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唐朝王爷 > 第314章 曙光

新唐朝王爷 第314章 曙光

作者:头条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3:43:08 来源:笔趣阁

报童人数也不少,每人一次分发五十分报纸,也不多。

五十分报纸,可以收到五文钱,一天下来,卖好的,争个四五十文也不是没有。

报纸的发行也不只是靠报童,还有大部分是直接放在定点名气口碑好的商家店铺里,杜言打算日后在不同的角落里做一间小的报亭,专门卖些书籍呀报纸什么的,这是下一期才能做的事。

第一期基本上依靠报童跟定点店铺派发。

报纸一出街,得到了普通百姓特别是知识份子的一致好评。

在娱乐匮乏的古代,这种具有娱乐、政事知讯于一体的邸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除了青楼外,成为唐国人的娱乐又一件乐事。

只要是个有身份的人要是手里不拿张报纸,你都没脸出去见人,要是不看当天的报纸,出去跟朋友聊天你都搭不上话,觉得低人一等。

秋天的江南,秋高气爽,才子佳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酒肆里客栈内手里拿着报纸,聊着里面的内容。

有些没买到的,只能兴叹着等别人看完了,借过来看,而且不是熟人人家还不借,你用钱买人家还不卖你。

“瞧瞧,这里面说的,这红薯的祥瑞亩产达到了四千斤,四千斤呀,是个什么概念,就水稻来算,顶天了最高亩产也就两三百斤,而且还要最好的良田,一亩就抵得上水稻的十三亩,而且最重要的这祥瑞还是种在旱地里,不占用水田,还有这土豆祥瑞也是一样,亩产跟红薯祥瑞基本相同,这真是国宝呀。”京城鸿儒书院里的学生看着手里的报纸议论道。

“那可不,不然怎么值得朝庭花那么大的力气九死一生不远万里到海外寻回祥瑞,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看来陛下所说真不错,不久之后就能让百姓们过上真正温饱的日子。”其他一个学生说道。

“听说朝庭已经出律法限制祥瑞出口他国,是不是有此事?”另外一个学生问道。

“嗯,好像真的此事,不久前鲁国公就提出对秦国进行经济制裁。”此人父亲是朝为官,也知道政事比其他人多,一脸得意地说道。

“什么是经济制裁?”其他个问道。

“云龙兄,有所不知,这所谓的经济制裁就是对目的国进行经济封锁,相关商品限制出售,比如此次的经济制裁的商品主要的粮食大米小麦粟米,还有三种祥瑞。”

“秦国以往朝庭遭受到粮食紧张的时候,哪次不得从我江南通过大运河补给的,现在好了,我唐国对秦国进行了经济制裁,到时候遇到个灾荒之年,没有我唐国的食粮补给,我看秦国人怎么过。”

“他们不是勾结北方突厥人吗,我看到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有没有粮食供给他们。”

“林兄,某有不同观点,某觉得朝庭此举有失公允,都是汉族,都是炎黄子孙,难道我们眼看看着秦国的百姓就这样饿死,见死不救,不是明智之举。”那个叫去龙兄的人说道。

“非也,非也,虽为汉人,但汉人也是分国界的,国有国法,朝庭有朝庭的打算,要我说,此举非常有远见,当初他们不也跟着李世民打我们,陛下这才退守到江宁来?当时云龙兄怎么不说去跟他们说大家都汉人,何必动刀动枪的,看看他们能不能往下刀枪。”

“要怪就怪他们不生在唐国。”被称为林兄那人说道。

“好了,不说这事,你们来看看,这最后一版有个征集启事,这里面说报纸长期对外征集稿件,不同的版块都对收稿源,不管是民间乐事还是诗词民俗趣事都招收,不过有一样来稿必须保证事件的真实性,一旦查出是杜撰的,一定严惩,一旦采纳,会有相应的稿费,来稿请交待作者本人的家庭详细信息,如出生地、性别,姓名等。”几个学院的学生看到这里精神了起来。

“云龙兄,你的诗词水平数我们当中最好,我觉得你应该一试,再说了这里可说了,会择优录取,重要的还是被刊登的作品,都有国子学祭酒亲自点评,这可是一大好事呀,万一刊登上,云龙兄,这可是对将来参加科举有非常大的帮助呀。”另外一个人说道。

“我……不行,不行,我水平还是不够,不行。”叫云龙的青年学生摆摆手一脸谦虚地说道。

同时在心里却暗暗下定决心,今晚回去马上写出来。

“有没有说在哪里投稿?”云龙兄问道。

“这里有交待,来稿暂时投在五味楼大厅的红色箱子里。”

四人各自在心里都暗暗盘算着。

接下来大家对裴检的海外游记里的鲸鱼,还有介绍的船员们的海上生活都很感兴趣。

“似鱼不像鱼,不是鸟却长个两只翅膀,飞出水面数丈高,曰鲲鹏也……”那个看着最后的那句话:“未完待续。”

“可惜呀,太短了,不够看呀。”那人催更地说道。

傍晚,京城角落一个偏僻的院子里。

一个二进的四合院,都是茅房,这里居住着许多穷苦人家聚集在附近。

“娘,我们回来了!”三个报童满脸激动地冲进了院子。

“铁蛋回来了,好,今天的报纸卖得怎么样?”一个三十几岁的妇人抱着一岁的婴儿从破旧的茅房走了出来,院子里其他人家见到三个小孩回来了,也围了过来。

“今天的报纸卖得可多了,不到半天的时候,报纸就卖完了,我今天可争了不少钱呢,都在这里了。”名叫铁蛋的报童满脸激动地把麻布里的铜钱倒了出来。

铜钱大约有三四十枚,对方也不知道数数,直接倒在桌子上。

院子里居住的都是好邻居,平时也都彼此关照,也不怕大家抢。

“哗!这么多!”看到对方倒出的铜钱大家吃了一惊。

难道卖报纸这么挣钱?!

“每卖出十份报纸得一枚铜钱,今天的所有收入都在这里了,我也不知道多少。”铁蛋报童看着桌子上的铜钱得意地说道。

其他两个收入也差不多。

“这么多,好,娘为你攒起来,往后你娶媳妇用。”妇人高兴地把钱收了起来,同时问道:“明天还去吗?”

“明天不去了,下一次在十天后了。”另外一个报童说道。

“哎,可惜呀,要是天天有,那很了不起了。”

“岂等好事怎么可能天天有,十天有一次就不错了,知足吧,也就是陛下仁慈故意把这件事让我们穷苦孩子来做,好为家里增加点收入,不然你以为这么好事会轮到咱们?”一个年老的长者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