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八十七章 英灵归故土

节度江山 第八十七章 英灵归故土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许云萝跟着军队一道登船离开了海津港,出了渤海湾,船队就遇到风浪天气。大小船只在汹涌的波涛之中抛起又落下,许云萝和许多军士一样,吐得一塌糊涂,小脸煞白。幸好海面上很快又风平浪静,船队从牛里岛北面靠岸,将军队送上了新卢的国土。

新卢西海湾的石和城,暂时还是一片太平气象。唐国的船队在码头靠岸,军士和辎重陆续下船,只是这码头规模不大,人和货物下船的速度都很慢。许云萝在码头之上寻了个僻静阴凉角落坐下,让自己缓一口气,在大海之中颠簸了这几日,初登岸上,她觉得自己依然脚步虚飘,头晕目眩,有些站立不稳。

阳光之下,她的面前出现了一个人影,许云萝抬头望去,轻声说道:“是郭判官来了。”

“早就不是判官了,如今在下是郭团监。”郭继骐俊秀的面容之上多了几分刚毅狠厉之色,他撩衣坐在一块条石之上,“知道你跟着咱们第四师一道过来了,只是不知道你在哪条船上。”

“是,奴婢跟着林巡检、梅旅监一道。”许云萝瞅着他道,“自从郭团监去了南苑大营,婢子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你呢。”

“事情太多,这监军官儿,竟比巡检、团练们还忙。”郭继骐轻笑一声,“又有不少新卒,每日一睁眼,就忙到了天黑。早知今日这般,当初就该与大兄分说,不来做这个监军官也。”

“都帅老爷如今还在安州么?”

“估摸着应该是在的。”郭继骐面容之上流露出不赞成的神色,“兵凶战危,许侍卫其实就不该过来。”

许云萝苦笑一声,倒也觉得无可解释,她想了想,轻声说道:“巧韵姐姐,很是挂念你。”

郭继骐愣了一下,才慢慢说道:“若能生还,必定会回西海池去见一见她。眼下么,都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全胜之时呢。”

许云萝一时无言,她想了想低声恳求道:“郭团监,你能带着婢子去见常点检么。”

郭继骐瞅着许云萝因为晕船而面色苍白的小脸,欲言又止,他想了想起身道:“既是如此,在下这就陪你过去。”说着便招手吩咐亲兵过来。

码头边的一间民舍之内,常玉贵粗黑的眉头紧皱在一处,正在认真地听着石和城的县令详细叙说本地情形:大批南面之民众,纷纷北逃来此。这些人都可以充做民伕,跟随唐军一道出征。只是本地粮食匮乏,恐怕不能支应太久。贫瘠的村落也无法持续给远道而来的唐军提供足够的军需支持。

军士和粮食跟着船队过来了,带来的马匹却很少。深受军士们喜爱的各式大车也没有带来,军粮辎重等还得在本地征用驮畜。常玉贵甚觉形势棘手,幸好此地距离訾水西岸的大行城仅有八十余里,他一面吩咐各旅寻找地方安营,一面遣人急往北面去,营州军监军副使毕文和已经赶至大行城,在那里安排民伕驮马等,源源渡水南来。

正在忙碌,郭继骐领着许云萝过来了,常玉贵惊奇地瞅着许云萝,听了郭继骐的禀报之后,他温言说道:“许侍卫呀,你看这如今兵荒马乱的。要不就跟着咱们师,本官差遣一哨兵做你的护卫,保管你平安无事,可好?”

“多谢常点检,”许云萝瞅着常玉贵的臂章问道,“贵部前锋是马上往安州去么,奴跟着他们一道走就好。”

“这——”常玉贵有些为难,“我部倒不一定往安州去,须得等待周统领之军令。”

“这也无妨,军中依令行事,不可违抗,奴婢也是知道的。”许云萝盈盈行礼,“那奴婢就先告辞啦。”

“且慢,”常玉贵想了想果断吩咐郭继骐,“你点一队人马,护送许侍卫往安州去。先去借马,路上务必小心在意,不可有丁点闪失!”

“是。”郭继骐也不废话,抱拳应命,又带着许云萝告辞走了。立在一旁的第一旅旅监罗顺才便问常玉贵:“周统领如今在哪,为何军令还不至?”

“先不要急,”常玉贵皱眉瞧着本地县令仓促间给他画的草图,“周统领必定是往大行城去了,料不多久,必有军令来此,咱们先找几个本地向导来,将地理情形,再详细问个清楚。”

大行城东面,军士和民伕们在訾水之上用船只和木板搭设了数座浮桥,将马匹和军需辎重等送往新卢境内。毕文和亲率营州军第二师的一个旅在此来往奔忙,连日劳累,他双目之中满是血丝,声音嘶哑地对登岸之后匆匆赶来的周恒说道:“粟统领前番书信中说,倭军人马皆矮小,衣甲简陋,然而战意旺盛,极少降者。落单的士卒,亦往往战至最后一人。彼实为劲旅,不可小觑之。”

周恒面色凝重,沉吟点头。毕文和又问道:“都帅已经亲往安州去了么?还请统领集合人马之后,速往救援才是。”

周恒没有接话,却自语道:“渡海运马不易,想来倭军的马匹也是不多,这一战,说到底就是靠彼此的两条腿去拼了。”

毕文和愣了一下:“倭军之中,一些士卒连鞋子也没有。”

周恒半晌无言,过了好一会才说道:“我明日便往熙川去,安州这边,自有燕州军去增援。”

“可是,都帅还在安州呀!”

“就是因为都帅已在安州,所以不用太过焦急。”周恒目光炯炯,“本官要率羽林军,从熙川发起反攻!”

郭继恩带着随扈自石和城登岸之后,便一路赶往安州。一路所见,到处都是流民临时搭建的居住点,情形十分凄惨,有人甚至以草根树皮果腹,婴儿啼哭之声,不绝于耳。破旧不堪的道路之上,还时常会遇见无人收葬的尸体。

在清川江北岸的村落,营州军第四师三旅又建起了一个新的营垒。巡检卢治忠将郭继恩接入营内,直到这时,郭继恩面上的阴郁之色才稍为纾解:“知道在北岸建立营垒,粟清海的脑子还没有全坏掉。”

卢治忠欲言又止,也不敢替主将辩解。郭继恩接着吩咐道:“先带本帅去瞧瞧伤兵!”

东唐军历来重视伤患救治,医护营内,整洁干净,医护官的数量也是不少。那些伤重的官兵都已被送往大行城等处,留在这里的都是些轻伤的士卒,郭继恩仔细询问,四处察看,连茅厕也不放过。见这里还有不少新卢殿前军的伤兵,救治不及,创口都出现了肿疡的情况,他转头注视医护官,那医护官摇头道:“创药不够,只能省着用。”

另一名医护官连忙说道:“咱们已经往外面去挖草药了,只是药膏调制,非一日之功。”

郭继恩轻轻点头,药品不足,只能先尽着自家的官兵使用,这也是人之常情,没什么道理可讲。那些新卢伤卒,就只好让他们听天由命。

他出了医护营,村里的道路之旁,有几个逃难过来的流民用几块石头搭起一口锅,里面黑乎乎的也不知道在煮着什么吃食,流民们蹲在锅旁,一面添柴,饥饿的目光一眨不眨地瞧锅子。

郭继恩瞧了一会,便带着舒金海、陈启志等进了那座被充作中军帐的小院。屋子里,唐成义、李续根等正与卢治忠手下的军官,还有一个殿前军的军官,吊着手臂,正在比对两边的舆图,以察看错漏之处。郭继恩想了想,吩咐卢治忠出来,将之前战事详尽述报。

得知雷焕阵亡,郭继恩剑眉拧在了一处:“自本帅掌兵,点检一级的武将阵亡,这还是第二回。”

雷焕武艺出众,勇毅果决,是郭继恩颇为信重的将领,如今陨落在异国,着实令人心中难受。郭继恩深深吸了口气:“雷点检的遗体呢?”

“已经焚化,送往大行城去也。”

“也罢,你遣人去知会粟统领,明日本帅就渡河入安州城。”

原本驻屯于黑水道会宁府等处的营州军第一师,自接到统领署军令之后便南至扶余城等处驻防。副点检徐瑞全又遣第一旅往沈阳来,以备调遣。该旅一团团练耿绍忠、副团监段克峰等押送着粮草才赶至大行城,便听说了雷焕、汪全海等人的骨灰被送回营州的消息。

雷焕的妻子林红罗,是一位未满三十的秀丽女子。她带着四岁的儿子匆匆赶到大行城,见到那只小小骨灰罐,不禁长跪不起,满面热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