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唐朝王爷 > 第303章 视察

新唐朝王爷 第303章 视察

作者:头条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3:43:08 来源:笔趣阁

作为一个风尘女子,送给自己小孩的礼物第一个竟然是天子。

她也知道,只因为这个孩子是鲁国公杜言的孩子,鲁国公是当今陛下的救命恩人,换作别人,就是你是一品国公也没有这份荣耀。

天子的随身玉佩,代表着天子,跟尚方宝剑一样,如皇帝亲临,岂是随便送人。

林子馨轻轻地摸了摸自己明显有些隆起的小腹,说道:“宝贝,你看见了,这是陛下送你的哦。”

第二天,杜言派人通知杨康他们,一起出来聚聚。

杨康他们知道,杜言肯定是有什么事找他们帮忙。

回想以前在长安,杜言打算建造船队出海时,找到了他们。

也就是杜言把消息通知他们,他们家人才都做下决定全力出资建造海船的钱。后来船队回来,陛下才赏赐了他们十家人允许他们后代可能参加科举走地士途。

中午时分,五味楼三楼。

杨康他们十人,王石,魏叔玉,韦待价,还有罗成,程处嗣跟秦怀道,还有裴检也出来了。

满满的两桌人。

这里是杜言他们几个股东的专门房门,跟外面不同,这里布置很考究。

中间是一个高六十公公,长七分公分宽五十公分的玻璃金鱼缸。

鱼缸玻璃由杜家庄的玻璃厂制作,再由工部的顶级工匠用不知道是什么胶水粘连而成。

鱼缸里养着十几尾长尾巴红色的金鱼,同时还有些从野外抓回来的野生小鱼类,虽然没有金鱼这么好看,可是却也不是很士,他们没有像金鱼那么娇贵,就是一个月不换水也死不了。

小鱼们在鱼缸里游着,穿梭在水草植物当中。鱼缸上方有一个木桶,木桶上面不时地有水滴滴落来,鱼缸里泛起一个个波纹。

这个的鱼缸一楼大厅中间最显眼的位置也有一个,现在已经成为五味楼的招牌之一。

琉璃珠子都非常少见而已价格不菲,杜言这样一个做成鱼缸的琉璃,而且成色非常纯洁,如水一样透明,这样的琉璃做成的鱼缸天下只有五味楼才有。

许多客人闻讯而来,为的就是一睹鱼缸的风采。

“别人家只是在院子的水缸中养些金鱼,而杜言你却是用这么大琉璃缸来养,真是……”程处嗣透过玻璃看着鱼缸内游动的金鱼,一阵感慨。

货比货得扔,人比从气死人。

自己院子中间那口大铜缸也养着金鱼,本来自己得瑟一把,这五味楼,直接用这么名贵的琉璃来做鱼缸。

看看,从侧面看去,看是很清楚,而不像自己家里那口铜缸那样只能从上面往下看,那金鱼看上去都是胖胖的,一点不好看。

“别看了,看出眼珠子出来你都拿不走。”王石看着程处嗣说道。

“杜言,你这个鱼缸,多少钱?”程处嗣看着杜言问道。

“不用问了,反正你买不起。”杜言不想在这些问题上废话,把退路给堵了。

饭菜很快上来,都是招牌菜,烤鸭是肯定有的,剁成一块块的烧鸭整齐了摆满一个白袖大盘。

油炸花生,拍黄瓜,红烧肘子,爆炒野菜……摆满了一桌。

“来,来,大家开吃,边吃边说。”杜言一摆手,站在旁边的两个穿着旗袍身体高挑的女服务员就走上前来为大家添饭。

一问杨木他们十个里面家里都没有杀猪的,杜言也只好到外面考察亲自挑选五家信誉好的,销售量大的定为左武卫猪肉定制点。

还挂上牌子。

并且交待每天必须先保证军队的肉后才能卖,否则……

屠夫也很高兴,一口保证不会耽误左武卫的猪肉,肯定每天准时送达。

至于说敢有人说个不字,或者来捣乱的,这块牌子就是“尚方宝剑”专门治各种不服。

左武卫的牌子,只要不是脑子坏的人,应该没有人敢来捣乱。

做完这一切,三天后,四百米障碍的深坑也干了,训练也步入了正轨,杜言让杜家军队员当教官,自己每天除了去“打卡”外,其他时间都不在军营。

几天后,李建成派陈公公来叫自己到皇宫里。

“小子,我来问你,那些祥瑞有些是不是该收成了?”李建成问道。

“我算算。”杜言心里一惊。

土豆跟红薯一样,都是三个月一收,玉米则久一些,一般都八到十个月。

现在已经是十月初,六月种下,到现在已经足够了。

“李叔,应该可以了,不过之前要把地犁好,然后红薯的藤蔓割成一节节,大约两到三个节眼左右进行移种,然后才能挖,往后红薯就不用果子来作种了,用藤蔓插在地垄里就能活。”杜言说道。

“好,朕再派人到各家去通知他们马上让他们把地犁出来,现在我们再过去看看现在祥瑞怎么样了,有好久没去了。”

不久,李建成的銮驾在千牛卫跟左左武卫士兵的保护下,一路来到了祥瑞种植基地。

基地早就做好准备,三步一哨,五步一岗。

杜言跟父亲杜伏威,李靖,徐世绩,薛万彻,冯立,魏征,王珪,单雄信程咬金跟秦叔宝等文臣武将跟在皇帝身边。

最东边的玉米地里,玉米长势很好,已经有一米多高,开始长出玉米榛子。

两边的红薯跟土豆,一行行一片片,远远望去,好像一行行列队的战士,等待着李建成的检阅。

杜言来到红薯地里,发现一行行的地垄已经裂开四五厘米的裂缝,再望向土豆那边,植株大部分转黄并逐渐枯萎。

红薯的收获期也刚好是三个月,现在看看地垄都裂开了,证明里面已经长出大大的红薯把地垄撑开了。

杜言看着红薯的地垄沉思起来。

慢慢地蹲了下来,刨开裂缝,在众人的期待目光中杜言挖出四五个红皮白肉的红薯,每个都有四五两左右。

“可以了吧?”李建成捡起两个最大的掂了掂,高兴地说道。

“嗯,确实是到收获的时候,不然晚一些可能会被虫吃了。”现在这里是沙地还好没那么多虫,要是泥地里,早就被虫吃了。

“陛下,真是天佑我大唐呀,现在祥瑞终于在我大唐落地生根,往后普及起来,就不用害怕干旱的时候了。”魏征看到地里的祥瑞,一根祥瑞就收藏这么多,起来有两斤,那这一片地那得有多少?

好几百亩呢。

还有那边开花的土豆祥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