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六章 千里暗黄尘

节度江山 第六章 千里暗黄尘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自燕京朝廷从图鞑人手中夺回晋阳城,至今已经时近二载。百姓们眼瞧着城市渐渐变样,修起了两层三层的砖石楼房,并建起了自来水管网,将水接至各坊。各家各户,广用煤饼煤炉,城外的铁厂、焦炭厂,规制巨大,城内商埠、银行,如雨后春笋。还有新设的医院、学堂等,这座原本就占地甚广的千年古城,虽不及燕京之繁盛,却也已经面貌一新。

“锦绣太原城!”文士们都慨叹,“今日始觉此言不虚矣。”

文韵瑶所居的宅院,位于城池东南端的富民坊内,小巷幽深,青砖青瓦。方顺清将坐骑栓好,四下打量一番,这才上前叩门。

见那位年轻的师监大人天黑之时突然来访,文韵瑶大出意外,又有些手足无措,她请方顺清进来,略一犹豫,才将院门栓上。

小小一处单开间的院落,靠墙处的竹架晾晒着衣物,屋子以木墙隔成前后两间,家具陈设都十分寒素。文韵瑶请方顺清在前屋坐着,自己扯了个小凳,为贵客烹水煎茶。

一灯如豆,方顺清觑着文韵瑶,荆钗布裙,难掩秀色,单薄的身影坐在小凳之上忙碌,他想了想说道:“前日接了燕京枢密院传来的军令,方某如今已被擢为并州军之检校军监矣。”

“是么,倒是要与将军贺喜了。”文韵瑶对于军阶官职等事不甚了了,顺嘴向他道贺。

“只是方某不日也将偕军中同袍一道南下中原,荡寇平虏。”方顺清有些出神,“久疏战阵,髀肉复生,颇有光阴虚耗之叹也。”

文韵瑶没有接话,她捧上茶盏,自己又退开一旁,默默坐着。“某自幼失怙,由家母抚养成人。”方顺清自顾自说道,“去岁某将其接来晋阳,以养天年,不意忽有西征之事。及至朔方平定,才回晋阳,又要奉命南下,戎马倥偬,未有宁时。”

“想必老夫人含辛茹苦,极是不易。”文韵瑶轻声点头,“奴婢父母俱亡,颇知将军心中苦意。”

“家慈性情通达,每每嘱咐某以国事为重,勿以家中挂念。只是临行在即,难免心中惆怅。”方顺清深吸一口气,神色重新坚定起来,“四海晏平,有赖我辈,自然不敢落于人后。”

“将军母子,皆深明大义,令人感佩。”文韵瑶想了想低声说道,“临别之时,奴婢无以为赠,且为将军演奏一曲,以壮行色。”

她说着从墙上取下琵琶,轻拨快捻,一曲将军令,慷慨激昂之声,回响在凄清的小屋之中。

“掉剑龙缠臂,开旗火满身。积尸川没岸,流血野无尘。”方顺清低声细吟,脑中浮现出金戈铁马,万里江山。自宣化,常山,辽东、新卢,直至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还有那些已经离去的战友,一张张或熟悉、或生疏的面孔,无不走到他的面前,轻轻点头致意,然后又消逝不见。

他回过神来,见那女子依然全神贯注,方顺清便悄悄起身,离开了屋子。

官廨、军营、府库、粮仓草场等,皆位于晋阳内城之中。方顺清如今的住处也在这里,宅中除了老夫人,便只有一个老仆。方老夫人如今年才五旬,却已经是头发灰白,面相苍老,昔年贫苦的生活摧毁了她的容貌,但她依旧总是面带微笑,神色从容。

方顺清回宅之时,她正与老仆一道为儿子收拾衣物。方顺清连忙上前,叮嘱母亲日后加衣添饭,小心保重身子。老夫人微微一笑:“这么多年,老身也都这么过来了,无须你格外嘱咐。倒是我儿,先前说了门亲事,尚未过门人就殁了。这些年,都帅钧令吩咐,你征战南北,眼见得就到了而立之年——老身听说,你如今相识一位弹琵琶的小娘,想必其人,定然是性情甚好?”

方顺清眼前浮现文韵瑶身影,他轻轻点头,却又摇头:“孩儿如今出生入死,这成家之事,尚未细想。待孩儿返回,再向母亲详禀此事罢。”

“既是这等,老身想要抽空去瞧瞧她,想必不会唐突罢?也不知这女孩儿,叫什么名字?”方老夫人依然面带笑意,轻轻问道。

方顺清犹豫许久,才低声道:“文韵瑶。”

于是并州五师出晋阳南下,经太行陉入河南,先驻于济源,后又渡过黄河至郑州西面之荥阳城,在与黄云樵、杜文实两师会合之后,继续南下,直至汝州地界。沿途见冬日山水,雪覆草地,颇觉萧疏。方顺清低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句,不觉热泪盈眶。

到得汝州地界,三师人马齐进至鲁山,此时常玉贵已经率领楚州军在后方驻训的几个师全数赶赴南阳。鲁山地界虽空,大战之前的紧张气氛,已经令人感到迫在眉睫。方顺清收起愁思,往各处营垒巡视,等着行营的军令吩咐。

方方正正的汝州城,南临汝水,西面北面,则有岘山、崆峒山、玉皇山、少室山。汝州府治和梁县县治共据一城,原本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处。如今却是逃民聚集,啼饥号寒。官府与军队都抽调大量人手予以救助。汝州原有窑厂,刺史章庭芝又加以扩建,并与常玉贵等人一道,组织民伕修路、运粮,以工代赈,才好容易缓解了灾情。

刘清廓、周恒等人先后赶到此处,面议军情。两人见面寒暄,刘清廓便抱拳道:“忠武军可东往汝阳,破汝阴,克寿州、濠州,与镇武军南北俱进。大总管以为如何?”

“方略不变,”周恒沉声道,“两军俱从襄阳南下,取荆州、江夏,然后顺流直下,克江州、和州,直捣江宁!至于淮南之地,就交与杨都督,咱们下江州、枞阳之后,再分兵接应之。”

“好,”刘清廓点点头,“卑职知道了。”

跟随刘清廓一道出潼关的原枢密院战训司参谋卓玉思忍不住道:“可是卑职听说,雍丘城危在旦夕,杨都督那边,恐怕未必有此战力,能够扭转形势,转进淮南。”

“谭宗延谭军监已率答里赤所部自中牟赶赴汴梁,只要汴梁不失,则豫东局势无忧。”周恒神色不变,“你不要忘了,山东行营粟清海粟制军麾下,还有十万大军呢,这一支兵,即日就将围临沂而南下下邳。徐智玄纵有通天手段,又能如何?”

于是刘清廓也不等石忠财、伍中柏等人赶到,便率领徐珪所部之雍州军,南下鲁山,与方顺清合兵一处,八万人马,连同数万民伕,浩浩荡荡,经鲁阳关、向城等处,开赴南阳。

周恒则将方略细节,快马飞报郑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