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四十六章 虎贲觑舒州

节度江山 第四十六章 虎贲觑舒州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自东唐军大举南下,迅速攻克襄阳之时,江宁就已经得了急报。但是南吴国主徐敬徽和宰相王知善都严密封锁消息,不教徐州文武知晓。

徐敬徽从建康宫颁下旨意,秘设淮西统军司,急召两浙统军司使何季龙为淮西统军司使,赶赴枞阳坐镇,以戒备东唐军顺江来犯。此外,又严令江西统军司副使边保荣,将部伍悉数集于江州,江东江西、两浙等处兵马钱粮,也不再调往徐州。皇帝和宰相心知肚明,荆湖呼元通,面对东唐大军,必定支撑不了多久。

但是唐军自从向邓州发起攻势,到攻克荆州、武昌,夺取荆湖全境,只花了一个多月的工夫,这消息还是令江宁君臣大为震动。那索金树弑主来投,徐敬徽心下极度厌恶,却还是捏着鼻子给了他一个都尉,划入边保荣的江西军,于江州城外,率五千之众驻防。徐敬徽另外又密信告诫边保荣,务必对索金树小心防备。

何季龙是战死在豫东的何季虎之亲兄长,他接了急诏便匆匆离开杭州,先至江宁面圣,然后再赶赴枞阳执掌淮西兵马。御营军指挥使吴伯昭至驿馆相迎,两个大将喝酒吃肉,闲聊了几句,何季龙突然问道:“至尊欲重新起用谢承运么?”

吴伯昭身躯长大,仪表堂堂,他略一迟疑,便坦然点头:“不错,谢承运昔年有救驾之功,是以至尊待其格外宽厚。谢承运从徐州押解回京,虽数有言官上疏,奏请发配险恶偏远之地,至尊却到底只是将其削职为民了事。”

何季龙放下酒盅,觑着吴伯昭只是冷笑:“此人既为指挥使旧部,何不再将之召为麾下,以为爪牙乎。”

吴伯昭低声笑了笑:“何将军,吴某知道你与唐国有生死大仇。不过,不要说谢承运,便是吴某,说不定,也会步阁下之后尘,往赴淮西也。”

何季龙眯起了眼睛,见对方并无说笑之意,他才轻轻点头:“若某能力挽狂澜,则吴将军自然不用出京。若是某独力难支,亦愿与将军并肩御敌也。”

翌日,何季龙入宫觐见,又往尚书台,与王知善、吕可求晤谈许久。然后,他步出江宁皇城,赶至神策门内的军营。一众武官早已等候多时,见他来此,纷纷抱拳见礼。

何季龙负手从武将身前走过,一一打量,行至谢承元面前,他停下脚步,扫一眼这个此前的御营军副指挥使:“本官还不曾教人给你传讯,谁教你擅自入营的?”

“回统军使的话,卑职是遵了圣上的吩咐——”谢承运心下气恼,他躬身抱拳,嘴里却带着几分傲气。只是他话音未完,就被何季龙打断了:“至尊既是教你往本官帐前效力,你就该在营外候着才是。如今本官还未传令与你,你怎么就敢来这演武厅前?来人呐。”

跟随何季龙赶来江宁的随扈牙兵立即一拥而上,将尚在愣神的谢承运死死按住。何季龙从亲兵手中接过匕首,抓住谢承运的耳朵,刷地一刀割下。

谢承运尖声嚎叫,鲜血顺着脖颈流下。诸将见此情形,无不悚然。何季龙却神色平淡,将那只被割下的耳朵丢弃在地:“藐视上官,目无法度,原本该将你推出辕门斩首。今日且寄下尔之人头,留待军前戴罪效力罢。”

谢承运着实不明白何季龙为何下车作威,先寻自己的晦气,只是他瞧着何季龙目光阴冷之中暗藏戏谑,倒像是正等着自己发怒,倒也不敢顶撞,强忍羞愤道:“是,卑职鲁莽,往后再不敢了。”

何季龙见谢承运机敏,也就不为已甚,微微点头,扫视一眼列成两排的军官们。眼见人人屏息静气,立得笔挺,便厉声喝道:“各自约束部众,明日卯时,悉数出城!”

于是何季龙率战兵辅兵两万多人,离开江宁,沿江西进。行至历阳,江东军统军副使洪玉山、本处刺史祖文兴皆来拜见。何季龙乃以祖文兴随军掌粮秣支应之事,又有沿途加入的各处兵马,计有六万余众。只是大队人马才至枞阳,就接到江西统军副使边保荣遣人传讯:武昌、荆州等处,皆已落入唐国之手,索金树弑主来奔,其部千余人,已经编入江西统军司。

洪玉山于是向何季龙提议:“唐军若大举东来,江州乃是首当其冲。有江西军替咱们挡在前面,我部可屯于望江等处,依雷池天险,以待形势。”

何季龙断然否决:“闻说敌前部已据黄梅,距宿松仅六十余里。贼必进迫,复取太湖、舒州。某身为淮西主将,岂可坐视不理!”

于是淮西军又连夜拔营,急赴宿松。

武昌城内,周恒将新扩编的一个师交与方顺清,定名为并州军第六师。师将费伦图、庞仲元却都是从燕州军中转擢而来,方顺清担心这师人马兵不知将,操练未熟,遂将其留驻于蕲春、浠水,以为主力殿后,护卫民伕、粮草。三师、四师和五师,则越过州境,逼向宿松。

宿松县令朱长崧以城降,并州军第三师入城之后,点检黄云樵与朱长崧彻夜长谈,兵马则休整一日。然后,黄云樵留下一个旅驻防,自率另外两个旅六千余人,开赴太湖县境。

宿松、太湖北面是大别山余脉,愈往东行,则地势愈发开阔。淮西军主力在西进途中便得知宿松已经降了东唐,何季龙下马沉吟良久,下令太湖守军弃城北走,撤往舒州。

太湖守军不过千余人,他们弃城不守,由校尉邹定藩率领着,退往西北面六十里处的舒州城。舒州城北面就是天柱山,名山古刹,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然而舒州城墙却十分破旧,难于设防。邹定藩退至舒州,正不知如何料理之际,何季龙已经遣来部将王昌秀,率兵三千增援,他们便在城墙西面,依潜水筑起营垒,以阻截唐军进攻。

黄云樵所部并州三师,副点检张宗玉已经转任雍州军,师监方道云则率第三旅驻屯宿松。只黄云樵率郭玉虎、石金年二旅,皆兵精将勇,乃北进太湖。眼见敌军弃城北走,旅监丁广泉便提议道:“方军监主力大部还未至宿松,咱们前出太远,若敌有大部前来增援,恐交战不利也。”

“舒州距此不过六十里,咱们先拿下舒州,料想无碍。”黄云樵展开舆图瞧过,摇头说道,“再往东进,庐江、舒城,则敌军必定主力毕集,咱们可在舒州等着方军监便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