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一百零五章 病榻视长者

节度江山 第一百零五章 病榻视长者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郭继恩狠心拒绝了王忠恕想让儿子重返军营的求恳,却又转身至唐应海身边,低声嘱咐了几句。他见唐应海面露不满,便板起脸道:“本帅的话,你敢不听了?”

“卑职不敢。”唐应海神色悻悻,他接过主帅从佩囊里掏出的几张纸钞,又瞟一眼不远处的王忠恕,转身急匆匆走了。

王忠恕被郭继恩直接拒绝,也自觉得既愧且悔,无心久待,见郭继恩回转来,忙抱拳向他告辞。郭继恩也不强留,陪着他一路闲话,慢慢行至西海池大门处。

唐应海已经在此等候,郭继恩从他手中接过二十张面额十缗的纸钞,全部塞给王忠恕:“老山长,这里是二百缗钱,你先收着,给元相兄充作本钱,选一门生计做起来——”

王忠恕吓了一跳,连忙摆手拒绝:“使不得使不得,哪里能用都帅的银子!老夫这些年的积蓄其实不少,足够他花费之用,这钱,还请都帅收回去,老夫万不敢接。”

“老山长就接着罢,这钱,算是本帅借与元相兄的,待他来日买卖做大了,再还与本帅就是。”郭继恩不容置疑道,“老山长若是不接,莫非是心中有怨也?”

“都帅既是这般说,老夫就却之不恭了。”王忠恕只好收下,这才向郭继恩抱拳告辞离去。

唐应海嘟囔着:“都帅预备大婚,正是要紧用银子的时候,还这般大方赠与旁人。”

“老山长亦不能算是旁人,毕竟郭某在他麾下效力也有六载之久,多少有些情分在此。”郭继恩解释道,“至于婚礼之事,要用钱处既多,也不短这二百缗钱嘛。”

“不短这二百缗?”唐应海叫了起来,“卑职一年的年俸,也不过才二百多缗!”

郭继恩扫他一眼:“那你可知,工坊之中熟练匠师,一月工钿也不过五缗银钱?”

唐应海缩缩脖子,不吭声了。

郭继恩也没有再谈论这事,想了想吩咐道:“咱们去瞧瞧宋相。”

宋鼎臣当日被叛乱军官周明川一刀搠穿了胸肺,侥幸拣回一条性命,气息奄奄地在医院的病榻之上躺了多日。医学院山长颜鼎文和名医朱肃定两位齐齐上阵,为他做了缝合之术,如今宋鼎臣已经能够坐起就食,只是依然还不能下床走动。

在外县任事的宋家长子宋至善、次子宋至厚,以及尚在学堂念书的三子宋至义,都在病榻前侍奉。郭继恩前来探看时,恰巧霍启明也在,他先是查看伤势,然后探脉,点头起身,与朱肃定小声商议药方。

郭继恩走进病房之时,霍启明已经亲自为宋鼎臣施行穿刺之术,床榻之旁吊着一瓶煮沸的盐液,用一根极细的银管接入病人的血管之中。朱肃定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瞧着,宋家三子也都是屏住了呼吸,心惊胆战。

施术已毕,朱肃定还想与霍启明商讨医术,宋鼎臣却打起精神,教儿子们领着霍、朱二人先出病房。郭继恩觑着他面色说道:“上次来瞧宋相,你一直昏迷不醒。今日见之,气色虽是好了些,仍不可过于疲累,有什么事,等宋相痊愈了再说罢。”

“并不打紧,”宋鼎臣微微喘气,慢慢说道:“都帅,兵乱猝起,虽已平定,然替代之事,则暂不可为之。不然,物议难平也。”

“令公不必多想,郭某实无替代之意。”郭继恩自己扯了凳子坐下,又给他吃下一颗定心丸,“政事繁剧,咱们还等着令公尽早恢复,出来任事呢。”

“国家复兴有望,宋某亦不敢安心高卧也。”宋鼎臣稍松口气,又急急谏道:“都帅急召参政回京,听说如今南面战事艰难,孙光祖才干不足,这中州都督,不能空缺。都帅,你要另选能员,往河南补之。”

“乔如思已经往赴山东,中州都督,某也已推举杨运鹏杨将军接任。”

“杨总管乃是武臣,又要应对南吴兵马,民政无暇顾及。”宋鼎臣摇头,“宋某只恨不能下床,为前方军民出力。非是在下门户私见,关内靳都使,可遣往中州,彼在西京,水利农事,办得有声有色,实为当世名臣也。”

“孙光祖虽才具不足,不过枢密院已遣参军元焘往郑州相助。”郭继恩说道,“至于靳公,本帅已经请他速回燕京,重入中枢。”

“元焘人微言轻,恐派不上大用场。”宋鼎臣还是担心,“宜德既被都帅召回京城,那也罢了,只是须得另择一人再往中州为好。”

“云中杨典杨御史,已被征为山东行营长史,以辅佐杨将军。杨典英才逸气,出于众人,宋相可以不必担忧了。”

“既然都帅已有部署,老夫就不再多费唇舌了。”宋鼎臣终于点头。

郭继恩瞅着他笑了笑:“当日既知孙光祖并非干才,为何苏相提名之时,宋相并未出言阻止?”

宋鼎臣面色有些狼狈:“咳,这都是过往之事,都帅何必再提。”

“好,过往之事,咱们都不提了。”郭继恩站起身来,“宋相好好将养身子便是。”

“老夫不能送都帅出去了,不过还想多问一句,临沂、宋城两处战事,年内可能有结果?”

“郭某也不能料知,”郭继恩轻轻摇头,“粟清海粟统领,此时还未赶至莱芜,他究竟有何章程,要等接掌兵马之后回书燕京,才能知晓。”

粟清海还未赶入山东地界,徐智兴却已经不得不从临朐城退兵,撤往高密。高密城北有大湖名为夷安泽,自春秋之时,乡民便引水灌溉农田,粮产颇丰。虽因战乱苛赋,百姓颇有逃亡者,仍有养军之资。徐智兴打算以此地为据点,以图将来再取青州。高密县城方长不足四里,徐智兴、顾天鸣等人自然是居住于城内县衙,部伍兵马则大多驻扎城外民居、村寨,劫掠无行,军纪涣散,除了于善立严加约束,其他军将都是视而不见,放任为之。

太子身边的行军司马陈贯恩很快赶到高密城,责问徐智兴道:“江都王仓促兴兵,二打青州又失利退走,折损精兵锐卒,将太子殿下北征意图,彻底露于郭、霍眼前。王爷如此性躁喜功,岂非坏了国家大计!”

“本王也知道穆陵关要紧,只是手中兵力不足,不能周全侧翼。”徐智兴自知理亏,低声下气道,“陈司马若替本王在太子跟前分说,再遣援军北来,这回必定能夺回关寨,克下青州也。”

“你还要去打青州?殿下,高密不可久守,你当速速退回临沂,稳住东面局势才是正理。”陈贯恩气急,他按住性子沉声道,“太子殿下已经向至尊奏请,欲征兵十万,加赋三成,以彻底荡平河南、山东之敌。只是——”

“太好了,”徐智兴兴奋地打断他,“可请太子殿下分兵一半与小王,则年内必取青州以献之!”

“不行,太子已改方略,先攻汴梁。”陈贯恩立即拒绝,“山东这边,先守,守!”

“守什么守,等着北兵杀到临沂城下么?”徐智兴毫不退让,“这高密、密州,既入吾口,那是绝不会让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