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唐朝王爷 > 第181章 玻璃?不,是玻璃

新唐朝王爷 第181章 玻璃?不,是玻璃

作者:头条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3:43:08 来源:笔趣阁

今天杜言很忙,准确地说这个月来杜言一直很忙,相当地忙。

因为他在杜家庄已经整整一个月了。

杜家庄现在已经扩大了整整三陪。

吴王跟鲁国公的食邑都凑在一起,土地,良田,人口众多。

单说这值钱的耕牛有五六百头。

现在的耕牛都发放到农户手中,几户合用一头牛,好在现在曲辕犁的效率高。

元旦刚刚过,田里就开始忙碌起来。

水田里农户们用曲辕犁把刚刚收割放了一个冬天的水田犁过一遍,然后捂上几天,待到水草死后,再用筢整过一遍,使得整个田的水面平整,将来的水才能均衡。

筢过一遍后的水田,再放上几天,待到秧苗都准备好了后,在田里灌上水,再用筢横竖来回地把田筢过一遍。

三道工序后,田里的水草已经枯死变成了田里的肥料,整个水田呈淤泥状,再把秧苗按行距间距五公分宽插上。

这是杜言交待下来的,并且亲自指导过庄子里的农户。

开始大家还有点怀疑,不过杜言说只要大家按照这个工序来,明年的粮食就能增加产量。

大公子都发话了,谁敢不从?

大家也就跟着做了。

在古代,春耕是国家大事,大到皇帝李建成,小到农户,第一个人都得认真对待。

并且国家放假一个月。

作为当下名声非常响亮皇帝眼中的红人的鲁国公自然要带个好头。

这不,今天杜言跟着父母,带着弟妹一家子来到杜家庄打算下田劳作。

“喝,咝咝——”杜言右手扶着曲辕犁的扶手,左手轻轻甩动着绳子,耕牛迈着四肢在没过小腿的淤泥里拉动着筢。

“七弟,你来。”杜言犁了几下,全身是汗,看着站在田埂上的七弟蒋宇新说道。

“好咧!”蒋宇新听到杜言叫自己,乐得跑下田来,连裤腿都不卷,跑得满身是淤泥。

别看七弟年纪比自己小,身高体长,整整高个杜言一个头。

“看看你,这一身泥的,没人跟你抢。”杜言鄙视地说着把扶手交给了对方。

“嘿嘿,趁三哥他们不在,小弟我耍耍先。”

“那你耍吧。”杜言说完,走到田埂上找了个大树下乘凉去了。

家里有这么多兄弟,我还干个屁农活。

杜言来到树下,脱下衣服,咕嘟咕嘟地喝起来冰镇果汁来。

放眼望去,一块块水田都被筢过,平平整整的,再灌满了水,太阳一照,像一块块玻璃。

水田里,妇女们躬着身子在插着秧,不远处的田埂上耕牛在悠闲地吃着草,不停地甩动着长长的尾巴,牛背上小孩们骑在上面,嘴里喝着: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嘎嘎嘎嘎真呀真多呀

……

杜言一笑。

肯定这杜茗那小丫头教他们的。

“见过公子。”几位待嫁的娘子挑着箩筐从大树下走过,箩筐里放的是秧苗。

“嗯,过来喝点水吧?”杜言看着几个妙龄少女问道。

“谢谢公子,不……不用了。”几人说完,红着脸加快了脚步。

杜言捧着碗打量一下自己。

瞬间明白。

自己这都**着上身,难怪他们会这么脸红。

“大哥,你又偷懒了。”

杜言正座在大树下乘凉,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抱怨,转过头来,发现是自己妹妹跟母亲还有家里丫鬟们,挑着箩筐过来了。

箩筐里也都放着秧苗。

“大哥这不叫偷懒,看到你七哥正乐着吗,我这叫把机会让给别人,是做好事来着。”杜言说道。

“哼,强词夺理,不理你了,母亲,咱们走,去父亲那里。”杜茗说着,跟着母亲他们往父亲那边走去。

父亲那里的水田已经整理出来了,他们这是去插秧的。

“倒是你,可认真学着点。”杜言看着妹妹的背景扬声说道。

“这小丫头,太阳这么火辣,不知道她能够坚持多久。”杜言嘿嘿地笑着。

“大哥。”弟弟杜文站在杜文的身边向杜文行礼。

“嗯,你现在也有十二岁了,去,跟你七哥学学,让他传你两手。”杜言说道。

作为古代的男人,不能不知道农事,特别是自己的弟弟,杜言可不想自己的弟弟是个五谷不分整天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

“是。”杜文很不情愿地向蒋宇新那边走去。

杜言在田间呆了一下就回到了杜家庄。

自己是不可能真的种田的,做做样子就行了。

这么多下人,自己不可能亲自种田的,除非自己脑子真的被门夹过。

到了中午,杜言悠悠地走过田埂,来到后山一座隐密的山坳里。

只见四面环山的山坳内,砌起一座高炉,还有三间瓦房。

几十名从杜家庄挑选出来最忠心的工人在这里忙碌着。

这些人都是在淮南时就跟着杜伏威的老兵,许多都是逃荒过来的,在长安被杜家的人见到,后来安排在了杜家庄内的农户。

这些人的忠心是经得起考验的。

“公子。”

“公子。”

大家见到杜言走了过来,后面跟着十几名特战分队的人。

“大家辛苦了,陈老,今天情况怎么样了?”杜言看着一个工匠问道。

这名工匠是杜言从京城挖过来的人才,在前朝的时候就做当过官窑的技术顾问,对瓷器的烧制技术非常过硬。

陈老带着儿子在高炉旁边忙碌着,听到杜言的话,放下手里的活,说道:“回公子的话,经过几十次的失败,今天老朽好像找出点门道,看看今天能否成功。”

“好,陈老尽管放心去做,不要着急,慢慢来,咱们不急。”杜言看着老人一身的汗水,安慰地说道:“你是技术顾问,那些体力活就让年轻人来做。”杜言说道,想想现在都已经开春了,在高炉旁边工作也是一项辛苦的事。

虽然大唐没有高温补贴,不过……

想到这里,杜言跟身边的七弟蒋宇新说道:“七弟,回去庄里的人交待下去,往后中午时候煮一桶绿豆糖水过来,每人一碗。”杜言说过多,补充说道:“要放冰块。”

“是,我这就去马上回去。”蒋宇新听到杜言的话,转头回去了。

“啊?公子,不用不用,我们岂能喝那高贵的东西,公子一日三餐顿顿有肉吃,还有蒸饼,已经是极好的了,岂能再喝绿豆糖水。”听到杜言说要煮绿豆糖水给大家,陈老有些惊讶地说道。

现在外面人连一日两餐都吃不上,许多人还饿着肚子呢,自己这些人却天天吃三顿饭,而且饭菜管够。

想想还有绿豆糖水……

这还是人过的生活吗?

看着大家,杜言想:难道是自己想错了?

“嗯,这样吧,往后夏天,大家的工钱每人补贴三百文,陈老跟你儿子每人一千文,就这么定了。”

这些人大部分都有家小,与其煮点绿豆糖水给你们,不如直接给钱。

“谢谢公子。”大家齐声喊道。

“大家都是我杜家庄的老人,许多人都是跟我父亲一路过来的,客气话就不说了,大家用心做事,只要有我杜家一口吃的,就不会让大家饿肚子。”

“是。”大家兴奋地说道。

每天三百文,一个就在九千文,四贯多钱呢。

四贯钱多吗?要是跟做出东西比,这点工资都不算什么。

大家正说着,只听陈老对杜言说道:“公子,差不多了,是不是……”

“技术上的事,陈老你看着办,我只是来看看。”这东西用什么事,自己是知道,不过说到怎么做,自己却不知道,还是交给专业人士。

“那老朽就献丑了。”

“快点,平台准备,咱们再试试。”陈老说完,对身边的儿子说道。

年轻人很快搬出一张用瓷器做成了桌子,量水平线后,陈老打开高炉下面一个孔,里面流出透明的液体来,陈老把液体倒在瓷器的平台上,接着快速地摊平……

虽然陈老前面是做瓷器的,不过很多东西都是想通的。

这是一项技术活,没有几十年经验的人,做不来这活。

不仅要求要快,而且要随时观察液体的温度,慢了液体凝结成块就废了,快了摊凹凸不平也不行。

待到冷却后,撤走四边的的护栏,一面边长五十公分的正方形镜子就出面在杜言面前。

“成了!”杜言高兴地说道。

之前只知道主要由石英砂作成,至于怎么做的,自己只对陈老说了些理论,没有想到这老人真做出来了。

玻璃是混合物,非晶体,无固定熔沸点。玻璃由固体转变为液体是一定温度区域(即软化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它与结晶物质不同,没有固定的熔点。

这个熔点没有固定熔点,很不好掌握,所以这四五个月来,失败不知道多少回,但但所用的石英砂就不知道用了多少吨。

最早的玻璃北面用的是锡箔跟水银。

将亮闪闪的锡箔贴在玻璃面上,然后倒上水银,水银是液态金属,它能够溶解锡,变成粘稠的银白色液体,紧紧地贴在玻璃板上.不过制作费时,水银又有毒,还污染环境,很快就被杜言否决了,至于用白银,那就更不用想了,价钱太贵。

后来想到了价格便宜的铝。

很快铝也被熔化后涂在了镜子一面,待到冷却后,一面镜子就做成了。

杜言拿起来一照。

只见镜子里面一张帅气的脸孔出现在镜子里。

“嗯,不错,很帅,相当地帅。”杜言很臭美地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说道。

身后的三哥郭文东四哥唐林都抬头看着天,没有说话。

“今天所有人第人赏一贯钱,陈老你赏十贯。”杜言说道。

“谢谢公子。”大家高兴齐声谢道。

“接着做,有多少做多少。”杜言说完跟三哥四哥说道:“三哥四哥你们在这里等着,待到下午做够了二十块,就运到长安工部开的铺子里,我有大用。”

“好的,七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