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二十九章 英雄亦凡夫

节度江山 第二十九章 英雄亦凡夫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当初霍启明闯入睿思殿杀人之后,郭继恩便蛮横地派下一道手谕至政事堂,吩咐将辽宁道观察使楚信章右迁燕州行台检校都督,韩煦则调回京师另有任用。

这是西府的反击来了,宋鼎臣默然无语,王行严则怒不可遏:“这手也伸得太长了罢,往后三品大员调迁,岂非都是西府说了算?”

苏崇远却一声不吭,提笔就写,王行严焦躁道:“苏相今日为何这等示弱?那韩煦进京,铁定是要入中枢的。一个霍启明已经十分碍眼,回头郭继恩将他心腹都塞进政事堂,岂不是任由其呼风唤雨,咱们还能做成什么事?”

“燕地旧官,俨然以楚信章为首,韩煦又是先前在西京之时,便得大名。咱们强压着不办,难免外间会有物议。”苏崇远面容有些苦涩,“咱们既为枢臣,这世情人心,都不能不顾及到。”

“不过,”苏崇远神色重新变得坚毅起来,“岂有才入京便往政事堂任事的道理,若是郭都帅一意孤行,老夫就一定要与他辩个明白,哪怕豁出性命,也是不惧。”

“韩某才入京师,便往政事堂任事,未免升迁太速。”另一边西海池广寒宫内,虽有成泽康极力怂恿,韩煦仍然觉得不妥,向郭继恩力谏道:“韩某得都帅征召,累任要职,十分信重,然而毕竟不过四载光阴,竟由一道之巡查使遽至中书副相,实有幸进之讥,于都帅令名,亦非佳话。何如转任别司,以为经历。”

虽时至严冬,屋内却很是温暖。郭继恩手指轻叩桌案,瞅着韩煦一语不发。霍启明也不再嬉皮笑脸:“中书掌制令决策,如今被几个老儿占据着,政见每与咱们相忤。贫道一个要应付他们好几个,甚觉心累。”

“君子和而不同。如今大业未竟,当勠力同心,不可因为些许小事而彼此生怨。”韩煦正色说道,“天下岂有完人,必有不足之处,便是在下,亦是在所难免。政令之事,说到底,人事为先,大局为要。还请都帅、参政继续忍耐,韩某也当忍耐。咱们既为天下苍生,则行百里当半于九十,万不可急于一时。”

郭继恩扫他一眼:“你是君子,别人可未必都是。”

“事到最后,不是还有都帅手中数十万子弟兵么。”韩煦心平气和,“既得民心拥戴,则咱们万难无惧也。”

“可是如今朝中六部五寺,除了吏部由苏相亲掌,其余各司,已经皆有主官。”霍启明皱起眉头,“咱们将韩兄署任何处为好?”

“那就去吏部。”郭继恩果断说道,“就以韩兄为吏部侍郎,掌文选考课之政。”

“苏相怕不是要与咱们拼命?”霍启明笑了起来。

“怕什么,他若是抵死不愿,本帅就教他休致。”郭继恩冷笑一声,“邀王恭退入京,却将杨龄杨公晾在西京,为何?不就是因为杨公资历比他老,生怕自己做不成这个执笔中书令!”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霍启明深有同感地点头叹息。

“苏相确有不堪之处,不过却也不是那忌刻狠毒之辈。此外,虽说宋相拘泥,王相执拗,毕竟也都还是立身颇正之人。”韩煦拱手说道,“韩某愿往吏部任事,仍为都帅、参政之助力。”

“韩兄出掌吏部一事,便由启明兄弟在议政集议之时,向议政院提名。”郭继恩思忖道,“眼下韩兄可以四处瞧瞧,如有什么提议,只管来找咱们几个便是。”

“是,下官知道了。”

年节将至,费伦古阿从云中被召回了京城,此外河东、关内两地之被选为议政卿诸人,也陆陆续续赶到了燕京。从关内赶来的议政使团以西京刺史窦耘为首,在谒见中书诸相之时,苏崇远忍不住问道:“贵处不是以靳都使为首么,为何他不来?”

“农闲之时,靳公正督促各处百姓大修水利之事。”窦耘解释道,“关中诸渠年久堵塞,此前能灌溉四十万顷良田,如今不足十万顷,是以水利之事,已经刻不容缓。”

苏崇远拈须不语,宋鼎臣、王行严都点头赞叹:“兴利除弊,实有古名臣之风!”

窦耘却叹息道:“咱们这些人,来此途中俱有议论,都以为燕京即便繁华,亦不过与昔年长安盛景相当,如今一见,实是闻所未闻,传言半点不虚。这从今往后,长安没落,再难为国之都城矣。”

“居于燕京,舒适便捷之处,的确教人难舍。”宋鼎臣也点头赞同,“这迁都之议,只怕的确难有附和之人了。沧海桑田,世事难料也。”

几人回想起国家兴亡之事,俱都感慨不已。

窦耘从中书省出来之后,又往福宁殿去觐见天子,最后才去西海池见郭继恩、霍启明等人。几人漫步于西海池南湖之旁,他将霍启明瞧了又瞧,无比惊奇:“参政白衣治国,既为良相,又为良医,于诸家杂学,亦无不精通,实乃千古奇人也!”

“某不过一道士,哪里当得起奇人之誉。”霍启明摆动麈尾,淡然一笑,“进则天下,退则山林,从心所欲耳。”

窦耘犹在赞叹,郭继恩便打断他,详细询问关内情形,又皱眉沉吟不已。窦耘于是又向霍启明作揖,霍启明笑道:“不知窦太守还有何事?”

“是,下官前番见了至尊,”窦耘略一犹豫,低声说道,“当今非是创业守成之主,都帅心系苍生,命世雄才,实可自立取代之也。”

“说一个故事罢,泰西大洲有一国王,”霍启明想了想慢慢说道,“其人与王后,行事奢靡,国库空虚,于是他便召集显贵聚会,打算加征赋税。由是百姓愤怒,冲入王宫,国王被人砍下了脑袋。”

窦耘听着摇头不已:“虽说此为暴民犯上,可是这位国主,也是咎由自取。”

“其后百姓们推举出公会,决议废除帝制,其时国家纷乱,外敌入侵,于是有一盖世英雄趁势而起,连破强敌,拯救社稷,获得万民拥戴,于是自号为执政,总揽大权。”

“便如郭都帅一般。”窦耘点点头,接着又困惑不解道,“这,废除帝制?”

郭继恩回过神来,连忙摆手道:“郭某万万不及。”

“这位执政,如今既已是万人之上,难免又有万世掌权之想,于是恢复帝制,自己又重新做了皇帝。其时有一异国之大贤,极善做曲,本来已经做了一支曲子预备献给执政,得知其人竟然又重新为帝,于是愤而收回曲子道,亦不过一凡夫俗子耳!”

“凡夫俗子?”窦耘愕然自语,霍启明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道:“太守不必多想,来,咱们去那琼华岛上瞧一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