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二十章 村学应大举

节度江山 第二十章 村学应大举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夫大学者,乃有名师,方可为之也。”郭继恩沉吟说道,“目今国家多难,战事未平,天下黎庶,识字者十才二三。是以眼下紧要之事,仍是多设小学,无论县、乡。此为学政之本——慢说河南、关内等处,便是如今被目为天下模范之河北,据户部核计之数目,这几年虽是建起了数千所小学,入学之孩童逾三十万,然河北之境,髫龄稚子何止百万!河北尚且如此,遑论别处?”

“朝廷视小学为关乎国计民生之大事,下官岂有不知。”许伯英扶额叹息,“只是乡野愚夫,每以种田不用念书之语搪塞,又有以为能识得名姓便心满意足者,刮风下雨、婚丧嫁娶,皆令学生告假。是以豫北几处府县,颇有春全夏半秋不齐之语,也着实教人气恨。”

“关内也有俗谚形容此等情形,道是春满堂、夏减半、秋零落、冬不见。”郭继恩摇头苦笑,“春天入学之孩童颇齐,麦收秋收之时,又不得不帮着家里做活。及至冬日,贫家子又得拾粪拾柴——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此等大事,自然不能一蹴而就。照本帅的念头,比及三年,各处府县能令半数之孩童入学,咱们才算是略有小成。”

许伯英瞅着他微微叹气:“都帅为何如此执著于这费力难为之举也。”

“先前某与霍真人的念头,是欲令普天之下,村村皆有小学,如今瞧来,这个念头还是太过粗疏,须为细订。”郭继恩不顾许伯英的质疑,继续说道,“小学之教,无论贵贱,皆令入学。学生仅需自备饭钱,余者,一律免之,课本亦由公中发给。准以义田、祭田之产提作学款,校舍可多用庙宇、祠堂、或是缙绅之捐赠。教师俸禄,比照县吏,另给每日粟米一斤二两,学田租种,可以改为自种,这便是官办民助的法子,咱们还要以工养学,以农养学……”

郭继恩也不管许伯英听得目瞪口呆,自顾自滔滔不绝,末了又意犹未尽说道:“依本帅之见,学使要办大学堂,倒不如先办一所教师学堂,才是正经要事也。”

郡主、顾蓓、许云萝等,早就执笔详为记录,许伯英回过神来,作揖说道:“方才都帅所言,各处县城,无论何种情形,学款务必筹措妥当,下官谨记,仔细督之,绝不敢马虎大意。不过,下官以为,这河南之地,大学堂还是要办起来。若是朝廷不允,下官便召集各府贤良,自为措办。大不了,某辞了这官,去做山长便是。”

望着许伯英执拗的神色,郭继恩也有些无奈:“许学使既有如此志向,本帅自然也不会阻拦。不过,方才所言,亦请学使勉力为之,这也是本帅殷切之望也。”

他说着又转头吩咐那几个女孩:“抄记之后,便着人送入京师,递至霍真人处。”

用饭之时,孙光祖也从观察使衙署赶来作陪。李进献和元焘却并未跟着一块过来。郭继恩便吩咐孙光祖坐在自己旁边,将许伯英打算筹办河南大学堂的念头告诉了他:“朝廷的银子,近半都被本帅用做军耗,这笔学款,着实是为难。许学使之意,是打算河南自为措办。若他有遇为难之处,还请孙都使鼎力相助之。”

“是是,”孙光祖恭谨点头,“都帅曾言,以教乃致邦固,以学乃致民智。大学堂之事,下官时刻牢记,时刻牢记,衙署便是砸锅卖铁,也一定会将这大学堂给办起来。”

郭继恩欲言又止,他转头瞧瞧正在与田友信说话的许伯英,又对孙光祖说道:“今日膳堂做了鲤鱼,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此乃天下美味,二位父母官,须得多用些才好。”

两位地方大员用过午饭,预备告辞之时,郭继恩才思忖说道:“两淮战事,多半年内即可彻底平定,汴梁乃无兵火之忧,其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有运漕之便,兴盛超于洛阳,只是这一二载之事也。许学使既有措办大学堂之意,汴梁原有之中州贡院,可暂定为校址。”

他瞅着许伯英,轻轻笑了笑:“不管怎样,学宪大人还是应当尽快致书燕京,政事堂诸相,多少会相助一二。”

孙光祖连声道谢,许伯英却没有说话,只是深深作揖,然后两人告辞出了膳堂。待出了管城县衙大门,许伯英低声喟叹:“自今往后,东都再不复往日繁华矣。”

孙光祖乃是从河北升迁而来,体味不到许伯英的心境,只是笑道:“东都没落,许学宪何不早日将衙署搬来,咱们遇事也好就近商量,岂不便捷。”

膳堂之内,郭继恩这才转头对许云萝笑道:“许学使终究是名士性情,我不赞成河南地办这大学堂,他便老大不高兴,连话都不愿意再与我分说了。”

许云萝没有接话,倒是祝同文低声笑道:“都帅明鉴,这兴办大学堂,流芳后世之举,天下文士,无不好名,自然都会竭力倡议之。此事说到底,学使未必就没有心思。”

“祝参谋所言极是,都帅大兴小学之议,费力难为,又政声不显。”田友信也赞成,“若非朝廷手段强硬,此事十九会半途而废。不过,卑职家世寒贱,向学甚为艰难,乃深知都帅此议,合乎圣人之道,真正是远泽后世,官府理当一以贯之也。”

顾蓓有些惊奇地瞅着他,此人能坦然说出家世寒贱之语,殊无忸怩之色,可见其人胸襟,她不禁又细瞧一眼。田友信便作揖道:“不知顾典书可有指教?”

“没有。”顾蓓恢复了冷漠神色退至一旁,等着众人都离开膳堂,才慢慢跟上。

回到节堂,郭继恩凑在舆图之前,仔细打量,又转头对海拉苏、祝同文说道:“那位呼霸王,必遣援军来救襄阳。击退援军,则襄阳必克,唐成义此时想必已赶至樊城大营,石忠财如今却在何处?”

祝同文禀道:“燕州军第七师留驻新野,石军监已率燕州一师、三师南下,眼下到了何处,尚不知晓。”

郭继恩闻言点头:“咱们也要收拾行装,预备南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