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六十六章 崇文院议政

节度江山 第六十六章 崇文院议政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从东都赶往燕都传诏的大魏使者甚至没能进城,在城外的驿馆就被拦住了。霍启明当着使者的面将诏敕撕得粉碎,冷笑说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梁忠顺既已谋朝篡位,则为国贼,我燕镇上下,皆为唐臣,恕不能奉诏,这就滚回东都去罢!”

大魏使者乃是李垂兴之弟李垂恭,他原本还想说几句硬气的话,见霍启明身后几名卫士都手按刀柄虎视眈眈,便生生咽了下去。他也不敢在此耽搁,当日便匆匆离开驿站,赶往东都。

返回途中,李垂恭在官道上遇见正领着家人匆匆赶往燕都的原朝歌刺史乔如思。两人双马错行而过,彼此都冷哼了一声。

燕都城中的百姓们,原本都还在热议上元节之时开始上演的新戏《梁祝》,不料燕都邮报头版的一条最新消息,震得大家都是目瞪口呆:魏王已经篡位,燕镇拒迎新朝,预备立益王为天子,仍奉东唐国号。

益王去年来到燕都,城中许多百姓其实都已知晓,但是并未与朝廷局势联想太多。毕竟燕州割据多年,许多人惟知督府教令,朝廷二字,在大家心目中,是真正的天高皇帝远。如今忽然之间,燕都将出天子,百姓们都是错愕不已,议论纷纷。

二月风光,正是草绿花红,皇宫之中已经忙碌起来,文官们议定大典之仪式,宫中开始为新皇制作章服。靳宜德、卢弘义等拟定了几个年号奏请益王裁选,他却摇头说道:“父皇并未仙逝,何可擅改年号,依旧便可。然后大军南征平定逆贼,迎回上皇重为天子,孤情愿依旧做个闲散王爷。”

两位大臣对视一眼,靳宜德开口劝道:“是,此乃陛下至诚至孝之意。只是上皇远在东都,臣等无力解救之。万一有不忍言之事,仓促之间,难于再拟,至尊可先行拟定,往后再用不迟。”

“也罢,”益王拿起纸张扫了一眼,“天应?景和?怀明——就这个罢。”

霍启明入宫来见怀明帝,见他在画一幅仕女图,便问道:“瞧着有些像瑞凤郡主?”

“可不就是画的瑞凤妹妹么。”怀明帝对他抱怨道,“本王往后就一定要住在这紫宸殿么?太过空旷清冷,全无一点烟火气,本王倒情愿搬回福宁殿去住。”

“往后要自称为朕、寡人,不要忘记了。”霍启明提醒他道,“你如今已是天子,这皇宫之中,你想住哪里都可以。不喜欢紫宸殿,陛下可于登基大典之后,再搬回福宁殿就是。”

“好,”怀明帝放下手中的笔,有些兴奋地问道,“本王听王侍郎说,父皇如今被移居上阳宫。那里咱们去过,何不就再潜入东都一回,将父皇给解救出来?”

“不是本王,是寡人!”霍启明再次提醒他,“陛下能不能不要想得这么天真?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上阳宫已是重兵把守,如何解救?难得陛下有这份孝心,可是明着告诉你罢,办不到。”

“哦,”怀明帝也不甚执着,“是不是登基大典之后,郭都统便会征发大军,进取中州?”

“正要来说此事,兵权归于枢密院,归于郭都统,也归于贫道,咱们不会让出来。”霍启明敛容正色,“陛下若信得过咱们,就丢开手不用理会。”

他轻轻笑了笑:“若是信不过,陛下也可设法,其实结局也没有什么分别。”

怀明帝解下作画时穿的粗布袍子,柴芦连忙取来白色蟒袍,给新帝换上。怀明帝一面穿衣一面说道:“有什么信不过的,寡人性命,乃是都统和真人所搭救,信不过你们,那还能去信谁呢。”

“还是那句话,此一时彼一时。如今陛下如是想,将来可就未必了。”

“我做这个皇帝,就是赶鸭子上架。外面那些军务民政的大事,也轮不到寡人来操心。”怀明帝在圈椅中坐下,示意霍启明也坐着说话,“那个宣御史,的确对寡人说过,得有一支自己的兵,寡人就问他,这一支兵,是不是由你来执掌,你做得了么?他就无话可说了,不停叹气。”

“陛下往后,对旁人还是要有些防范之心才好。这些话,其实不必说与贫道知道。”霍启明失笑道,“贫道就多嘴再问一句,陛下除了做皇帝,可还有什么志向?”

“做皇帝可不是我的志向,”怀明帝摆手道,“这都是被你们逼迫的,照寡人自己的意愿,每日里写字、画画儿,岂不惬意。”

“好,那么陛下往后须得多多努力。如今陛下的画作,只能说是略有小成,尚不能称之为大家。”霍启明起身道,“陛下有此天分才气,甚为难得,万万不可辜负了。”

“可是寡人觉着,何、王二位师傅,已经教不了寡人什么本事了。”

“照此说来,往后陛下可往大学堂自家开课收取弟子了?”

“好主意,”怀明帝眼神发亮,“寡人愿意做这个事!”

“不可太过贪心,潜下心来好好画个十年八年再说罢!”霍启明抚额道,“贫道会再访名师请来燕都,与陛下书画交友,彼此切磋进益。若是他们都觉得陛下已开风气自为一家,到时候再设立画院不迟。”

霍启明摇头叹气出去了,柴芦小心说道:“陛下——”,怀明帝却摆手道:“都与咱们不相干,有那闲功夫瞎想,你还不如去告诉御膳房,别给我整那些中看不中吃的菜式。如今这几个御厨,都是从哪找来的?”

百官职事,郭继恩一直任凭苏、靳等人计议,自己却不参与,也不表态。一直拖到营州诸人返回,海津府张骏声、河间夏树元等人也赶到,他才吩咐在午门东面的崇文院召集诸人,包括燕都大学堂的几位夫子在内,俱都来此聚会。

聚会由朱斌荣主持,这位形貌黑瘦如同老农的三品护将军宣布,崇文院往后更名为议政院,即为昔年之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审查诏令,有封驳之权。凡奏抄、弹章、议状、露布等,皆审署而施行。设立左右议政仆射、议政常侍等职,又设谏议大夫以襄赞之。

崇文院正堂之内,郭继恩环视众人,缓缓说道:“本帅推举朱师监为议政院之检校右仆射,秩定二品,总掌院事。至于常侍、谏议大夫等职,便由众位推举议定。”

众人皆窃窃私语,苏崇远面色阴晴不定,他原以为议政院只是郭继恩一时心血来潮,没想到竟然如此大张旗鼓,郑重其事。

他想了想出言道:“朱师监本是武职——”郭继恩立即打断他道:“自雍平十七年始,朱师监历为唐山、燕都及安市州之各处铁厂,及沈阳火器厂之督办。于实务民政之道,极有成就,今后便转为文官,正所谓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昔年永德帝、天盛帝时,多有故事,如今朱师监追比前贤,亦足为美事也。”

他说着转头问元珍农:“元督也在此,郭某只问一句,朱师监能当此任否?”

元珍农只能点头:“朱师监孜孜奉国,勤勉于事,足可入朝为相。”

“那就这么定了。”郭继恩一言九鼎。

靳宜德立即提出,以巡查推官卢道然为议政常侍,秩升三品,协理院事。霍启明马上表示反对:“卢公必定是要入相之人,则卢推官不可再入中枢任事也!”卢道然便连忙说道,自己不能入议政院。卢弘义想了想,提议叶琴安出任常侍,不料叶夫子却连连摆手,表示不愿出仕为官。靳宜德便目视庄东原。

庄山长苦笑道:“都帅之意,原本是打算教在下筹设翰林院——”郭继恩便目视乔如思道:“本帅举荐乔使君出任议政常侍,如何?”

苏崇远、靳宜德等人无可奈何,只能点头同意。然后又议定两名谏议大夫,其下再设给事郎、录事、主簿等职。一直没有说话的朱斌荣这才开口说道:“议政院之事既已议定,则请众位推举中书省职官。本院须得先说一句,已领议政院职事者,不可再兼领他职。”

众人都点头道:“原该如此。”于是苏崇远作为眼下燕都唯一的一位一品文官,理所当然地被公推为执笔中书令,总判省事。霍启明又似笑非笑说道:“贫道也想推举几位大臣入值中书。”

靳宜德、卢弘义等人心中都是突地一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