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唐朝王爷 > 第109章 新的职位

新唐朝王爷 第109章 新的职位

作者:头条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3:43:08 来源:笔趣阁

裴寂从甘露殿出来,往南走到太极门处,刚好见到裴矩。

“裴詹事,你等下。”裴寂打了招呼快步走了过去。

裴矩正下朝往家走,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自己,转身看见是裴寂。

“原来是裴相,不知道有何事?”裴矩停下脚步等到裴寂近些看着对方问道。

“我们都是心向太子,这么说来也是自家人了,有些话,我不得不提醒你。”

“哦,谢谢裴相,不知道是何事?”裴矩问道。

“你刚才说要把你孙女介绍给杜言?是有这事吧?”裴寂说道。

“嗯,是有这个打算,这不,某回去就马上去跟太保商量商量,反正杜言也刚好没有婚配。”裴矩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那你不用去了。”裴寂说道。

“为何,难道裴相你家也……”裴矩有些警惕起来。

“想哪去了。”裴寂有些生气接着说道:“你知道不知道,你刚才在说这话的时候,陛下的反应?”

看到裴矩一脸无辜的样子,裴寂说道:“就知道你没有看见。”

“当时陛下的反应是皱了一下眉头?这代表什么?”

“现在常乐公主跟杜言走得这么近,陛下能没有点想法?”

“你想想。”裴寂说道。

“这……这还真没有细察。”裴矩冷汗出来了。

这是要跟陛下抢女婿呀。

“谢谢裴相的提醒,多谢。”

“我可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说。”裴寂人老成精地说道,若无其事地从裴矩身边走过。

而杜言回到家里,拾了一叠白纸送到仅邻自己一坊之隔在颁政坊背面的辅兴坊的王珪府上。

“王伯伯不用送了,我这就回去。”王珪高兴地把杜言送出了正门外。

“嗯,常来玩哦。”王珪说道。

王珪是570年生人,今天52岁,比杜伏威年长两岁。

在唐朝,读书人很是受欢迎,这比现代的明星还受欢迎。

第二天早朝。

杜言觉得自己比较苦逼。

按理说自己这个从五品的小官是不用每天点卯打卡上班的,可是……

哎——

长长叹了口气,靠在巨大的柱子后面,开始打盹。

国家大事轮不到自己这个小官参与,自己就是来打酱油的,路人甲一个。

正当杜言睡得正香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叫自己。

一看,原来是李渊点了自己的名。

“陛下,不知道……何事?”

大家一听。

这得多大的胆子,敢在陛下面前打瞌睡?

正当大家为以李渊会大发雷霆的时候,却看见李渊和蔼地说道:“朕来问你,这个造纸坊应该由谁来管理比较合适?”

“反正不是我就行。”杜言回答道。

你老可别抓我苦力哦,那不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你可别指望我。

反正所有的制作方法都写得明明白白了,是个人都能做出来。

“这像什么话,年纪轻轻的,怎么这么懒呢?”李渊有些不悦地说道:“不当也行,那你挑选一个人出来。”李渊说道。

“由我选?”杜言心里嘀咕起来。

“那我觉得还是太子最合适。”

“印刷术本来就是太子管理,现在再把造纸坊归太子,印刷坊跟造纸坊由一个人管理,免去了其他繁琐的手续,印刷的效率更快。”杜言说道。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当然选择太子喽,这还用说吗?

“不妥!”光禄大夫宋国公萧瑀站了出来持反对意见。

“不管怎么说,这造纸术按律应该由尚书省管理,所以臣觉得还是由秦王管理比较妥当些。”秦王李世民还是尚书令。

“太子本来事情就多,每天的奏折已经够多了,还能把造纸坊归到太子一个人身上,万一累坏了,怎么办?”

“臣附议,理应由秦王来管理新的造纸坊。”平原县公天策府司马封德彝说道。

“臣觉得杜郎中说的很有道理,两个作坊并在一起这有利于日后的印刷工作,免去了其他一些不必要的繁琐手续。”

“所以臣觉得,这个造纸作坊应该由太子来负责管理更加合适。”裴寂说道。

裴寂在李渊的心目中,就好比长孙无忌跟李世民,韦挺跟李建成一样。

两人打从前朝开始在晋阳时候就同朝为官,而且李渊起兵的时候裴寂还把所有家产都拿出来给李渊充当军资。

现代有一句顺口溜叫做“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

两人在一起共事多年,感情深厚,裴寂的话,在李渊心中的地位非常重。

听到裴寂这么说,李渊也觉得杜言说得有道理。

要是造纸坊跟印刷坊分开来让两个人管理,这不利于日后印刷坊的工作开展。

这个请示那个请示的,朕的书什么时候才能印刷出来?

“嗯,那好,太子就辛苦一点吧,这个造纸坊也归到东宫管理吧,东宫的属官们要配合太子,把印刷坊跟造纸坊搞好,早日让朕的印刷坊启动起来。”

李渊拍板说道。

站在队伍前边的李世民听到这里,恨死杜言跟裴寂两人了。

“谢谢父皇,儿臣恳请父皇,把工部郎中杜言也调到东宫来,配合处理印刷坊跟造纸坊的事情。”

“两个坊都是杜言发明出来的,儿臣想让他过来帮忙,这样比较妥当一些,毕竟其他人不如他比较了解印刷跟造纸的整个过程。”李建成说道。

“嗯……这样呀。”李渊想了想,觉得太子的话很有道理。

别看杜言年纪轻轻的,可做事效率可是很高的。

“准了。”李渊想了想最终答应了太子的请求。

这……

自己就这样调到东宫了?那不是跟父亲一起成了东宫的属官了?

这下真的是绑在了东宫的这条船上了。

下了朝,杜言跟在王珪、裴矩等东宫元老们的身后,回到了东宫。

东宫增加了新鲜血液,李建成很是高兴,把文武官员都招集起来开了个小会,并且把杜言在东宫的职务定了下来——崇文馆学士。

学士,高大上。

虽然从从五品降到从九品下,可是杜言并不在乎。

有了《三字经》跟《百家姓》在前面辅路,对于杜言的这个职位,没有一个人不服气的。

人家是有文化的人,出过书,算术也很了得,现在朝庭里的各部门的主薄们所使用的珠算方法就是人家杜言发明的,有谁不服?

不服你先出两本书跟一个珠算方法出来了再说话。

“在坐的都是杜言的长辈,小子年轻不懂事,往后小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请叔叔伯伯们帮忙指正。”杜言站了起来向大家说道。

“哎,有道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你瞧瞧人家杜言,才十六岁就当了学士,再瞧瞧我家那位……哎!”右卫率府亲卫队正王大礼想到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王石不由得喊吧起来。

“王石已经很不错了,起码会自己赚钱,不乱来,这已经很好了。”翊卫车骑将军冯立说道。

这么一说,王大礼心里稍为好了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