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一百四十章 百工铸神器

节度江山 第一百四十章 百工铸神器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于情于理,郭继恩等都不会再教杨龄千里迢迢返回关中,而以他的资望,入京之后必为执笔中书令,位在诸相之上。杨龄遂以年老多病辞之,郭继恩于是不慌不忙提出他的主张:请杨公出任议政左仆射之职,地位高尚,仍为百僚之长,相比中书省,议政院之政务相对简要,也不用每日入值视事。众人都连声说好,杨龄于是也就不再推辞。

于是怀明二年的元旦大朝会之时,议政左仆射杨龄为百官之首,领着文武官员一道入宫。蔚蓝晴空之下,钟鼓乐声之中,百官于寒风之中位列班次。金吾卫士执金瓜列于四面殿角,法驾卤簿,内侍簇拥着怀明帝,接受百官拜贺。于是宣制:“履兹新庆,与诸卿同!”朝贺已毕,宫中又赐宴集英殿。这一套繁复的仪式全部做完,已经到了未正时。怀明帝子时就被内侍们唤起,提线木偶一般熬了大半日,早就不胜其烦,回到睿思殿连晚膳也不愿吃就胡乱睡下了。

翌日,初二,皇帝要往悯忠寺上香,景云长公主、瑞凤郡主皆跟着一道前往,由金吾卫总管郑啸声等随行扈卫。怀明帝不见周恒前来,便问郡主:“你那位周统领,今日为何不见?”

“回皇兄的话,周将军今日大清早就起身去西海池了。”郡主忙回话,“昨日自大朝会回宅,便神色十分郑重。”

“想必又是什么紧要军务,”怀明帝很是扫兴,“明日大峪山封陵,他想必不会又不至罢。”

“这个决计不会。”郡主连忙应道。景云瞥她一眼问道:“听说南方打仗正十分激烈,莫非周将军又要请缨南下?”

“这是军政大计,如今还未议定下来。”瑞凤迟疑说道。景云瞧着她艳绝温婉模样,心中嫉妒之意按捺不住,闻言只是冷笑:“说破天,你也不过是个女史,知道些秘辛,用不着这等吞吞吐吐,本宫也不是非知道不可。再者,你这位夫婿才从北地回来,又要出京,妹妹虽已成婚,依旧是独守空闺,这日子就当真开心么?”

瑞凤垂下眼帘,低头不语,怀明帝倒先被激怒了:“霍参政又不是不曾委你官职,你也瞧瞧自己胡闹成什么样,如今却有脸面去讥讽瑞凤妹妹?周将军是万里挑一的好男子,你若有本事,也给自己再挑一个好夫婿回来!”

长公主又一次被击中痛处,含羞忍怒,不再言语。随行的内侍、宫女、金吾卫士等,都只做不闻,队伍一片沉寂。

从悯忠寺出来,瑞凤心中挂念夫君,便向皇帝告辞,独往西海池去。时值年假,广寒宫内甚为安静。节堂之内,除了郭继恩周恒,还有自海津府匆匆赶回的监军署副都监谢文谦。瞧见郡主进来,三人都站起身来。

周恒便问妻子:“殿下不是随至尊往悯忠寺上香么,怎地又来这边了?”

“恐军务紧要,妾从寺庙出来,便赶了过来。”瑞凤有些不安,“可是南面之事,又起了波折?”

“不是。”周恒低声解释道,“昨日朝会,于都监说,监军署已经拟议,要将在下晋为一品军阶,如今四方未定,国家多难之际,周某尺寸微功,骤升上将,着实受之有愧!是以今日向都帅坚辞,富贵之事,周某原本就无意为之,况且周某已得殿下青睐,长伴身侧,岂有别求哉?”

“哦。”郡主松了口气,又红着脸道,“将军此举,大有古贤之风,妾岂有不满之意。”不过,明日大峪山封陵,将军会一道去么?”

“封陵是大事,不但周恒兄弟要去,”郭继恩听见了小夫妻的对话,插嘴说道,“咱们这几个,也都是要去的。”

怀明二年元月初三日,宜祭祀,入敛,安葬,移柩。京中几乎全体文武官员,包括赶至京中参与议政院集议的诸议政卿们,俱随皇帝至京西燕平县大峪山。天空高远,皇陵初成。依照郭继恩的意思,这座陵墓建造得很是简朴,依山面谷,占地虽不甚广,仍自有威严之意。

接替苏崇远出任山陵使的周思忠引着内侍们,将雍平帝、何皇后,以及豫王父子等人的宝宫,置于棺椁之内。靳宜德、卢道然、王恭退等西京旧官忽放声大哭,瑞凤郡主也低声悲泣不已,一时之间,气氛甚为压抑。

山陵副使王恭退开始掏出一张纸,大声诵读自己起草的封陵表:“臣某顿首顿首言,伏睹大行皇帝陵寝,封为某陵者,窃惟,大行皇帝吞日协祥,履星应梦......”

杨龄立在皇帝身旁,一面听着王恭退的晋地方言,一面低声对怀明帝说道:“先皇落葬此处,终归是入土为安,于帝室、于文武百姓,都是了却了一桩大事。至尊也可放下心怀,不必过于伤感也。”

“我不伤感啊,”怀明帝只觉站立太久,腿脚酸麻,顺嘴说道,“往后妃嫔们生育子息,开枝散叶,也就足慰皇考在天之灵矣。”

杨龄一时竟无言以对。

周恒一直跟在郡主身侧,小心搀扶着她。封陵结束之后,他们也跟着皇帝一块回城了。郭继恩与霍启明却径往西山,先至讲武堂。因为南方战事吃紧,学堂虽已休课,这些学生们却被勒令全部留下,谁也不许告假离开。

讲武堂副山长黄景禄也参加了封陵仪式,他陪着郭、霍等人一块返回讲武堂。因为天气晴好,学堂扩建的靶场之上,砰砰枪击之声不绝于耳,那是学生们在年假期间,依旧还在练习枪法。

霍启明突然来了兴致,拉着郭继恩等人来到靶场,向学生要过一支火枪,瞧了瞧枪口的膛线,满意地点点头,塞入圆锥形的铅弹,开始瞄准、射击。他砰砰射了六弹,结果三发中靶,另外三发却飞得无影无踪。

霍启明大窘,面色讪讪笑道:“今日风力太大,道爷我有段时日未练,技艺生疏了。”

郭继恩微微挑眉:“你这些时日一直都在西山,便是每日练习百发,也花费不了多久功夫。”

“道爷我一直在钢铁公司,甚少去军械厂。不然,这蒸汽机之事,全都交付与你?”

郭继恩笑了笑,努嘴示意奉效节,那个新卢出身的军官便不慌不忙上前,沉稳装弹,举枪,射击,十发皆中。学生们连声喝彩,霍启明又转头怒视耿冲:“人家比你还小着两三岁,就有这样的枪法。你跟着道爷也有六年了罢,学会了甚么本领?年纪都活到狗肚子里去啦?”

耿冲正在吃着心爱的酥皮饼,被这一顿训斥弄得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郭继恩便拍着霍启明的肩膀道:“走罢,咱们去致远堂。”

致远堂内,地炉烧暖,全无寒意。刘元洲只穿一件牙白色夹衫,坐于书案之前时而奋笔疾书,时而皱眉苦思。见黄景禄陪着郭继恩、霍启明等进来,他连忙起身抱拳行礼。

郭、霍二人都凑到书案之前细瞧,见是《步军操典》和《射术教范》之草案,郭继恩点头道:“此前周统领便有编写武学课本之想,只是戎马倥偬,难有闲暇,这事也就耽搁了下来。如今召刘将军回京出任山长,正该将这些事情都办下去。学堂之中诸位教头,各有讲义,也该编纂成册,推行各师。”

“是,此书虽名为步军操典,其实步、骑、炮、工、辎,及斥候、传令等皆有,内容繁浩,实非一日之功也。”刘元洲颇觉心力交瘁,“幸好此间留有周、刘两位统领之书稿,不然,卑职实有无从措手之感。”

“回头我再挑几个人与你,这件事一定要从速办妥。”郭继恩想了想转头吩咐黄景禄:“教人誊写两份,分别交与刑部薛侍郎和羽林军伍副统领,教他们读过之后各自写几篇文章送来,愈快愈好!”

“是,卑职记住了。”郭继恩提及薛宁,黄景禄颇觉诧异,但是他明智地没有开口询问。霍启明也嘱咐道:“编书之事,由刘山长牵头操办,书局那边,也会鼎力相助。学堂细务,便暂由黄副山长处置。”

刘元洲、黄景禄都连声应命。当他们步出致远堂时,许云萝小声问郭继恩:“都帅,如今学堂之中,就再也不教刀枪弓箭之术了么?”

“许令史,这弓弩羽箭,往后军械厂已经不会再造,学之何用?”霍启明抢先回话,“不过刺杀之术,绝不可废,咱们如今已在大造刺刀,配于火枪之上,以为近战之用。”

许云萝又轻声说道:“新式火枪,百步之外击穿铁甲如刀刺败革,则盔甲往后,亦为无用之物矣。”

“许令史说得不错。”霍启明自己也觉得很是惆怅,“金盔铁甲,何等精美之物,往后也要渐渐消逝,这就是冷兵器之落日余晖也。”

“嗯,可是往后之战场,杀伤之数,则愈发骇人听闻矣。”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俱行。何故这般悲春悯秋耶?”郭继恩皱起眉头,“不要磨蹭了,咱们今日就要赶至军械公司去。”

军械公司只在讲武堂南面十余里外,这里大为扩建之后,已有数万工匠及其家眷,俨然一处大镇。厂房、工匠住宅,鳞次栉比,市集之上,饭铺、杂货、皮具、书坊、布庄、木器行、骡马行,无一不有,其繁华之处,其实不亚于外处县城。虽是年节时分,仍有不少店铺仍在做着买卖。霍启明转头向郭继恩提议道:“咱们是不是该将广阳县治,移至此处?”

“虽无不可,只是不知移来之后,是县署管着工厂,还是工厂管着县署?”郭继恩打马不停,嘴里一边回话,一边直奔军械公司办事大院而去。

小镇之所以年节之时亦无冷清之像,乃是因为许多工匠并未给假,依旧在厂房之中忙碌。日暮时分,大家已经下工散去,郭继恩等人由胡启忠、唐文福陪同着,仔细瞧着厂房之内的手动镗床、拉床、磨床、车床等器具。“若是没有这里的镗床,咱们对蒸汽机所用之气缸,”郭继恩告诉胡启忠,“便是束手无策。”

“许多器具都是工匠们自家琢磨而成。”胡启忠微胖憨厚的面容之上有着藏抑不住的神采,“这个车床,原为三角铁架,后来咱们索性改为铸铁底座,十分好用。许多人以勤勉聪敏,升为匠头、协理,假以时日,定然还会有工匠出身之主办、督办,展其才智,而成一代方家也。”

郭继恩眼中也有喜悦之色,他在各式机械之上摩挲不已,仿佛这些模样粗笨之物是世上最为珍贵之物。便是诸军战场大捷之时,许云萝也没有见到过他眼中泛出这样的光彩。倒是霍启明晃动着麈尾催促道:“别瞧啦,肚里早就饿了,咱们快去用饭要紧。”

虽是年节之时,胡启忠管待上官的饭食也是甚为简朴,无非角子、白菜,还有一壶浊酒。饮过几杯酒之后,郭继恩突然问胡启忠:“若是本帅将你调入京城?”

胡启忠手里正捏着酒盅,一时愣住:“不敢欺瞒都帅,其实卑职在这军械公司任事,甚觉畅快。”

“这个本帅自然知道,只是俗谚有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也该有更进一步之地才是。”郭继恩举起酒盅,“往大了说,社稷苍生,小处说,胡兄应当更有抱负才是。”

“这个么,胡某的确未曾想过。”

“往后可以多想一想,”霍启明也笑了,“胡总办实有经世之才,你也该心中先为预备一份稿子了。”

“是,卑职知道了。”胡启忠放下酒盅,神色依然有些踌躇。郭、霍二人彼此对视,便不再提及此事,将话题岔开了去。

是夜,他们宿于桑乾水边的驿馆,河冰未化,寒夜寂静,郭继恩与霍启明倚在栏前,低声议论直至深夜。屋内,许云萝默默听着他们的长谈,许久许久才渐渐睡去。

翌日,天气依然很好,郭继恩等人默默走入宽敞阔大的军械仓库,新造的野战炮稳稳地趴在炮架之上,狰狞地张着炮口,还有一支支簇新的自发火枪,都要装上马车运走,送往中原战场,郭继恩微微点头,右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