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七十三章 湘波自容与

节度江山 第七十三章 湘波自容与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听说都帅明日便会赶去长沙,”路婷小声问道,“奴婢可以跟随同去么?”

郭继恩注视着她,狠心摇头:“不必随行,你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可。”

“是,奴婢知道了。”路婷低下头来。众人都觉失望,瞧着她失落模样,更觉不忍。郭继恩却全然不以为意,转头吩咐道:“去市集买几条鱼,咱们今晚吃鱼。”

翌日,郭继恩等人自岳阳楼外登船,刘仲晴、王浩怀等皆来相送,路婷却没有出现。

郭继恩瞧见随扈们眼中略有不满之色,轻轻摇头说道:“彼自有造化,哪里轮到咱们来怜香惜玉?姜头领,开船罢。”

姜玉宏遂将手臂一挥,几个水手连忙挂帆解缆,船只离开码头,驰入了洞庭湖。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这是一片方圆八百里的巨大湖泊,烟波浩瀚,一碧万顷。众人眼见万鸟群飞,渔舟星布,忽又密雨连天,云雾弥漫,顿起如梦似幻之感。

船上厨子陈大狗,年逾四旬,眼神不好,生火做饭之时总是凑得极近。梅文秀便过来帮忙,许云萝也坐在一旁,听着他们一边忙碌,一边闲话。

“小人家里三个小子,大郎二郎都在码头之上讨生活,如今大军作战,水运繁忙,他们也挣得多些。三儿还小,其实小人打算教他去学堂里读书,如今朝廷新政,这些个娃娃们都得入学,听说月湖之旁这几个工厂,最爱识字之人,说不定将来他也捞得个管事做一做。”陈大狗笑眯眯淘米下锅,“能得一个有出息的,也不枉小人半辈子辛苦。”

听了他的话,郭继恩转头问梅文进:“你也读过几年书,字也写得不错,有没有想过,跟我回了燕京之后,往工厂里去任事?”

梅文进依旧神色沉静平和:“小人但凭都帅吩咐,怎样都可以。”

郭继恩瞅着他微黑平静的面容,满意地笑了:“本帅挑人的眼光,果然是胜过了霍真人。你比那个耿冲强得多了。”

梅文进困惑起来:“小人不知道耿冲是谁?”

郭继恩笑而不语,起身出了船舱。

湘江比之大江,要狭窄许多,水波容与,乱云低昂,两岸地势平缓,一片翠绿。郭继恩注目良久,贪看不尽。直到许云萝悄然来到他的身旁。

他转头问许云萝:“此处风物,比之燕镇、中原,可有不同?”

“嗯,更觉秀美。”许云萝低声道,“令人颇有归去之意。”

在他们身后,梅文进突然有些懊恼:“咱们忘记预备粽子啦。”

“我也忘了,咱们停船靠岸,就在江边祭拜罢。”郭继恩摇摇头,“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他向着天空抱拳,遥为致意:“家国千秋,文章万代,屈大夫,晚生后辈,初来楚地,这厢有礼了。”

两日之后,他们赶到了长沙。刘仲晴当初便已经遣人快马传讯,接替唐颂良出任湖南观察使的张元同、新任长沙刺史秦浩然,都在渡口相迎。

郭继恩此前便已见过张元同,秦浩然却是初次相遇。他上下打量,见这位新任之首府刺史四十出头,身形高大,仪表堂堂。张元同在一旁解释道:“秦使君原任永州刺史,下官得任都使之后,唐公举荐,乃转任此地也。”

“永州啊,”郭继恩微微有些失神,“柳子厚柳公谪居十年的荒苦之地。”

“是,听得都帅感喟,下官心有戚戚。”秦浩然含笑作揖,“永州天地之奇,山川之秀,得遇柳公,而名扬于世。此为永州之幸,亦为柳公之幸也。”

“这般解得切。”郭继恩轻轻点头,“潇湘水长,绵绵柳思。柳公在永州,办学、凿井、开荒,所施皆为善政,然后妙手著文,吟咏至今。愿秦刺史亦能比追前贤,留名后世也。”

秦浩然再次躬身作揖:“都帅教诲,下官无敢忘之。”

许云萝等人却瞧见文官们身后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的少女,生得十分俏丽。与他们在岳阳所见的路婷不同,这个少女织锦华服,面带笑意,很是落落大方。

瞧见郭继恩诧异眼神,张元同便笑道:“此是燕京邮报之长沙访事,吴瑶是也。”

吴瑶这才上前行礼,郭继恩不禁失笑:“竟然又是一位女访事,湘地怎的这多女才子?”

“前两年,衡阳王南泰王先生,来麓山书院讲学,鼓励各处女学生前来听讲。”张元同笑着解释道,“遂成一时风气之盛也。”

“原来如此,”郭继恩恍然,又有些遗憾,“听张都使言下之意,王夫子如今已经回衡阳去了?本帅又无暇再往衡阳去瞧瞧,可惜缘铿一面,但愿往后能有相见之机。”

长沙城形作长方,周长约十五里,观察使衙署位于大西门大街,府衙却在城西南定王台处,名为观政堂。郭继恩随张元同至此,一道听着秦浩然召集僚属商议政事。其人侃侃而谈,意气风发。张元同低声对郭继恩道:“秦使君早有才名,在永州之时,也是政声颇佳。其人出掌首府,本地同僚,皆以为实至名归。”

郭继恩轻轻点头,只说了一句:“但愿如此。”

他们又从文津渡过湘水,游览麓山,往麓山书院与学生们一道听讲。得知都帅远来,城中百姓也都赶来旁听,一时讲堂之前,竟是水泄不通。

待到郭继恩走上讲堂,面对众目睽睽,他先向四面抱拳,然后含笑说道:“这里不是讲武学堂,某自然也不会讲些兵法。”

大家都笑了起来,郭继恩这才正色说道:“所谓学问之道,无非求真、务实四字。今日,某想说一说燕京邮报之事。”

他从邮报之构想、创办、宗旨,一直说到事迹、人手,众人都听得十分专注。最后他正色说道:“方才在下之言,句句皆是实情。咱们这里,很快也要办报,此事譬如学问,惟真求实,异曲同工。在下才浅言拙,亦愿各位学子,今日能有所感悟也。”

吴瑶这几日一直跟随郭继恩行止,听了他今日授课,不禁默默点头,又转头对许云萝说道:“此前奴婢只觉得这访事之职,颇为新奇,今日才知原来是这等要紧之事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