劣风拥沙,散如时雨。”碛地之中几乎寸草不生,虫豸难见,白日里笼罩着烟雾一般的浊气,骡马与橐驼的骨骼,四处散布。

一片苍凉而沉寂的土地。

然而自古以来,张骞、班超等无数豪杰,都曾穿越此处,在史籍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一回,杨运鹏和他的子弟兵也没有丝毫的犹豫迟疑,以回鹘部族官兵为向导,将士们忍饥耐渴,日仅食一餐,经四日五夜,终于冲出了这片绝险之地,出现在伊州城西。

伊州,为沙碛地西面第一处绿洲,仲夏的天空,蔚蓝无云,远望大地,黄沙绿草,无边无际。败退至此处的鄂勒支、白万钧等将,得知唐军竟然越过碛地穷追不舍而来,无不大惊失色。

跟着白万钧、宋愿一路西撤的那些汉人官兵,自打出了玉门关,眼见黄沙万里,便都起了埋怨之意。白万钧虽然砍了几颗人头,竭力弹压住,然而军心士气,已然丧失殆尽。他自家也知道手底这支匪兵欺负百姓尚可,遇见一心雪耻的唐军,绝无好下场。当下便与宋愿两个,抛下鄂勒支和他的图鞑左军,再次向西逃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