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九十六章 西府遣名将

节度江山 第九十六章 西府遣名将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薛宁接了新的任命,换上簇新的三品团花紫袍,戴上进贤冠,颇觉有些不自在。前来送别的何占海、张树直都向他抱拳道:“薛副统领穿上这紫袍,当真是玉树临风也。”

薛宁苦笑一声:“这宽袍大袖,甚觉不惯。穿了大半辈子军袍,持刀拿箭,往后却要与纸笔长相为伴,终究意绪难平也。”

何、张二人不知内情,以为是郭继恩怒其未能止乱,而将之转任文官,心下歉疚,都连忙安慰道:“自古文贵武贱,将军得任台省,这其实是一件喜事,倒是教咱们好生羡慕。”

薛宁只是摇头,当下封印合档,与两员师将道别,出了屋子。他瞧着院子里的石榴、紫薇,想了想,又转往中路院子去见周恒。

周恒见薛宁进来,打量着他笑道:“薛将军这身紫袍玉带,英武之中又显儒雅,极是风采出众也。”

“统领见笑了,”薛宁抱拳见礼,又开门见山道,“卑职虽已转文官,仍是关切兵事。如今青州、汴梁等处,可有军报传来?”

“这两日还未有,不知薛将军有何见解?”

“我师虽败于泗水,却不能因此一昧死守。”薛宁走到舆图之前比划道,“依卑职想来,当以莱芜之兵,果断东出袭取穆陵关,此乃腹心一击。临沂距此关城近三百里,南吴军一时难以救援,若临朐之敌依旧不退,杨总管便可转进安丘,则临朐之敌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必成擒也。”

“不错,穆陵关若下,则临朐之敌进退失据。”周恒点点头,“是以都帅已经急令郓州乔统领,调拨人马配合杨总管行事,此外,驻守济南、淄川的营州一师,也已经驰援青州。”

“都帅和周统领都已经想到了?”薛宁微微有些失落,“薛某前来献策,倒是班门弄斧了。”

“咱们这是,英雄所见略同耳。”周恒不紧不慢说道,“往后薛将军任事刑部,若于兵事有见解,咱们还可以再一道商议,并无不可。”

薛宁苦笑一声,抱拳告辞。他退出去之后,新来的统领署参谋陈茂峰小声嘀咕道:“薛将军也是个会打仗的,如今都帅将他调去刑部,未免可惜了也。”

“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周恒低头在一份军书上署名,“你去将何点检、张师监两位唤来,我有话吩咐。”

“是。”陈茂峰吐吐舌头,连忙转身出去了。

薛宁出了西苑军营,有些眷恋地转头瞧瞧辕门,驱马向东,一路行至承天门,进去之后往西,便是尚书省与中书省的所在。尚书省居南,六处院落,中间以直道隔开。西面三院,是吏部户部吏部,东面三院,是兵部刑部工部。已经转任兵部侍郎的卢道然特意又回到刑部大院,领着薛宁见了各司官员,又叙谈了几句,这才拱手告辞。

督捕、慎刑、复鞫、比狱四司郎官都上来与薛宁见礼,大家寒暄几句,薛宁便吩咐各回本处,自去忙碌,单单只留下督捕司郎官闻非凡:“听说你原本是西京旧官?”

“是,下官追随苏相来此。”闻非凡形貌儒雅,神色恭敬说道。

薛宁点点头,又问道:“督捕司员外郎,可是名叫沈如峰?”

“是,沈佐郎名头果然响亮,连薛将军都知道了。”闻非凡面上堆笑,“下官已经吩咐敝处人等,将档案文书齐备,若将军有所询问,便马上呈来。”

“此事不急,听说督捕司中,还有两个倭人?”薛宁撩衣坐下问道。

“是,本处有一男一女两名倭国人,俱都是都帅差遣过来任事者。女子名为深田小纪,为藩国进献之女,都帅送其往大学堂念书,学成之后便转来此处做着典书。男子乃是飞鸟进辉,原是都帅身边扈卫,如今在本处做着主事,此二人品秩皆低,任事则很是勤勉用心,不愧是都帅所调教之人也。”

“教他们三位,都来见我。”

“是。”

不一会,沈如峰领着飞鸟进辉、深田小纪两人来到侍郎官署。薛宁抬头打量,这沈如峰三十出头,眉眼之间英气勃勃,穿一件六品绯袍,飞鸟进辉身形瘦高,相貌俊俏,穿着七品青袍却总教人觉得有些不伦不类。深田小纪则身穿淡蓝色女官袄裙,式样裁减颇为简洁,妆容素净,亭亭玉立。

三人都向着新任侍郎行礼,薛宁便摆手吩咐他们都坐下说话:“闻说兵乱之时,你们几位也都挺身而出,试图阻止。如何会有这等义勇也?”

沈如峰连忙又站起,拱手回话道:“卑职本为海津府刑曹从事,得霍参政举荐,得入刑部。兵乱起时,卑职便自告奋勇,前往霍宅护卫。只是那里已有许多军士,卑职得了白夫人吩咐,又往别处去了。”

薛宁又瞧向飞鸟进辉,那倭国武士沉声答道:“小人在京城之中,并无去处,乃是挤住在沈大人寓所之中,所以,小人便一直跟随在沈大人左右。”

深田小纪连忙起身,低头说道:“奴是半途遇见两位大人,于是,就跟着他们了。”

“原来如此,竟然只是为了霍真人。”薛宁有些出神,想了想又问沈如峰,“本官听说,燕都府衙所受之案,回头都要移交刑部?”

“回侍郎的话,府衙初审之案,轻罪可以自结。若是重案,则须交与刑部复谳之。”侍立一旁的闻非凡连忙抢先答道。

“本官明白了。”薛宁点点头,又瞧着沈如峰道,“都帅、参政都夸赞你有大才,务必要好生去做,不可懈怠。都下去罢,本官若有不解之处,回头必定请教。”

“不敢。”沈如峰再次行礼,领着两个倭人一道退了出去。闻非凡有心留下,可是瞧见薛宁已经将桌案之上的一本律法疏议,和一本刑统拿起来细瞧,只好也躬身退下。

散值之时,工部侍郎张俊声特意等着薛宁,小声问他道:“薛侍郎才从西府转来,想必知道南面战事情形,山东那边,究竟如何了?”

“这两日并无军报入京,”薛宁摇头,“薛某也不知详细,到底还是放心不下。”

“唉,胶东营田之事,府县多有观望之意。都是在等着青州战事结果,本官心中,很是焦躁呐。”两人边走边说,张俊声又问道,“薛侍郎如今居于何处?”

“此前一直就住在西苑统领署内,如今是在昭日坊内赁了一所宅子。”

“如今薛侍郎既已转为文官,往后不会再有领兵出征之事,何不将家眷从沈阳接回京中?”张俊声拈须问道。

“薛某并未成婚,只有两个侍妾。不过张工部所说也有道理,回头某便往沈阳去信,托同袍教她们都往京城来。”薛宁点头说道。

他们出了承天门,彼此道别。张俊声骑在马上,由家中童仆牵着往东,又诧异自语道:“昭日坊不是往南么,他怎么往西走了?”

薛宁低头沉吟,信马由缰,一路向西,待他察觉不对,环顾四面,才惊觉又到了西海池大门之外。他连忙勒住马头,摇头苦笑,犹豫了许久,终于没有下马,掉头往东去了。

于是薛宁便每日往刑部去任事,学习律法,往都堂参与集议。苏相已经向议政院递表乞老,宋鼎臣险险拣回一条性命,如今还在自家宅院之中躺着,不能起床。中书省内,只有新任宰相周思忠一人视事,整日忙得宵衣旰食,焦头烂额。

情急之下,吏部侍郎韩煦被议政院署以检校中书侍郎,留在政事堂内处置机务。他对薛宁笑道:“都帅已经急召霍参政回京,此外,营州卢都督、雍州靳都使也都会入京,到得那时,众位也都可以松一口气了。”

“霍真人回京,则南面战事由何人主持?”薛宁吃惊问道,“向统领杨总管,各掌方面,则须得另有一人总揽全局才可。不然,彼此互不统属,或有乱事,为敌所乘也。”

“议政院已经署令,由杨运鹏杨总管,兼守中州都督职务。”韩煦说道,“由此观之,都帅的意思,便是以杨将军总掌前敌军务了。”

“或许骆统领伤势已经痊愈?”薛宁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又不好去枢府询问,低头沉吟不已。周思忠知道他的心思,放下手里申状问道:“薛侍郎,可要本官替你往都帅跟前分说?”

薛宁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摇头道:“都帅定有庙算,某如今非是武将,还是安心将手中事情做好罢。”说罢告辞退出。

周思忠便转头对韩煦说道:“两淮战事,反复拉锯,总是教人难以心安。都帅究竟是如何筹算,咱们还是得去问个清楚,心中也好有底。”

“周相说得是,散值之后,下官便往西海池去问个明白。”

郭继恩、许云萝等尚在膳堂之内用饭,韩煦就匆匆来了。李樊玉、柴弘等人都纷纷起身寒暄,又要请他一块用饭:“咱们这里饭食,非比政事堂十分精细,侍郎可不要嫌弃才好。”

“某在沈阳之时,亦是每日粗茶淡饭,并不觉得有什么。”韩煦也不见外,自己盛了米饭过来,在郭继恩这一桌坐下,“霍参政不日入京,中州形势未定,杨都督身在莱芜督战,这事,怎么瞧着都教人觉得头重脚轻啊。”

郭继恩放下筷子:“兵变之事猝发,京中必须有霍参政回来坐镇,才能确保帝室、文官们人心安定。事出紧急,这也是没法子。”

“可是都帅就不怕南面形势大乱?”

“首先是燕京不能再乱呀,这是头等大事。本帅倒有心亲往中州,可是——”

他话未说完,韩煦已经连连摇头:“都帅你更加不能出京。”

郭继恩想了想,转头问柴弘:“粟清海粟统领,如今身在何处?”

“回都帅,并州军主力已经返回平城,日日操练。”

“五百里急递,速召粟清海,出任山东行营总管,替下杨都督!”郭继恩下定决心,“杨都督可返回济南或是郓州,以总揽山东、河南方面。”

“是!”柴弘连忙应道,“卑职回头就教人出京传令。”

郭继恩终于调粟清海应对山东战事,参谋们都是面露喜色,韩煦也点头笑道:“飞符召粟郎,山东再临敌。如此,则南面无疏漏矣。”

郭继恩扫视大家:“一个个都这么高兴?那么并州军统领一职,交由何人为好?”

柴弘欲言又止,郭继恩瞥他一眼便摇头:“周统领如今也须留在京中,不能离开。”

李樊玉小意提醒道:“都帅,如今安金重安将军,乃在晋阳检校着并州都督。”

“安将军其实是在休养身子,如今可不能指望他亲身率众杀敌。”郭继恩站起身来,“周统领在何处?去寻他来节堂见我。”

周恒与瑞凤郡主,正在宝慈殿内陪着安太妃用膳,曹喜匆匆进来,小意躬身道:“周将军,都帅急召。小人瞧着,每临大事,都帅必定要寻周将军一道议定,这有大本事的人,连吃顿饭都不能安生,着实是辛苦将军啦。”

郡主神色紧张起来,捉住情郎的手道:“莫非是都帅要遣你往南面去?”

“周某早有此意矣。”周恒放下筷子起身,向太妃抱拳,“军务在身,末将这就向娘娘告辞了。”

郡主连忙跟着起来道:“妾与将军同去。”

两人携手一道出了宝慈宫,郡主神色忧惧:“两淮战事,至今不能占据上风,可见那徐家兄弟,甚难对付。若郎君受任前往,妾想与君同去,可以么?”

“殿下,你这般金贵的身份,不必跟着在下往军营之中餐风露宿。”周恒连忙安慰她,“徐家兄弟虽然善战,在下却是丝毫不惧,必定要以全功,报捷回京。”

“唉,南面已经折损了好几员骁将,郎君万万不可轻敌。”郡主忧心忡忡,愁容满面。

他们进了节堂,周恒抱拳朗声道:“卑职愿往山东,都帅只管下令便是。”

孰料郭继恩连连摇头:“这时节,我还真不敢遣你去南面。方才我已下令,调粟清海往赴山东出任行营总管。请你过来,是想问一问,以谁接掌并州军为好?”

“调粟统领去山东?”周恒一下愣住了,郡主却是长松一口气,走近许云萝身边,挽住她的手道:“都帅急召,咱们两个饭都没吃完,就匆匆过来啦。”

许云萝连忙说道:“回头去奴那里,再做些与你们吃罢。”

“不用,这里还有些点心呢。”郡主说着走到自己桌前,拉开抽屉,心满意足地取出一盒茯苓饼来,“都来吃些儿,这个味道可好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