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经世之良材

节度江山 第一百四十二章 经世之良材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一座铁桥,耗银逾二十万缗。”郭继恩摸着下颌沉吟道,“饶是如今国家赋税大增,年入万万缗,亦难以广为推行。”

“都帅,卑职实无贪没之举。”祝琅惶恐抱拳,“所有支用,俱有明细。卑职以为,官府既有大造桥梁之计画,还是当以石拱桥为佳。这铁桥么,工价实难再压矣。”

“小川小水倒也罢了,江河淮济,则非造铁桥不可。再者,往后各处铁厂出铁愈多,怀明元年产铁量已逾百万石,如今有了蒸汽机,实为如虎添翼,区区几座铁桥还是不在话下的。”郭继恩说着转头问道,“自古大河之上,可有桥梁?”

“卑职听说,正明帝时,曾在孟津造有铁牛浮桥,只是后来沉于泥沙,不能使用。”

“晋代之时,名臣杜预曾造有河阳桥,此事祝督办可以去查查史书。”郭继恩笑了笑,“大河造桥,要在选址,杜预择于河阳,水宽而浅,河中有滩,他很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祝琅明白了郭继恩的意思,想了想说道:“集议之后,卑职便召集人马,着手勘察。只是兹事体大,恐非卑职所能独当,尚请都帅另择能员主持为好。”

“我知道了。”郭继恩笑了笑,“听说纺织公司王总办作伐,替你说了一个小娘,如今你才从辽水回来,又被本帅遣出京去,会不会耽误了你的婚事?”

“国家万象更新,卑职以罪俘之身,得受信重,建广厦,造大桥,能做下这等事业,尚复何求!”祝琅恭谨回话,“成家之事,便是再推几年,亦无妨碍。”

“也不要耽误了人家的青春。选址之事,着人分头去办,你可抽空回来,将婚事尽早办了。”郭继恩正色吩咐,“安家立业,俱是人生要紧之事,不可马虎大意。”

“是,多谢都帅体恤。”

翌日,政事堂诸相和杨龄、朱斌荣两位仆射都没有出现在议政院内。他们都跟着霍启明去了西山的燕都钢铁公司,观看那台神奇的蒸汽机。他们目不转睛地瞧着发出巨大轰鸣声的复动式蒸汽机带动鼓风机,这前所未见的场景真是令人惊心动魄。霍启明见杨龄、宋鼎臣面色发白,便请他们往办公楼去说话。

靳宜德、卢弘义、周思忠等人依然围着机器转个不休,霍启明特地从大学堂请来的两位教授,沈季良、杜启宗也陪同在一旁。见靳宜德神色复杂地走出厂房大门,他们便一道跟了上去。

“此真乃神兽也,”靳宜德哆嗦着说了一句,他瞧着两位夫子,“似这等说来,今岁之出铁量,只怕是还会翻倍?”

沈季良年逾五旬,留着一把灰白的大胡子,他拈着胡须从容说道:“蒸汽机图纸已经详绘,秦、宋等几位先生与咱们二人,会领着匠人分头往唐山、邯郸等处铁厂,今年出铁量,恐怕至少会增三倍有余。”

靳宜德熟知数目,听得此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脸形瘦长的杜启宗补充道:“要紧的是新技法,精钢产量陡增,于国计民生,都是大有益处。”

靳宜德连忙招手唤成泽康过来:“产量翻倍,只怕是铁价也会下跌?”

衣冠楚楚的成泽康皱着眉头思忖一会,才不情愿答道:“钢价铁价,俱由工部厘定,非在下一处便能说了算的。”

“一定要降,哪怕是降一成,也是一件大好事。”靳宜德眼光毒辣,立即察觉其中门道,“此物替代水力,不仅是矿山、盐田、铁厂,则纺织、锻造、焦碳等等,皆可大用。物产遽丰,则价格当平,回头本官要与户部工部详议此事。”

“这是宰相之事,非在下所知。”成泽康兴致不高,“说到底,铁厂之盈利,泰半都是要缴入官库的。”

“铁厂既为官办,盈余入缴藏库岂非理所应当?”靳宜德对成泽康漫不经心的态度很是不满,“汝非为格物大家,如何做得这个总办之职?”

“燕都铁厂,逾万工匠、管事,往小了说,譬如大族,往大了说,有类府县。”成泽康依然不慌不忙,“如何理事?宽严相济,赏罚以明耳。卑职虽非学问大家,然号令部属,勠力齐心,自以为处事公道,颇能服众。”

沈季良也忍不住点头赞道:“经世之道,老夫不知,不过亦觉得成总办之语,甚有道理。”

靳宜德又扫了一眼成泽康簇新锃亮的乌皮靴,终于没有再发作,负手转身也往办公楼去了。成泽康却没有继续跟着,而是返身回到朱斌荣身旁。朱斌荣曾经主持过冶铁之事,对工厂情形极是内行,他细致询问许久,成泽康忍不住道:“似仆射这般的,才是实心理政,眼光独到。甚么靳相国,这等官威,成某便是不服——华服美食,成某所爱,只要不碍公务,又干他什么事?都帅和参政都不在意,轮得到他来置喙!不是成某夸口,慢说这小小一处铁厂,便是给个刺史,成某一样也能做个良牧。”

“你这话说得偏了,工厂之治,与府县之治,其实大不相同,不要太过于自负了。”朱斌荣不放心嘱咐道,“如今辛广寿被调入枢府,铁厂这负重担,全在汝肩,万不可托大疏忽。”

“仆射只管放心,这干系,在下都省得。”成泽康慨然振衣,“某不是殷忠甫那等自大无能之辈。”

朱斌荣轻笑一声,不再言语。

议政院内,今日集议乃由议政常侍费伦古阿主持。走上讲台的,却是枢密院都统郭继恩。台下众人都很是讶异,自议政院设立至今四载,郭继恩还是第一次登台主讲,着实令人大出意外。

郭继恩手里捏着一张纸,详细向大家述报了去岁军需支应情形,军队在中原和西北两处频繁作战,耗费银钱超过了两千万缗。这个巨大的数目令许多人倒吸一口凉气,但是郭继恩继续说道,这笔开支虽然占据了官府岁出的四分之一还多,但是藏库仍有盈余。而且因为朔方已经光复,今岁的军兴支出不会比去岁增加太多,此外,据他初估,今年官府的岁入还将会大幅增长。然后他又特别称赞了羽林军统领周恒主动辞让晋阶一品的高风亮节之举,并表示三军将士无不同仇敌忾,誓取全功。

检校御史中丞王仲扬第一个起身,大声问道:“中原战事,已历一年,未见胜机。虽说河南光复,可是临沂、汴梁等处,至今未有大捷喜讯。敢问都帅可是确有把握,年内定能平定两淮?”

“能。”郭继恩斩钉截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