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仙宋 > 第198章 刘锜献策抚吴玠

仙宋 第198章 刘锜献策抚吴玠

作者:禁区中的幽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49 来源:笔趣阁

readx;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制度,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命运。

在刘锜神秘地大笑时,刘行的心底却十分清楚自己这样选择将要对着大宋朝带来怎样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能还不只是影响到目前已经有半壁宋室江山来归的五台新朝廷,更可能在若干年以后影响到整个天下、乃至更遥远的地方……

未来如何,刘行现在不敢去想、也不愿意去多想。

因为未来的事情只能未来去做,刘行眼下要做好的事,首先就是让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各个帮助自己牢牢掌控住这新朝廷的权利。

所以当刘锜的笑容渐渐散去后,刘行将第三份文书从袖子里抽出来、递到了他的面前。

“以法制国、以儒教国、以兵捍国、以墨兴国、以佛道护国、以武道强国、以农固国本、以纵横谋定四海。”在刘锜接过第三份文书时,刘行的口中先是蹦出了这样一串话。

随即在刘锜面露惊疑中打开文书后,刘行继续说道:“春秋之时、百家争鸣。百家之中、各有所长。汉后以来、独尊儒术,是让朝堂之上纷争鹊起、经久不息的关键点。所以这次我不只是要分走本属于我和皇帝的权利,我还要分走儒家的独尊之权。”

忽闻此言,刘锜停住观看、抬头大惊道:“啊?你、你是说,你要打破自汉以来独尊儒术的那一套,将百家争鸣的景象重新掀起于这新朝的天下间?你、你就不怕遭到满天下仕子们的反对,陡增很多强劲对手吗?”

刘锜的这翻惊言,刘行在想好要结束独尊儒术那个千百年来不曾有所改变的国本之策时,早已想好了一套完整的对策。

所以当刘锜话音落时,刘行马上露出了阴冷的笑容道:“儒家独尊,实际上真正属于先哲孔孟的学说又有多少呢?九哥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想必从那些所谓儒家典籍中,不止一次看到过法兵墨农乃至于纵横家的源法吧?”

兵家主战略、谋略,儒家典籍中也有很多先哲主张为国家“前赴后继、死而后已”。倡导谋略与战略。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用明鬼和天志。这些主张,刘锜也在儒家很多典籍中不止一次看到过。

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疏贵贱,一断于法”,诸如三国诸葛、元祐时的王安石。哪一个不是儒家经典熟读于心。但他们在很多作风、做法上,不正是用了人家法家那一套吗?

至于被早早淹没在历史之中的纵横家,包括此时已经出任北朝新内阁天枢院参事、理藩院知事的马扩在内。历代以来,无数儒家学子们在为各朝各代对外交涉的时候,实际上主要采用的策略、方法。本质上不正是源于纵横家吗?

这些被儒家给“兼容并包”、融入自家,实际上更多像是剽窃之后纳入到儒家典籍中的其他学派学说和要理。看了二十几年书的刘锜,自然也是早已感觉到了的。

然而刘锜毕竟不是刘行,他不是从千年之后那个时代横空飞来的天外飞仙。

虽然心底知道那些儒家传世的典籍中,很多地方实际上都是剽窃了被独尊儒术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其他学派的学说和要理才形成如今这极其全面、强大的第一大学派的。

但是在他的心底里,还是担心天下仕子会因刘行要终止独尊儒术、引发仕子不满,搞不好让这新朝就如昔日王莽的新朝一般没等稳固、便被推翻了。

所以在一个极短时间沉思后,刘锜再抬头看向刘行时,他说道:“你若直言罢黜儒家的独尊,我绝对不认同。但是十三郎。我想到一个办法,可以让你这百家重现的设想不受读书人抵制,又能够缓缓推进、最终成真。”

其实刘行想要罢黜儒家的独尊,本来就有有些原因是因为儒家太多虚伪、虚假的东西将读书人带进了歧途。

加上后来还出现了八股文那样禁锢人思想,将儒家变成皇帝最大玩弄天下工具的事情出现,才使得刘行前世、今生里,真正用心带着一种审视、甚至是挑毛拣刺的角度研读了诸多儒家典籍后形成了现在这个想法的。

可是如果真的直接下令不让儒家独尊了,现在这天下读书人中十之有九都是奉孔子为宗师人。想不被反对,恐怕很难。

之所以将这想法告诉刘锜,其实刘行也正是想要从这个血缘相亲、目前自己唯一真正可以最大限度信任的人身上找到一些周旋之法来。

如今听到刘锜主动要献策。刘行马上欢颜笑道:“我让九哥看着文书,就是希望能从你那里找寻出一些不激起士子反对、又能使百家重现的折中方法来的。”

“自国子监、太学,开兵、法、道、墨、武、农以及纵横学之科目。自上而下,直至州府之学和县乡塾中。先分科以学、则才分入、量才定科。十三郎,我这个办法,是否可以帮到你呢?”刘锜丝毫也不含糊,直接将他的想法和盘托出、扔给了刘行。

虽然他说的文绉绉、很是酸,但也在这时代里看了十几年“古书”的刘行,还是马上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现在国子监、太学院里分社出七个分类学科来。等于是告诉天下读书人一句:从现在开始新朝不只是要你们读孔孟书,也要你们掌握兵法道、墨武农以及纵横家的知识了。

接着呢?在逐级向下推广,表面上没有立即让儒家被独尊千年的面子制度被迅速摧毁。但时间长以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分裂儒家势力。

利用学子们各自擅长的不同,从小对他们进行分别培养,最后变成学子中内讧式的自行分裂……

“九哥果然睿智!”

明白了刘锜献这一策的长远用心,刘行不禁赞叹中笑道:“看来大虎还需亲兄弟呀!我还以为九哥如果知道我要让儒家不能继续独尊以后,会第一反对我呢!没想到、没想到你反倒帮我解开了困扰我好多天的这么一个死结。”

“你我亲兄弟,就算你做得事情再如何。为了我刘家、为了我们的亲情,我也只能鼎力助你。”刘锜先是有些怅然地说了这样一番话。

随即他面色暗淡下去,略带忧伤地说道:“谁让你十几年来都不在家中,我不能尽到一个为兄长的责任呢?长兄如父、八位兄长离世的早,我算得上是你的长兄了。长兄如父,有道是养不教父之过,这都是我的失责、是我该在这样一个时候来帮尽量补救你所缺失的。”

听到刘锜又提家事,刘行不想被带回到旧日仇恨中、马上拉开了话题:“家中事日后闲暇再谈,我现在还有一个事,想让九哥你帮我酌定一下。”

“何事?”

“吴玠一人献西蜀,西疆半壁是其功。”

刘行见九哥也从家事中迅速抽出思想来,立即说道:“吴玠这一次堪称我们这个朝廷最大的功臣,该如何赏赐他、任用他,我却两天都没没想出个妥善的方法来。”

吴玠的功劳有多大,刘行心里知道、刘锜也很清楚。

半壁江山,一个上清派翘楚就这样拱手送给刘行。这若是换在之前的几个朝代,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怕是都会马上给吴玠这样一个人封王拜相、甚至直接裂土分封了。

但此时的这个新朝,连刘行自己都还没有个爵位、更别说裂土封疆了。如果直接给吴玠封王拜相,恐怕只会引来天下更多非议、搞不好还会闹出大乱子来。

对于防微杜渐,刘锜毕竟比刘行年长、官场上和沙场的实践经验也多上太多了。

他听完刘行的话之后,低头皱眉苦苦思索了盏茶的时间。

终于,当他抬头再看向刘行时候说道:“吴玠功劳虽大,却非贪功贪赏之人,他只是凭借着一心肝胆、忠君之心才劝得西蜀来归的。如果你让我帮你拿主意,那我感觉你可让陛下颁下圣旨先授吴玠铁券,再封他个爵位。然后授予兵权,让他明白你绝无防他之心便可。”

听完刘锜的建议,刘行心底里却暗自盘算起来:爵位嘛,那就是个名头而已。最多,也就是每年给那爵位一个对等的俸禄。反正自唐朝以来就没有多少封爵马上有封地的事情发生,不怕吴玠不满意。

授铁券,后代免死。这个不好、因为这小爷自己的特权。但是不授铁券,又无法让如今很可能已经将整个蜀地和西疆大半兵权揽入手中的吴玠彻底对自己放心。

铁券不能授、授了他铁券,以后小爷的要弄出来的法律还怎么保证权威性?万一他吴玠日后真有反我的心了,我杀是不杀他?

念及此处,刘行脑袋里忽然灵光一现、一个想法一蹦出来便让刘行笑逐颜开。

抬头再望向刘锜时,刘行做出了决定:“铁券不可轻授,但可以授他御赐银刀或银枪等物。我的金剑是上斩昏君、下诛佞臣,他的银刀或者银枪,可以赋予对二品以下文武官员先斩后奏的权利。至于爵位,我可以让皇上立即封他为七百户食邑的开国伯,你看怎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