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六十一章 马当锁晴霾

节度江山 第六十一章 马当锁晴霾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王昌秀心有戚戚,点头同意,忽然又觉得不对:“为何他们不合兵一处,攻打咱们这里?”

老军闻言,叹了口气:“应当是北军觉着,要打舒州,用不着这多人马罢。”

他话音才落,潜水西岸的唐军大营里,传出了低声的画角声。燕州军军监石忠财眼见雍州军开拔突进,终于按捺不住了。

并州军第五师孟书田部还未从太湖赶来,四师杜文实部与燕州军三万人马分头攻城。或许是才从城外浩荡而过的雍州军彻底摧垮了守军的士气,唐军仅用一个多时辰就冲入了城池,王昌秀及其四千多部属几乎全部投降。

王昌秀兜鍪铁甲,被押至石忠财面前。并州四师几个旅将戚定远、孙茂喜等,皆面带怒色,手执刀柄逼上前来,师监林致中连忙将他们拦住:“万事皆有石将军处断,尔等不要忘了军纪!”

石忠财见王昌秀三十出头,身形壮实,却额头见汗,股战而栗,想了想沉声说道:“两军作战,各为其主,黄点检之捐躯,倒也不能算是你的罪过。本官不会将你杀头示众,来人哪,将他押下去,好生看着。”

王昌秀噗通跪地,连连叩首:“是,多谢将军活小人之命。小人愿为将军马前之卒,竭力效死!”

石忠财摆摆手,军士们将王昌秀拖走了。杜文实吁了口气,见部属们面色不甘,便出言劝解道:“区区一个旅将,不值得咱们这等大费周章。回头将那何季龙擒杀了,咱们再以其人头,祭奠于黄点检灵前便是。”

林致中向石忠财抱拳:“如今舒州既下,咱们可是便跟随雍州军同袍一道,去往同安?”

石忠财笑着摆摆手:“先挑选降卒,预备编入部伍,等着刘总管号令罢。”

舒州克复之时,雍州军两天行进一百四十里,杀至同安城下。

同安城墙长逾六里,形作正圆,为天下独有。此时城中守军不过两千余人,雍州军集中火炮,迅速轰开西成门,选锋死士一拥而入。他们沿着街道一路冲杀,击毙拒不投降的守将,俘敌一千三百余人。

得知舒州、同安克复,刘清廓遂吩咐杜文实部留驻此城,燕州军则转道南进望江,方顺清亦率并州五师孟书田部、六师费伦图部,自宿松、太湖转道南下,两处兵马齐进,在望江西面、雷池东岸与伍中柏的羽林军合兵一处。九万人马,三面围营,小小的望江县城,顿时风声鹤唳。

大江南岸,唐成义进驻江州城,留曾安邦所部楚州军第八师守城。其余人马,连同水师,一道东进,逼至彭泽县城。退守此处的潘忠浩不敢出城应战,江面之上的望江水师人少舟轻,仍试图依托马当要塞阻挡唐军进攻。

马当山与江中孤峰耸立的小孤山遥相对峙,水道狭窄,地势险要,素有楚塞吴关之称。唐军水师不畏艰险湍急,抢占小孤山,然后向敌军猛冲过去。结果只一个照面,望江水师就被楚州军第九师的战船杀得溃不成军,仓皇东逃。

栗振武、苏长生、龚镇泉、冯世章、何润民等北地而来的水军军官,都兴致勃勃登上小孤山半山腰的启秀寺,临江远眺,无不欢欣畅怀。直到师监王景岳忍无可忍,冲上来将他们一顿叱骂,诸将才灰溜溜下来,继续投入作战。

水师在江面将舟船一字排开,向着城墙开火。陆奋云又遣兵占据县城东面小山,架炮轰之。唐军随后发起强攻,潘忠浩弃城而逃。由于唐军水师已经占据马当镇,彭泽守军无法撤至北岸,只能继续东走,一直退至至德县。

南北两路唐军,水陆近二十万人马,齐聚望江城下。洪玉山、刘秋展、顾绍良等趁天降大雨之时,率部仓皇出逃,沿江退往枞阳。此时何季龙已经从庐州匆匆南下,赶至庐江。

庐州守将袁沛雨,素有勇名,却拒绝随何季龙南下作战:“某听闻北贼已经围打亳州,若敌沿涡水、淝水南进濠、寿,军使将此处兵马调走,又何以援之?不若军使自率精锐南下解围,末将仍于此处镇守,以为接应便是。”

“想必是本官做了这统军使,尔心下不服,是以不听将令?”何季龙面色阴沉,“某持节建牙,总兹戎重,未必今日就不能罢了你的职?”

“军使何出此言!”袁沛雨三角眼,一字须,满脸精悍之色,此时却故作惊愕,“职下绝无此意——淮北局面,军使未必不知?如今太子殿下全力要救临沂,亳州等处实已无暇顾及,贼兵南来,迟早之事也。不然,就请军使依旧坐镇庐州,观望形势,若某料事不确,将军再罢了某的职,也是绝无二话。”

“再观望下去,不要说舒州江州,只怕是庐江、枞阳亦落入北贼之手矣。”何季龙见袁沛雨绝口不提勒兵跟随,不禁怒气勃发,“本官亦知尔在此处经略多年,部众骄横,既是本官约束不得,回头当有至尊旨意吩咐,尔好自为之罢。”

“某之忠心,日月可鉴。”袁沛雨一副义正辞严模样,向江宁方向抱拳,“便是至尊亲来,某也是这等话语。倒是军使,顾此失彼,思虑不周,倘若唐军大举北来,未必某等便拱手退让耶?”

其部将李振原、金凤武、王春樵等,皆同声应和。何季龙自知调不动袁沛雨兵马,只能忍气拂袖而去。

袁沛雨顾及何季龙颜面,好歹给了两千匹马。何季龙遂与部将应恭等,领着人和马急忙赶至庐江。

直到这时,他才得知舒州、同安、望江俱已陷落,洪玉山等败退至枞阳,形势已经愈发危急。

行军长史荣兴才和原御营军副指挥使谢承运都在庐江,正惶急之际,眼见何季龙赶回,荣兴才便厉声催促道:“枞阳若失,则江宁再无屏障矣!请军使就率兵马,速往救援。”

“枞阳要紧,本官自然知道。”何季龙风尘仆仆,翻身下马,目视荣兴才身后的谢承运,声色俱厉喝道,“你也不要躲着了,本官自去救枞阳,你去打同安,务必要夺回此城,不然,则提头来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