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一百零八章 尚书为总管

节度江山 第一百零八章 尚书为总管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一品上将军杨运鹏之妻邵五娘,是一位地道的农家女子。其人虽说肌肤黄瘦,但是模样周正,尤其性情和淑,丈夫经年在外,全由她一手操持家务,侍奉双亲,抚育两个孩子。杨家搬入京城,住进思贤坊的公馆之后,郭继恩、霍启明、谢文谦等人都曾前来探看,很是钦佩这个女子的温柔勤劳,极力称赞不已。

邵五娘如今已经年近三旬,她还全然不曾察觉自己一品诰命之身份尊贵,不但亲自操持家务,还与两个侍女一道,在楼房后院开辟出一块菜地,种些黄瓜、冬瓜、白菜之类。

两个孩子都去了学堂,邵五娘正领着使女在前院里洒扫,却惊喜地发现丈夫突然出现在门口,风尘仆仆,面带笑意瞅着自己。

一霎时间,五娘只觉阳光明媚,春光极好。

杨运鹏接着召令,自汴梁返回京城,虽是挂念家中情形,却还是忍住思念之意,先往西海池去见郭继恩。好兄弟久别重逢,郭继恩也极是高兴,将他上下打量,然后一道往枢密节堂而去。

身在南京的周恒还在途中,郭继恩便笑着对杨运鹏道:“黄景禄黄护军如今已至兵部理事,运鹏兄往后可先至承天门内巡视一番,便来此处坐衙罢。”

“卑职是无可无不可的。”杨运鹏神色沉静,“不过据卑职料想,想必都帅有大举用兵之意,则卑职此番,应当不会在京中呆上许久。”

“本帅已经托付粟清海粟都督,与枢密院参谋司,一块拟定详细方略。”郭继恩瞅着他道,“不过,去岁才定江南,政事堂诸相,对出兵之事,必定反对。本帅少不得要与他们再争论一番。”

杨运鹏点点头:“军机大事,终究还是得枢密院这边定夺。几位相公就算一直反对,咱们亦可强行出兵,以行征伐之事。卑职,只等都帅一声令下,随时可披挂上阵。”

郭继恩觑着他黑瘦的面庞,微微一笑:“不急,运鹏兄许久未归,当先返家,以慰嫂夫人挂念之心。年节之前,某将杨昇杨晗两个,接出来住了几日,他两个又长高了许多,你回头瞧见,定然欢喜。”

霍启明得知杨运鹏返京,便与粟清海一道从西山赶回。高级将官们聚于枢密院议事厅,由参谋司副司监柴弘,将雍州军桑熠等人所搜集的西域情形,详细分说:图鞑必突汗从朔方率主力西进之后,经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而至西域。沿途连灭回鹘人所建的两个汗国,于莫贺延碛而西至乌浒水,北逾金微山,南抵图伦碛,设帐庭于轮台,地广数千里,胜兵十余万,实已威震一方。

郭继恩轻轻点头:“必突能再兴于绝域,建号万里之外,倒也的确不负枭雄之名。”

然后,从羽林军第六师被召来的巡检都支,向大家禀报了漠北情形,讲述了同罗部族的放牧生活,诸人都听得很是专注。

都支开始还显得神色有些紧张,后来众人不断提问,他渐渐松弛下来,愈发说得绘声绘色。盛开的野菊,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场,矫健的雄鹰,跳跃的黄羊,善于钻地的野鼠,他也说起那漫天风雪,教人和畜牧都胆战心惊的严酷冬天。

“野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霍启明拊掌笑道,“听都支兄弟讲述这漠北风情,甚有趣味,与汉人所做之边塞诗,大异其趣也。”

都支挠头,红着脸从挂在墙上的巨大舆图前退开,安静地坐在一旁。杨运鹏环视众人,沉声说道:“枢府年内的用兵方略,一是西域,二是漠北。此皆万里绝域,非可等闲视之也。”

“铁路未成,粮秣辎重,输应繁难。”粟清海也点头说道,“以卑职之见,两处同时开战,则国力军力,俱有不支。当集于一处,先为取之,而后徐图另一处也。”

“言之有理,”郭继恩点点头,随即果断吩咐道,“就请杨兄,以兵部尚书衔,领天山道行军大总管,咱们,先取西域,再图漠北。”

不出郭继恩、霍启明所料,用兵西北之事,在政事堂几乎遭到了宰相们的一致反对。

唐颂良才入中枢,慎重地保持了沉默。周思忠、卢弘义、韩煦等人则态度激烈,周、卢二人认为枢密院此举是穷兵黩武,“夫虚耗中国,投兵万里之外,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人不可役,得其地不可耕,吾未见其可也。”

韩煦则认为:“用武荒外,建功绝域,竭尽府库,以争不毛,实于国家无大益也。若都帅执意为之,当俟铁路建成,输运便给,则大事可定也。”

“韩相,这铁路非一日之功,不要说修筑至兰州,便是从郑州至西安,实勘,铺路,设站,”霍启明摇头道,“至少也是三五年之功。若从兰州至敦煌,又需三五年,到得那时,虽大军可出,而民心皆异矣。”

他轻声吟道:“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此等痛心疾首之事,诸相皆有耳闻。复边之举,非为炫耀武功也。西域东西南北各四千余里,远摄极西四十余部。昔年国之英杰,征伐多年,方才入我华夏。然后通道路,置邮驿,掩骸骨,画疆界,复生业,于是丝路畅通,商旅不绝。此前代之勋业,岂可轻易失于吾辈之手?”

“丝路?”周思忠好奇问道。

“是,所谓丝绸之路,东起东都、西京,经西域、波斯、大食而至于极西之欧罗巴。”霍启明解释道,“万里之径,商队、僧人、使节,来往不绝。经营西域,历为国策,其为丝路要道,各部亦心向朝廷,商旅之行,赖我国驻兵庇佑。如今失却,不但丝路断绝,更致关中危殆,甚至动摇国家根本也。”

“图鞑势盛,其既非商货产地,又非集散之地,而强占西域,切税商胡,督其征赋,榨夺各部财物,其之所为,并不得人心。”郭继恩也说道,“是以西征之事,宜早不宜迟。”

“都帅这等说来,也有道理。”卢弘义疑惑问道,“只是就算西域必取,这漠北苦寒无用之地,又何必征之?”

“欲复西域,必取漠北,”郭继恩简洁说道,“此事虽二,其为一也。图鞑原本崛起于漠北,此乃其根本之地。如今兵势衰弱,若不趁机取之,一旦虏王败回王庭,必卷土复来,震动中原矣。”

“如此说来,那是非打不可了。”周思忠沉吟,“如此,惟愿将帅们,料敌以宽,谋出万全,不然,徒费兵帑,有害于国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