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节度江山 > 第三章 召将定方略

节度江山 第三章 召将定方略

作者:远处白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4:03:34 来源:笔趣阁

“西京也许不会来人,即便是来了,他也妨碍不了咱们。”拉巴迪亚同意这一点,却走到桌案前,拿起舆图过来,继续说道,“可是我要提醒将军,山东!如果朝廷命山东出兵,分治辽南,又当如何?将军想必已经注意到了,东莱与辽南隔海相望,若乘船而来,极是便捷。此事不能不先做打算。”

“霍真人的来信里已经提到了这件事——都里城。”郭继恩指着舆图之上,辽南半岛最南端的那个点,“咱们要把这里经营好,分兵驻守,建造船厂,筹备水师。设立水师点检署,至于人选么——”

他想了想吩咐杜全斌:“给监军司和常山发加急军书,召刘清廓入营州,出任水师点检!”

杜全斌拱手应命,拉巴迪亚很是兴奋:“请将军允许我去都里城,我要为将军兴造一支强大的船队!”

“你愿意留在营州?”郭继恩似笑非笑觑他,“你那个胡姬,就将她丢在燕都了?还有你随军出征的文章呢?”

“哦,将军可以将她送至我的身边呀。”拉巴迪亚眨着眼道,“至于文章手稿么,就请和杜参军的文书一道送回燕都去,霍长史自然会替我刊载出去。”

大家都笑了起来,这时舒金海进来禀报,杨运鹏部的传令兵赶到了襄平。得知沈州克复的消息之后,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连声叫嚷着要移师沈州,捣鼓一个盛大的入城仪式。

郭继恩却摇了摇头:“还是为阵亡的将士们先办个奠礼罢。”

众人都沉默点头,郭继恩想起丘振之,又轻声叹道:“振之跟随我也有好几年了,如今阵亡在此地,我心里也不好受。回去之后,得去瞧瞧他的家人,有什么需要加以照应的,便由监军司去办。”

三日之后,官军、民伕等近十万人马,浩浩荡荡离开襄平,向沈州进发。战俘则被留在本地,继续核查甄选。只有答里赤和兀里海两人,一个俘官,一个降将,跟着大军一道向北。跟着兀里海一道打开城门的虏兵们则被编入了部伍,成为燕州军的士卒。

一路之上,谢文谦与两个东虏军官促膝相谈,答里赤神情委顿,他已经从其他俘虏处得知弟弟战死在新卢,便对谢文谦道:“小人在这边已经无有什么牵挂,若是能跟随将军一道返回燕州,哪怕只是做个伍卒,小人也是心甘情愿的。”

谢文谦笑了笑:“既如此,你就去燕都讲武学堂罢。不过从学堂出来之后,若是监军司又将你遣往营州来,你可不能抗命。”

他想了想又对兀里海道:“本官瞧着你们汉话说得甚好,却不知是否识字?”

两个虏将都摇头,兀里海神色拘谨:“这边因为汉人甚多,是以平时大伙都说汉话,本族之语,倒是没有几个会说的。只是咱们都没有进过学,这字么,它认得俺们,俺们却不认得它。”

谢文谦不禁失笑:“咱们军中设有识字班,身为军官,不识字那是不成的。自明日起,你们也跟士卒一道,学着先认字罢。”

不过两日功夫,大军便已行至沈州,郭继恩否决了搞一个入城仪式的提议,士卒们齐整列队,大踏步进了城池。

沈州城方长十六里,乃是营州最大的一座城池,只是大火肆掠之后,处处残破。晴朗的天空之下,百姓们默默在街道两旁瞧着军队开入,进驻军营,却没有人吭声。

郭继恩皱着眉头四处巡视过,虽然东虏兵撤逃之前放了一把大火,但是城中积储的粮草毛皮药品等物还是被救出来不少,足够他们应对一段时日。见此情形,郭继恩神色稍解。

他便召集文武官员至城外的虏王夏宫议事。这里如今只有几个看管的宦官,连忙恭敬将众人引入此前天兴汗与臣下议事的偏殿。

郭继恩将霍启明的书信递给韩煦:“自今日起,沈州更名为沈阳,辽西辽东并为辽宁道。便由韩宪使暂为署理观察使之职,兼领沈阳府刺史。那座伪王皇宫,往后还是设法修葺,不过就不要设做官衙了。暂时便将这座夏宫设为营州军统领署、辽宁道观察使衙,军务民政,都在这边处置。”

韩煦跟随主帅东征,对自己的新职事已有预料,但是郭继恩对沈州皇宫的安排却令他有些疑惑:“这座皇宫,既然不用,何不将之拆除?”

“留着,将来有用。”郭继恩笑着说出一番令他大吃一惊的话来,“如今咱们以民生为要,这座皇宫只能让它这么衰败着。将来有了财力,咱们重新修缮,将其设做宫殿展示之所,可以在其中办事理政,但主要还是留做大伙游览之用。让平民百姓们也瞧瞧,皇宫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形。”

众人都是目瞪口呆,韩煦连话都说不利索:“这——这也未免太异想天开了,自古未有这样的制度。”拉巴迪亚却拊掌赞道:“这个主意非常好。当年亚历山大大帝远征,金钱美人赏赐给部将,书籍和宝物则运回国都交给学者们整理,后来,他的大将们都继承了这个传统,托勒密王在亚历山大城建造了一座神庙,专门用来展示这些珍贵的宝藏。那里还有一座伟大的图书馆,可惜,”他耸了耸肩膀,“一场大火毁掉了这一切。”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郭继恩点头表示同意,又继续说道,“哪些人留在营州,你录好名册,分别委以职事。经略营州,不仅关乎燕镇存亡,更是安定天下的大计,务必要踏实勤勉,办出实绩来!”

“士农工商,民之四业。”韩煦心中已经打好了稿子,神色沉静下来,“民政便只从这四处着手,不出三年,下官必使此地物丰民足。”

“还有一件事要请韩都使留意,”郭继恩已经改了称呼,“此地诸族杂居,皆为我唐国之民,无分高低贵贱,只要他们安分守己,都使衙署便不能剥其财物,掳其人口。辽地英杰,不论出身,皆可擢用!”

韩煦点头,又问道:“扶余北面诸部,当如何处置?”

“俟其来使称臣,则依营州都督府故事理之,分置官吏,记录丁口,丈量田地。”郭继恩又转头对周恒道,“若有助乌伦部者,即兴兵讨之!”

周恒点头应命,郭继恩便吩咐杜全斌:“设立营州军统领署,以周点检为营州军检校统领。统领署之下,以薛宁所部前军甲师、向点检所部右军甲师三旅、崔万海所部己旅为主干,扩编至四万人,暂设四师,各师之点检,回头详议。”

他见向祖才有些愣神,便对他笑道:“营州军比照燕州军,设立监军司。这监军处置使一职,本帅想托付给向将军,将军可愿意担起这副担子?”

向祖才心中大喜,却依然装出一副谦逊模样道:“主帅以如此重任委托,向某何敢推辞!只是尚有朱护军在此,论才干论资历,向某都比不过,是以还请朱护军出任监军使,才是妥当。”

朱斌荣却连连摆手笑道:“老夫另有别的要紧职事,这监军使之职,向老弟就不用推托了。”

“不错,朱将军要执掌此地煤铁之事,无暇分顾。”郭继恩说道,“监军司之职事,想必此前于将军已经与你分说,则营州军,就托付给你和周统领了!”

周恒却思忖道:“统领之位,末将不敢窃居,主帅当兼领营州军之统领,末将可为副统领,替主帅在此地练兵戍守。此事还要奏报朝廷,咱们抢先定下调子,则魏王也就无有可乘之机。”

众人都连连称是:“不错,帅位当由少将军自领才是。”郭继恩便点头道:“那就依大家的,至于练兵么,周兄弟自然是胸有成竹,也不用我再多说了。不过下面的军官们,还是要多多嘱咐,无非是两条,第一,教士卒们吃得膘肥体壮,其二,将他们操练得生龙活虎!”

大家都笑了起来,韩煦想了想又问道:“然则伪王皇宫之中那些阉人、宫女,是否都遣放出宫去?”

受杨运鹏吩咐留守沈州的旅监路元璟忍不住说道:“宫女倒也罢了,她们出宫可以自行婚配。那些个宦官,许多都是自小就入了宫的,除了服侍人,再没有别的能耐,将他们遣放出来,岂不是害了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