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五十一章 君臣议形势

节度江山 第五十一章 君臣议形势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徐宾所部退出鲁山南面之营垒,与徐智兴所部主力会合,一道退往临沂。杨运鹏随即率部从莱芜追来,紧紧咬住敌军,在大庄、夏庄两度击溃南吴殿后兵马。徐智兴怒不可遏,提刀要将李神韬斩首示众,被顾天鸣苦苦劝住。南吴军遂停止南退,在孙堰村外的河滩之上重新列阵迎敌。

铅云密布,杨运鹏所部三个师从北面杀来,见敌军列阵巍然,遂停止进军。羽林军第五师以火炮怒轰,炸得对面阵脚大乱,南吴兵卒尚能勉强维持住战阵,李神韬所部却已经无心恋战,纷纷逃散,军官们一口气砍了几十颗脑袋,才将他们赶回阵中。

师监岳宝云顶替已经阵亡的徐瑞全,出任营州军第一师检校点检。眼见敌阵已乱,他便立即下令冲阵,段克峰一马当先,如入无人之境。徐宾、张鸿等皆身先士卒,苦苦抵挡。徐智兴几次要亲自去前阵作战,都被顾天鸣劝住。眼见战阵渐渐败退之际,东面烟尘大起,南吴援军终于赶到了。

河滩之上,一片混战,远道赶来的南吴骑兵向唐军左翼发起了凶狠的冲击,殷朝贵、卢治忠亲率健勇,拼死抵挡,连杀巡检团练数人。但是敌军十分勇猛坚决,后续赶到的步卒也投入了战斗。眼见左翼有崩溃的迹象,杨运鹏不得不下令中路停止冲阵,掉头向东面扑过去。

杀红了眼的张鸿、徐宾重新整理好自己七零八落的部伍,大声嘶喊着向北面反扑过去。

陈清怀尚在迟疑,才被擢为检校师监的杜屹已经果断下令一旅护卫着炮队全速后撤,二旅三旅分头迎敌。

他的传令兵飞速打马赶至三旅阵前,大声喝道:“师监有话,早知时巡检胆略过人,声震四方,此三军危急之际,须赖巡检本领以救之!”

时仲玉二话不说,掣出横刀,与旅监张烁一道,率部奋勇向前,从西面拉开战阵,大杀大砍,终于遏制住敌军的反扑。恶战之中,徐宾落马被乱枪刺死,张鸿负伤,徐智兴甚至不得不将自己的亲兵卫队也遣了出去,才将中路兵马顺利撤回。

战场的东面,南吴军以火油弹、抬枪继续猛攻,陈清怀遂率火枪队赶来还击,杀退敌军攻势。战至天色渐黑,这才彼此罢兵。

南吴军退至沙河村扎营,援军主将于善立赶来主帅营帐面见徐智兴。徐智兴扫他一眼,只是冷笑:“是太子遣于将军来此么?”

“回殿下,至尊得知殿下率部援青州,恐有闪失,特命职部来援。”于善立身躯伟壮,蓄有短髭,抱拳躬身回话道。

“不论是太子教令,还是至尊吩咐,总之,多亏于将军及时赶到,杀退北贼。”顾天鸣替徐智兴开口道谢,“今日大战,于将军想必也甚是劳乏,不如先下去歇息罢。”

于善立再次抱拳行礼,退了出去。徐智兴满脸怒气,抄起令箭一通乱掷:“援军这会才赶到,有什么用!替本王来守临沂么?”

“当初是殿下执意不要援军,这个其实不能责怪于将军。”顾天鸣心平气和劝道,“如今青州已失,过往不用再想了,咱们守住临沂,将来仍有反击之机。”

“损兵折将,白辛苦一场。”徐智兴欲哭无泪,“父皇那里,不会有甚么好话传来。”

“何必作此妇人之态!”顾天鸣按捺不住,拍着桌案道,“高祖尚有白登之败,魏武平生,败仗也吃得不少,殿下不要失了英雄气概。今日之战,敌我伤亡都不小,彼已无力追击,咱们可安然退返临沂,以图将来。山东战事,殿下当详为奏疏,呈报至尊处。”

“不用掩饰,只说实情便可。”他补充说道,“至尊英明之主,必有决断。”

“好,我听你的。”徐智兴平静下来,“若是父皇解了本王的兵权——”

“则不管殿下是去江都还是江宁,在下都会跟随在侧,不会离开。”

“既有卿在,本王就什么都不怕了。”徐智兴注视顾天鸣,“这就教书吏来写奏疏。”

翌日,南吴军以于善立所部殿后,徐徐撤回临沂城。东唐军果然没有再行追击,在双泉村休整两日之后,拔营北去。

返回临沂,各部分别驻扎城内和沂水沿岸村寨。李神韬所部驻于城外张家岭,副将许恒硕进了李神韬所住的庄院奏事,李神韬却满面憔悴嘱咐道:“遣人入城,将本官的小妾接出来。”

许恒硕很是不解:“如夫人在城中住得好好的,接到这里来做甚?”

“徐智兴乃是无情狠厉之辈,本官在青州的妻儿,都已落入北贼之手,生死难料。”李神韬神色有些悲凉,“俺们这些兵卒,解围不成,反倒折了近半。田忠义跟随本官多年,如今也是身首异处,也不知咱们这些人下场如何!总之,本官家眷,不能留在徐智兴眼皮之下,先弄出来再说。待往后有了身孕,便送往淮南去安顿便是。”

许恒硕也是无语,过了一会才抱拳道;“是,属下明白了,这就去办。”

南吴立国之后,也设有东西二都,西都江宁城,乃是六朝古都,丁口四十万,极是繁华。天气渐暖,城中文人仕女,皆外出游览,鸡笼山、燕雀湖等处,俱是游人如织,一派太平景象。

城中建康宫内,皇帝徐敬徽心情却不太平。这位四十五岁的皇帝接到临沂奏报兵败事,便召尚书仆射王知善进宫议事。

乾清殿内,五十出头的王知善紫袍玉带,作揖说道:“太子亲征,我师不但收复淮北三府之地,更得河南宋城、山东临沂。国家大定,此皆至尊之盛世武功,实为可贺之事,何以如此忧虑也?”

头戴金丝幞头的徐敬徽微微叹息一声,将临沂奏疏递给丞相:“兴儿救青州不得,反而折损逾万。中州那边,北唐大军已破朝歌,前锋已至共城、获嘉,眼见就要渡过大河,直驱东都。我军虽收复旧地,比之燕京郭家,则黯然失色矣。”

“陛下勿忧之。”王知善接过奏章,并不打开,沉声说道,“梁逆自从北征大败,便失了争天下的底气,覆亡不过是旦暮间事。夫燕京郭氏,也是励精图治之辈,其兵自河北席卷而来,占有地利,是以功业易成,非我不如人也。”

“此言虽有些道理,只是青州大战,眼见北敌之强,恐怕犹胜于我也。”徐敬徽双眉紧皱,“如今河南、山东俱入郭家之手,这天下,南北对峙之局已成。那郭继恩龙骧虎步,威震天下,中州既得,必定又有南征之事,我徐家鼎业,料必危矣。”

“陛下且将心放宽!”王知善连忙拱手道,“臣实为陛下贺之。”

“嗯?此事有何可贺?”

“陛下心忧天下,足见抱负,非是那荒嬉之主。太子又是仁智并全,江都王、中州徐副使皆名将之辈。我江南之地,政事清明,富足天下,只要咱们积粮筑城,秣马厉兵以备之,北兵若来,亦无惧也!”王知善就在案前拿起茶盏比划着,“太子亲镇淮东,咱们再西和呼家,助以兵甲钱粮,以为藩屏,那郭继恩便有通天本事,又能如何?况且,燕京尚有北狄之忧,西北兵事,极耗钱粮,长此以往,其财力必虚。只消得两三载,则我之北伐大业,必可成也。”

“守江守淮,我以重兵布防两淮,料能当敌一战。只是北兵新式火器,十分厉害。两淮健儿,虽说骁勇能战,血肉之躯毕竟难挡。”

“火枪火炮,咱们也能造。”王知善信心十足,“多募工匠,日夜赶工,这火炮很快就能造出来,发付前方。打仗,拼的是国家之财赋,以我江南之富,何惧久战耶!”

徐敬徽盯着案上的茶盅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国家兴亡,全赖诸卿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