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四十六章 大雨罢烽戈

节度江山 第四十六章 大雨罢烽戈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城头之上,马世仁、马师俊眼睁睁地瞧着,田忠义所率的五千精卒,不过一刻工夫,就在张庚所部优势兵力的冲击之下迅速溃灭了。田忠义本人被割下首级,敌军士卒传出一片巨大的欢呼之声。

父子两人彼此对视,都是满眼的恐惧,心中惟有一个念头,但愿江都王能摧破敌军营寨,将他们救出生天。

张庚眼见田忠义所部已经被杀溃,立即下令,重整部伍,加入东面战斗。望楼之上,霍启明将麈尾插在颈后,施施然下了楼梯。舒金海迎上来不解道:“我师,还,还未获胜,天,天师为何——”

“不用瞧了,老天不教咱们再战下去了。”霍启明微微一笑,手指天空。舒金海仰头望去,只见大风刮过,那面赤色大旆在风中呼啦作响。

风沙大起,林文胜所部得到张庚前来增援,渐渐向前压出。朱和玉这时得到徐智兴催促,正吩咐麾下兵马掉头向北加入战团,就听得一声炮响,白占春、程仲星率部杀出了营垒。

张河村东面,双方又拉开了一条新的战阵。就在这时,豆大的雨点终于随着大风洒落下来。

风雨大作,两军不得不罢斗,各自退却。双方都伤亡不小,但是田忠义和他的五千兵被消灭得干干净净,意味着青州城中再也无法分兵出城接应援军了。

徐智兴回到大营,提起马鞭对着朱和玉便是一顿猛抽:“为何不分兵来援,非要本王催促?!”

朱和玉被抽得在泥水里打滚,顾天鸣只得用完好的左手使劲拽住徐智兴:“此事须怪不得朱将军,你要冷静!”

风雨之中的几个人都是浑身湿透,徐智兴咬牙怒视跪在地上不敢动弹的朱和玉,终于甩下鞭子,掉头走了。

大雨一连下了数日,全无要停止的迹象。南吴军营之中,士气极为低落,许多人都在小声议论,认为青州既已不能救,当退兵才是。

徐智兴终于下令拔营,全军撤回临朐县城。近四万兵卒进入城池,城中几乎是家家号兵,许多人在民房之中随意拿取财物,百姓皆敢怒不敢言。徐智兴则在县衙之内发呆,听着哗啦的雨声,双眉紧皱。顾天鸣走过来低声道:“临朐不可久呆,一俟雨停,莱芜之敌必定会去攻打徐宾营垒。敌有火炮,徐宾那里,想必也难久守。”

徐智兴抬头望着他:“又退,退到哪里,沂水,还是新泰?”

“霍启明拿下青州之后,必定集兵南进,新泰和沂水都难支撑,当退回临沂才是。”

“临沂?”徐智兴面露苦笑,“某一个堂堂的山东统军使,就只有临沂一城?往后见了长兄,见了徐智勤,本王如何还能抬得起头来。”

他长叹一声:“原以为是一场奇袭,到头来,反成了一桩笑话。”

“请殿下勿以一时之胜负为意。青州既已不能救,则新泰、沂水皆不能守,而临沂能守。”顾天鸣替他分析道,“闻说北唐另遣大军攻打朝歌等处。敌既有这等战力,梁家势必很快覆亡。这天下,眼见就是你们徐家,与郭家争天下了。咱们当先退这一步,也弄出火炮来,再多造火枪,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卿言有理。”徐智兴点点头,却依旧觉得心有不甘,“再多等两日罢。”

连日大雨,郭继恩却不在城中。济南城外东北面有鹊山湖,湖面阔数十里,烟波浩渺。雨中观之,漫天云幕,树木幽深。郭继恩于鹊山亭负手赏景,陆祥顺小声嘀咕道:“都帅既要观湖,城中便有大明湖,又何必来此,况且这样大雨。”

“恁地话多,怪道令堂总要打骂于你。”唐应海皱眉道,“都帅行事,必然有他的深意,用得着你来聒噪?”

“哪里有什么深意,不过是陪着许令史来瞧瞧此地华阳观罢了。”郭继恩远眺大雨之中的黄河,“过得一会,咱们就回去。”

他们下了鹊山,在华阳观外等候,门口几个亲兵见郭继恩过来,都抱拳禀道:“小夫人还在观内,尚未出来。”郭继恩点点头,迈步进去。许云萝正在客堂之内饮茶,静听观主长功道长吹笛,见郭继恩进来,她轻轻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身边来。

郭继恩捏住她的手,两人都不说话,直到道长一曲吹罢,才起身告辞。长功道长这才开口说话:“小师妹修行得很是不错,甚有静气。这是贫道为你写的一道符,以为退灾却邪之用。”

“是,多谢道长。回头霍师兄自青州返回,必来拜访。”

长功道长轻笑不语。

他们出了道观,郭继恩问道:“方才道长与你都说了些什么?”

“法不传六耳,这个不能告诉都帅的。”

“连我都不能说?”郭继恩有些恼火,他仰头瞧瞧天色,见雨势渐小,便吩咐道,“回城去罢。”

众人都披上蓑衣,驾马返回。行至中途,雨突然又变大,郭继恩见道旁一处废弃的茅屋,忙叫大家都去避雨,歇一会儿。

茅屋之中空荡荡的,门窗俱无,亲兵们钻进屋内说笑,郭继恩见屋檐下一个农夫戴着斗笠,也在避雨,便凑过去问道:“连下了这多日的雨,不知对麦收可有妨害?”

老农小心地打量着郭继恩:“回禀老爷,若是很快放晴,倒是无妨。就怕这雨下个不住。眼瞧着,这天色未开,只怕还得接着下呢。”

郭继恩点头不语,许云萝紧紧挨着他,两人一直听着哗哗的雨声。眼见这雨越下越大,天地之间渐成白茫茫一片,郭继恩皱起眉头:“回去之后致书中书省,教燕州各处,要小心着意春季水灾。”

“嗯,妾知道了。”

回到衙署,孔璋见到郭继恩,依旧愁眉不展:“连日大雨,青州那边战事胶着,又怕各处水患。都帅无事不可轻易出城,若有紧急之事,下官等难于处置也。”

“青州那边,南吴军既不能破围,则马家父子迟早献城投降。”郭继恩解下蓑衣,“战事无须担忧。只是这雨,下得反常,的确须得小心在意。孔都使可与常点检商议,城中驻兵,随时可以调用。都使只管放手去做,无须顾忌什么。”

“是,下官省得了。”

连日大雨,席卷燕、齐大地。青州战事的消息也传入了燕京,官民皆有议论,许多人都很是担心山东作战不利。朱斌荣则催促中书省,小心各处水患之事。

郭继恩、霍启明皆不在京中,苏崇远则觉得朱斌荣小题大做,直到郭继恩急信入京,措辞严厉,他才察觉燕地官员皆视此为大事。

接着,玉田、武清两县皆报水情,黄庄洼水漫百里,淹没农田、村庄,水深齐腰,连老鼠都上了树。邯郸、常山、巨鹿各府俱有水情急报入京,中书省意识到事态严重,这才连忙召集六部主官商议之。

郭继恩另有书信密致韩煦,他便在都堂集议之时提出,以户部侍郎王恭退为首,督办防洪赈灾诸事。吏部工部主官皆往吏部,合署办理,又提议急调燕州都督楚信章入京以协理之。

苏崇远拈须不答,韩煦忍不住说道:“水患之事,关乎万家生计,岂可为门户之见所囿?连降大雨,太行山必定多处山洪,危及河北全境,事不宜迟,请诸相速做决断。”

兼掌礼部的王行严问道:“水患确为如今头等大事,只是春闱在即,可要推迟?”

“两件事体,并不相干,”韩煦果断说道,“春闱依旧照常举办便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