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仙宋 > 第993章 定百年策、言军备论

仙宋 第993章 定百年策、言军备论

作者:禁区中的幽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7:15 来源:笔趣阁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里,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都将是严重消耗其国力最为重要的根本。

兵贵于精、兵贵于器,吴玠和岳飞听到刘行的口中蹦出这样的话来一点也不稀奇。

当今这大宋皇家部队,人数上的确是历朝历代以来最多的了。可是真正在沙场之上能够充当强军的,无论是吴玠、岳飞曾经所带的部队,还是刘錡、刘锡、刘子羽等人所率之兵。其中能够真正称得上强军的,不过十分之一而已。

千万人的兵员数量中,事实上只有百万人无坚不摧。那么剩下的**百万人是什么?多数都是负责辎重转运、后勤补给,甚至是拿着军饷跟随大军四处游荡、无关紧要的兵。

那些人一年消耗掉的财力,如果如刘行言简意赅八个字中所说的“兵贵于器”那一点去想,将那些钱粮节省下来完全可以让真正主战的百万大军凭借兵器的犀利更加战无不胜。

所以当二人听到那八个字的未来大方针后,谁都没有提出质疑来。

见他俩没有提出新的疑问,刘行却是又一次淡淡地一笑,随即说出了一番令岳飞和吴玠眼界大开、豁然开朗,一切明了、更加不存疑问的理论来。

这一番理论的核心,刘行就是围绕在一个国家该拥有多少兵力展开的。在这一系列的理论中,刘行认为一个国家的总丁口是控制军队人数的根本指数。

一个上亿丁口的国家不应该只有数千军队,而一个数十万人的国家不应该有数万军队一般认为,天下太平之时军队总数在丁口的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五之间都该算作是合理的。

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军队人数这些印象军队人数的地一点是国家经济实力,一个是与总经济量有关,一个是和人均生活水平有关。

比如过去的大宋由于丁口数量较多,人均收入较低。所以应该将更多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所以军费比例应该相对较低。

可是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如今的大宋朝国家强大起来了、百姓也富足起来了。从前大宋的一百二十万禁军之上,是完全可以扩增一些、使大宋可以以强大的军力不战而威慑群夷。

但是这个比例、刘行认为不该单纯去以人数为定义,而是应该以其战力作为基本定理。基本的战力之中,兵器消耗的财力不弱于养将练兵的消耗。

与其一味地养将练兵,不如将大部分钱财用到强化兵器上去。那样未来再有新的战事开打时,才可以做到牺牲最少的人、换取最大的胜利。

而这一切的成本投入上应该控制住兵员占据丁口总量的额度、控制好每年朝廷净余收入投入到军费开销上去的比例……

围绕这该有多少兵这核心问题,第二个要点就是一个国家是怎样的一个战略意图。

比如从前的大宋战略意图上是只求自保、不求开疆拓土的,那么英宗士气的一百二十万禁军就足够用了。毕竟地方上还有厢军、乡兵等补备之兵。

可是如今的情况不同了,草原是大宋的、塞北是大宋的。吐蕃全被并入到了大宋的版图中、南朝大理主动归顺让大宋增设出了两个大省,还有未来势必要全盘控制的西域和安南。

如此广阔疆域的大宋王朝,未来若仍然只是一百二十万主战之兵,那是显然不够用的。那么多少兵力,才能在未来确保大宋如此广阔的河山万年永固呢?刘行给出的明确定义是千万户时、丁口总数应该达到了至少五千万之众。

五千万的丁口,那么刘行定义出的常备之兵总数,在草原、塞北、吐蕃、大理以及安南和西域没有彻底完成归化之前,至少要保有总丁口百分之五、也就是两百五十万人上下的兵力。

待那些新征服的土地上,那些异族之民彻底完成归化、那些地方不再需要用强大的武力去震慑、弹压当地各族人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开始逐渐裁汰、使兵员数量占据丁口数量的比例降低到了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五那种程度了……

在以上的亮点之外,还有一个核心点、那就是兵器技术水平和兵器装备水平保证同样的战力。当装备水平相对较高时,就可以减少军队人数,即所谓的“精兵”政策。

兵贵于精、兵贵于器那八个字,刘行已经完整、简练的阐述和定义清楚了这一点,说到此处时也就没有再多做赘词。

到了最后一点,刘行很明白地说出了一个最为基础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一个国家有多少兵力更多的时候不是单纯只从内部环境考虑,还要从大周边的环境去考虑。

若是如今的大宋未来成为万国来朝、新的天可汗之国,四海之内无任何一个番邦敢于挑战和影响到大宋的威严与利益了。那大宋只要回到宋英宗时期的常备军数量、一百二十万到一百五十万人就足够用了。

可是那些番邦之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包括正在草原上追着人家蒙兀国主父子三人死缠烂打的王楷在内,刘行不认为他们能长久地屈服于大宋之下、迟早还是会为了个人的利益,为了其国家的利益或是为了其国内民众的利益来与大宋开战的。

为长久计、为江山永固念,刘行确定只有长期保有二百万人以上的兵力、才可能遇上随时突发的番邦不愿臣服,甚至两国全面开战的局面时不因仓促而贻误战机……

“未雨绸缪常备二百万之兵,只要我朝大军不是直朝远番天竺、大食冲杀过去,我相信足以稳固如今的版图、守好现有的江山了。”一连串的阐述之后,刘行说道此处微微停了听。

端起茶碗、一口气将碗中的茶水全都倒入口中。

放下茶碗后,刘行又意味深长地说道:“然则不排除只要任我执掌朝政三任期、二十年征战间打出更多的江山。地盘大了、兵员自然也要增加,但一切以国内生产总值、丁口基数为准这一个根本原则是此后莫要改变的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