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六十三章 北逐驱獯虏

节度江山 第六十三章 北逐驱獯虏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德静县城西面,是绵延起伏的契吴山,当年林木茂盛,广布沼泽、水泉。五胡乱华之时,枭雄赫连勃勃曾经到此,慨叹不已:“美哉,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领以北,大河以南,未之有也。”然而历近千年,当年的美景早已不在,只剩下低矮的碛地植物。风沙大起之时,整个夏州之地,都被尘沙肆掠。

当唐军遣出的三队斥候先后返回之时,大风已经停住,天空碧蓝无云,令人心醉。他们带回来的消息也令将领们喜出望外:雍州军的同袍正在攻打银州,郁力弗已经率万余主力东出夏州驰援。如今城池之内,不过千余兵马。

粟清海立即下令全军开拔,直扑夏州。

夏州方长不过六里,唐军一举夺下,粟清海顾不得休整,立即下令秦云龙、黄云樵两部东进银州助战。

郁力弗正率军在横山怀远堡与阻截的梁义川部死战,得知后路被抄,不禁大惊失色。他也顾不得银州城内苦守待援的朱兴,当即率部向北面撤走,直奔真乡县城而去。

梁义川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胜负未定,为何虏敌突然向北面撤走?师监丁时山遂提议,留一旅继续把守怀远堡,二旅三旅则从东面跟着敌军向北,以防其渡过无定河之后再次奔往银州。

梁义川点头赞同,于是分兵,在风沙草滩远远地跟随着这支敌兵,眼见他们涉过浑浊的河水之后,头也不回向北面疾撤,这才掉头向东,在银州城的北面扎下营垒。

直到第二天,梁、丁二将才知道夏州竟然被粟清海夺了。丁时山甚喜,而梁义川颇怒:“咱们打得好好的,要他们并州军来抢功?”

“他们远来相助,这是好事,点检何必动气?早日打下银州,咱们护得住关中一片锦绣江山,岂不是好。”

梁义川不肯听劝,丁时山只得自往无定河南岸的桑熠大营去见秦云龙、黄云樵。将领们相见,彼此抱拳寒暄,秦云龙率先说道:“俺们既率部来此,粟统领早有吩咐,悉听桑统领调遣便是。”

“多谢两位点检千里来援。”桑熠沉声抱拳,于是吩咐各部,来日分头攻打四面城墙。

银州城方长不足四里,缘河傍沟,地势险要,历来都是夷汉必争之地。朱兴等不来援军,唐军官兵在城外不停喊话招降,新附军中许多兵卒都是被强掳而来,全无战意。待到唐军鼓勇登城之际,许多人丢下兵器就跑。不过一个时辰工夫,两路唐军就夺下了城池。

朱兴率领残部从北门杀出重围,却又遭到梁义川部的截杀,唐军前后夹击之下,这最后三千多敌人也迅速溃灭了。走投无路的朱兴跳入无定河,却被梁义川所部季广茂旅的官兵们追着跳下,活活地在水中生擒。

衣甲在水中湿透的敌将,十分沉重,官兵们将朱兴拖上岸来,吐着嘴里的泥沙骂道:“跳河又死不了,何必作此惺惺之态!”

季广茂一时火起,抽出横刀就要将这个垂头丧气的敌将砍下脑袋。身边的伍长哨长慌忙拦住他道:“使不得!这颗脑袋可是要换军功的。”

粟清海转战千里,刘清廓果断出击,两路唐军旬月之间连下银、夏二城。郁力弗北逃至真乡不敢停留,又退至银城,遣人急报胜州。

得知胡洛盐池、夏州银州皆落入唐军之手,乌伦布台半晌无语。达贺乌低声说道:“先将南面消息瞒住,咱们引兵往西,先夺回中城、盐池。如此,则军心可定也。”

乌伦布台只是摇头:“中城定然有汉军死守,南面之敌,想必很快就来。那粟清海转了这么一个大圈,不就是要将咱们逐走么?就算夺回了中城,那里荒芜已久,咱们上万兵马吃什么?”

他深深吸一口气,万分不甘,还是下令道:“咱们连夜撤兵,回单于台!”

“不等郁力弗过来么?”

“等他做什么,糊里糊涂就将两座城池都丢了。当初这人守不住晋阳,我便知道他是个不中用的。”乌伦布台十分气恨,“不用管他死活!”

唐军连下三城,收复银、夏,乌伦布台军仓皇北撤。大捷的消息传回燕京,枢密院文武诸人,都是喜上眉梢。粟清海千里奇袭,一举扭转战局,大伙儿都是啧啧称奇。

瑞凤郡主神色激动,问周恒道:“北患扫除,咱们得马上急报济南,教都帅和参政两位,也知道这个好消息。”

“不急,”周恒抑住内心激动,神色依旧沉稳,“回书平城、晋阳两处,转往银州。教刘统领守住银、夏,小心朔方之敌反扑。粟将军所部,要全速北上,早日进入胜州城。万万不可功亏一篑。”

“是。”郡主也冷静了下来,她拿起笔,想了想又问道,“东都指日即下,咱们可要往河南去?”

周恒瞧着未婚妻,沉吟一会才轻声安慰道:“向将军会替殿下将事情办妥的。咱们,不必急于这一时。你在燕京,过得很好,豫王殿下泉下有知,也会心安。”

“嗯,妾知道了。”郡主垂下了眼帘。节堂之内,气氛颇为压抑,顾蓓便小声问道:“周将军,塞北大捷之时,可要告知报社么?”

“当然要告知,请他们好好做一篇文章,这是安定人心的大喜事。”周恒点点头,“教各处百姓们,俱都知闻。”

彼时燕镇各处,水患才过,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燕京城中,首次春闱也十分顺利,金榜张出,头名状元乃是一个名为言若久的士子。其人此前名声不著,乃是去岁才入大学堂就读。礼部一查籍贯,此人竟是江南海陵府人氏!

担任主考官的王行严犹豫不定,便与宋鼎臣商议。宋鼎臣思忖道:“此人既有这等文采,又是远道而来,便给他这个状元也是无妨。也教天下人都瞧瞧,朝廷的确是有诚心求才之意。”

韩煦也点头赞同:“江南文士,才学出众,天下皆知。其人能夺状元,可见是有真本事的。咱们只论文章,不论籍贯,下官也觉得,这个言若久,实至名归。”

“既是这等,这金榜,就定下来了。”王行严拈须点头。

金榜一出,坊间大哗,纷纷打听这言若久是何方人物。燕地才子吴俊,原本信心百倍,张榜之后,他吩咐家仆去皇城察看,得知自己只得了个探花,不禁气恼道:“岂有此理!”

“这等轻狂,岂是读书人该说的话?”吴庭文身为河北道提学使,回避了这次科考,他对儿子中榜很是满意,但还是严厉斥责道,“须知学海无涯,人外有人。你如今才多大,侥幸得中,不过是许多江南士子未能赶来参试罢了。不然,哪里轮得到你!饱学之士,天下多有,往后不可如此目中无人。”

“是,爹爹的教训,孩儿记住了。”吴俊不得不低头认错。

“既中进士,依制度,先入翰林院,你要跟着庄学士好生用心,不可荒疏了学问。”吴庭文继续嘱咐道,“为官之道,非如你想的那般容易,务必要潜下心来,接着用功才是。”

“可是,儿子想进枢密院。”吴俊小声嘀咕道。

吴庭文双眼一瞪,吴俊哧溜一下跑了。

于紫萱从户部银行散值回来,先给夫君道贺,又觑着他神色笑道:“想必是又被爹爹给训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