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唐朝王爷 > 第448章 东瀛都护府

新唐朝王爷 第448章 东瀛都护府

作者:头条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3:43:08 来源:笔趣阁

泰安十五年十二月,长安城南。

只见远方雪花滚滚,一骑红尘飞驰而来。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

长安城南启夏门守卫看到驿卒背上插着红旗,嘴里高喊六百里加急,也不敢阻拦,让开城门,快马飞驰而入,如一道流星般穿过城门,随着笔直的朱雀大街,飞向皇城。

哒哒的马蹄踏着坚硬的水泥地板,溅起的白雪,像喷气式飞机的尾焰。

天气已经入冬,两仪殿内,李建成拿着根棍子,站在一张巨大的大唐版图跟前。

大唐水军自九月出海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了。

倭国跟大唐相隔万里的大海,也没有信件传来,一切都杳无音讯,这让大唐的天子李建成这三个多月来过得很不踏实,连晚上都常常被惊醒。

“还是没有楚王他们的消息?”李建成把目光指向东面倭国的方向问道。

这地图是杜文所做,后来再经过人工扩大起来的大唐版图。

“回禀陛下,是的。”身后黄门侍郎杨弘礼地回答道。

杨弘礼,隋尚书令杨素弟之子,李渊当了皇帝后,考虑了杨素有本事之人,下诏杨弘礼袭封清河郡公,拜太子通事舍人,也是东宫派的元老。

李建成上台后,任通事舍人,两月前调任黄门侍郎。

“唉,此次对外作战是我大唐水军第一次对外远海作战,海上也不像陆地可以快马传递,真是让朕难熬呀。”三个多月的等待,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何时有过这样的事情。

要是在陆地,不管有多远,六百里八百里加急的话,怎么会让朕等三个月一下音讯都没?

“陛下,陛下,大捷,大捷!”

正当李建成愁眉不展的时候,年迈的陈公公兴奋地走了进来,边走,边喊道。

李建成心里一喜,说道:“是不是东边来的?”

再想想,大唐现在也就只有对一个地方用兵,大捷,还有哪里,不是倭国还是哪里。

“看看朕,都有些糊涂了。”

“快,呈上来。”说完,转身回到龙椅上。

驿卒疲惫地拿着木盒进来呈给李建成。

打开一看,三个月愁眉不展的皱纹顿时展开。

“好,好呀,我大唐水军也是能够担得起重任的,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消灭了倭国,好。”

“传旨,让重骑兵统领送信,兵部尚书李靖,秦叔宝,冯立还有王珪……”李建成一连点了大唐最核心部门的文武官员。

大唐水军千里奔驰,用一个月的时间灭掉倭国,这让李建成这个皇帝很是高兴,比当初灭掉东突厥还高兴。

自李建成上台心来,应该说打大唐立国以来,像这样的对外大战就没有出来过。大唐的水军战斗力如何,李建成心里一直没有个底,现在好了,以这个为蓝本,现在对水军的战斗力有基本的了解。

不久,被皇帝点了名的文武官员都到场。

“看看吧,我大唐的水军以七万人在一个月时间内,灭掉了倭国。”李建成很开心地把手里的信件递给兵部尚书李靖。

李靖接过来一看。

“恭喜恭喜陛下,我大唐的水军有如此战斗力,世间少有。”李靖快速看完信件,递给了身旁的杜伏威。

李建成捋了捋龙须,说道:“嗯,要不是有杜文这小子,朕还真被这倭国人给骗了,朕都不敢称天皇,他一个小小的弹丸岛国的皇帝也敢称天皇?朕之前还以为是多大国呢,没有到是个纸老虎。”

“陛下圣明!”大家齐声喊道。

“诸位爱卿辛苦了,咱们君臣齐力才有了如今我大唐繁荣的景象,想想当年天下大旱,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还在历历在目,再看看如今,有条件的州县也基本都修建了水坝,再加上我大唐有了祥瑞后,基本就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日子,就是有蝗灾,咱们有土豆,红薯这种长在地下的祥瑞,百姓们也不能再挨饿。”

“现在这样才历朝历代梦寐以求的温饱的生活,现在在我大唐终于实现了。”

在自己任期内百姓安居乐业,过上了梦寐以求的温饱生活,这样的景象就连秦皇汉武也没有做到,而朕终于做到了。

李建成内心感慨万千。

朕也知道,这一切跟杜文这小子是分不开的。

修建水坝的钢筋水泥,还有祥瑞,活字印刷术跟雪纸,这每一件都跟杜文这小子有直接的关系。

这小子不只是朕的救命恩人同时也是朕的福星。

两仪殿内,一副君臣和谐的景象。

“来信说杜言这小子已经到达了苏州,正赶往京城的路上,那小子在信上说缴获白银无数,整整两船的黄金白银,当然,大多数是白银。”李建成脸上掩饰不住兴奋的表情。

“陛下,信上所说,同时还有三万多名倭国强壮的战俘,这可是及时雨呀。”王珪说道。

“嗯,确实是,这样来看,其他的几条水泥官道开工也提上日程。”

门下省侍中王知敬拱手说道:“是呀,之前那突厥的战俘都被派往牧州去了,这三万多名的倭国战俘的到来,那咱们的其他几条官道也是时候开始铺上水泥的时候了。”

“陛下,现在我大唐正是兵强马壮之时,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干脆,直接把高句丽也一连灭了得了,前朝的时候杨方三征连败,搞得他们好像咱们没能把他们怎么样似的,最近几年他们蹦达得很厉害,北对契丹,南对百济新罗都有过摩擦,根本不把我大唐放在眼里。”

“契丹就算了,新罗百济可是我大唐的附属国。”薛万彻站出来向李建成建议要收拾高句丽。

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其父亲还有两个女儿进入皇室,一位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一位是唐国公李昞的妻子,也就是李渊的生母,李渊生母和杨坚的妻子是姐妹,所以李渊是杨坚的外甥,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李世民是杨广的外甥。

撇开两家关系不说,杨广三征高丽失败,我汉家几十万儿郎壮士战死,这血海深仇,是每一个汉家儿郎必须要铭记于心。

可是,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反对,理由也更充分。

“陛下,臣反对。”王珪说道。

“王尚书,你……难道我汉这几十万壮士的仇就不报了吗?”薛万彻问道。

王珪并不看对方,而且向李建成说道:“陛下,近几年我大唐一直对外用兵,先是收复旧河山,再接着对东突厥,现在是灭掉了倭国,连年征战,是应该歇一歇的时候了。”

“人可不是铁打的,也会累,战士们连年征战,是时候让战士们歇一歇的时候了。”

李建成想了想,说道:“此事以后再议,现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倭国现在已经收到我大唐的版图,朕决定在倭国建立一个都护府,就叫东瀛都护府,现在问题是挑选都护府的官员即任,首先是这个都护的人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