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九十七章 就职澄心阁

节度江山 第九十七章 就职澄心阁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郭继恩改变了行程,吩咐南俊龙陪着自己,冒着绵绵的秋雨前往紫竹院。一行人身披蓑衣,骑马入山。然后他教南俊龙候在院门之外,自己领着亲兵进了这座偏僻的道观。

他没有去见小森晴菊,而是直接去见了素羽院主。

院主很是不安:“贫道亦知小森充容动了凡尘之意,一直在犹豫着该不该知会都帅,却又怕都帅军务繁忙,此些许小事,贸然惊动,着实有些不知轻重了。”

“无妨,”郭继恩若有所思,“所谓身心顺理,惟道是从。玄门子弟,入世一样可以修行。既然彼确有思归之心,还请真人行个方便就是。南点检雄姿英俊,小森又是绝色女子,这其实也算是一桩美谈。”

“无量天尊,既然都帅有此吩咐,贫道定然不会阻止。”素羽真人微微叹息,又小心问道,“都帅可要去瞧瞧小森充容?”

“这却不必了。”郭继恩长身而起,“怎么说她也曾是天子妃嫔,某还得往行宫去一趟才好。”

他们离开紫竹院,行至西山大营外,郭继恩吩咐南俊龙自回军营。他却带着随扈们往讲武学堂去了。

雨天,学生们都在讲堂里用心听课。致远堂内,粟清海、刘清廓和讲武堂山长刘元洲正在听雨闲话,却见郭继恩一身蓑衣,突然进来,连忙都起身抱拳行礼。

郭继恩朝刘元洲点点头,转头扫视着两位二品大将:“撑伞,咱们雨中游香山。”

秋日,细雨,远山如黛,夹杂着大片火红的枫叶,于白雾之中,愈显恬静幽美。

几人雨中漫步,郭继恩负手打量四处,慢慢说道:“杨运鹏、周恒暂不能回京,往后本帅又会分神于民政诸事。军中细务,要请二位将军,勉力应之。”

粟清海没有回话,刘清廓神色从容道:“卑职还是愿意回都里城去,水师如今虽有规模,尚远远不够。新舰、新炮、新兵新营,都需详备,若就此停步,必致废弛也。”

“往后不叫水师,改称海军,便由你来执掌。不过,不用回都里城,海军衙署就设于燕京城,以便筹议。海军既为新军,其造船、制器,选将,练师,都不同于旧式水师,这是一篇全新之大文章。”郭继恩说着又转头瞧向粟清海,“本帅还要另设陆军署,你来做这个陆军都督!”

粟清海微微一愣,沉默点头。

郭继恩深吸一口气,远眺群山说道:“民富,军强,方为国兴。军之强者,首要在将,如今新式兵器日渐增多,则编制、操训、典章、军兴诸事,俱已不同于往日,咱们,任重而道远啊。”

“都帅,”粟清海想了想说道,“漠北、西域等处——”

郭继恩摆手打断了他:“这些事情,等谢副都监自西京回来,再议。眼下,你要帮着于都监,将益州、宁州、交州三处兵马,核定员额、将佐等事。”

“是,卑职知道了。”

“天子既已逊位,”郭继恩轻声说道,“也不知元珍农会作何想。”

翌日,雨仍然在下,郭继恩领着随扈,过静明山而至西山行宫。

玉澜宫内,怀明帝听得小森晴菊欲再嫁之事,登时沉下脸来,十分恼怒。

高木绫野和松本泉美两个,得知当初一块去国来此,又一块入宫的姊妹如今另遇良人,都好奇地瞪大了眼睛。

“寡人,寡人虽已逊位,都帅也不能这般欺人太甚呐。”怀明帝鼓起勇气,抗声说道。

“陛下,好歹你们彼此已经和离了啊。”郭继恩轻笑说道。

“话虽如此,毕竟,毕竟,”怀明帝不服道,“当初都帅只是答应教她出家为女冠。如今又要另嫁,寡人的颜面何存,岂不为天下所笑。”

“此事咱们自然不会去四处宣扬,”郭继恩敛了笑意,“再者,就算公诸于世,也不会有人讥刺于陛下。”

他的眼神锐利,怀明帝有些瑟缩:“既,既是都帅已有主张,又何必来问我。”

“便是要知会陛下一声。”郭继恩轻轻点头,“陛下将会以书画巨擘而留名青史,这些许小事,不必在意。”

他说完便抱拳告辞,出了玉澜宫。

行宫长史靳宜德在玉澜宫外拦住了他,神色很是愤怒:“一个归附之将,也敢觊觎帝妃,都帅为了这等龌龊之事前来说项,岂非大**份?”

“男女之情爱,人伦之本,这哪里是龌龊之事。”郭继恩心平气和瞧着靳宜德紫袍玉带,也不撑伞,就这么立在秋雨之中,“南点检自归义而来,屡有军功,乃是国家的勋臣,也不该被靳公这等羞辱。那位女冠,早与至尊和离,她便是另嫁旁人,其实原本与咱们都不相干。靳公,你身子要紧,何必为了这点事情动怒,还请回转罢。”

靳宜德巍然不动,怒视着他,郭继恩微微叹息,抱拳离去。

怀明二年八月廿五日,郭继恩于燕京城内设立督政府,自任督政之职,以总领朝纲。消息以报纸、公文发布于四方:“中书省制政,尚书省六部推行之,而以议政院掌封驳,另以枢密院专兵事,总归于督政府也。督政总决军、国之政,以十年为期,不可连任。卸任之时当另荐举替之者,仍由议政院议决之。”

没有所谓的履新大典,也没有往圜丘祭拜天地。郭继恩只是神色从容地步入澄心阁,钤署文令,然后注视齐聚于此的议政仆射、中书宰相、六部主官:“所谓继往开来,某当与诸君一道,勠力同心,共治国家也。”

十分平淡的新揆上任,然而一石激起千重浪,普天之下,无不热议之。只是郭继恩对此并不在意,他以督政府之名义颁下制令,以检校吏部尚书韩煦,入政事堂,出任中书令。原工部侍郎张骏声,转擢为吏部侍郎,原燕都军械公司总办、四品通议大夫胡启忠,右迁为检校工部侍郎。

枢密院以下,新设陆军署,海军署,以粟清海、刘清廓分任都督,召施怀义入京,为海军监军使,谢文谦以副都监,兼领陆军监军使。

杨运鹏、周恒,皆以军功,晋阶为一品上将军。又将崔万海改任燕州军检校统领,以并州一师点检赵石保,右迁燕州军检校军监。

身在海津的燕州都督楚信章,在皇帝逊位之时并未发声,这回终于给郭继恩来了一封信,言中词意恳切,担心他定如此新奇之政,不能长久:“后世必有窃国者,则前功尽弃也。都帅不可不警醒之。”

读罢来书,郭继恩未置一词,转手交给了霍启明。

霍启明想了想,提笔回书道:“民智既已开,帝王何足贵?贪心若不足,绝路必自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