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逢君闻见花开 > 第二百八十七章 信

逢君闻见花开 第二百八十七章 信

作者:独立风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0 21:32:51 来源:笔趣阁

与此同时,桑文羊府上,几个人正在秘议,除了桑文羊之外,剩余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年青一代,徐菁正在大放厥词:“桑世叔,你这一招用的妙啊!让他们君臣猜忌不敢擅动干戈!”

“就是,好端端的太平盛世不要,打什么仗啊!”

“筑城、动兵哪哪都用钱,国库空虚就讹诈咱们的,这叫什么事啊!”

“是啊,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为了跑通商路我们家死了多少人!皇帝不差饥饿兵,没钱打什么啊!”

一时间群情激奋,桑文羊轻咳了两声:“诸位贤侄不要聒噪,只要听老朽的安排,皇帝必不敢用兵!”

“世叔,您说,让我们做什么?”

“造势!去坊间散播天象异常,让流言蜚语传开,酒肆青楼中只要人多的地方你们就去散,民心浮动,看他怎么兴兵!”

“高,我们这就去散!”“对,把家人都遣出去散,怎么邪乎怎么说!”

一众人走了,“桑世伯好手段,流言散出去,拥兵大将噤若寒蝉,皇帝也不得不防,西羌叛乱没有重兵围剿短时间内平定不了!咱们的生意还是照做!”宋师一身青衣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徐菁道:“桑世伯乃风水星相大师,天下无出其右者!任谁都驳不倒!”

宋师叹了口气:“打击接二连三,筑城、对羌用兵,恐怕这些早就算计好了,下一步不知又要有什么大动作,日后没有好日子过了!”

徐菁道:“是啊,总不能每次都拿天象说事吧,得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绝了陛下北伐的念头!中原这么大,经营好了就不容易,要那酷寒不毛之地作甚!”

宋师高深莫测的一笑:“这可难办了,陛下北伐之心二十年来不曾变过,恐怕是难改了!”

“哦,贤侄,你是这么想的?”

宋师道:“是啊,人不遇到重大挫折是不会改变初衷的!”

“比如……”

“比如赵破虏的死!”

众人皆愕然,徐菁道:“宋兄,赵破虏与皇帝私交甚厚,他的死只能算个例!无法复制!”

“封不遗正在渔阳!”

桑文羊本来坐着,听闻此言一下子站了起来:“你想动封不遗!不不不,这家伙是个人精,害他不成必遭报复!”

“世伯,我已经筹谋了数月,此事可行!”见桑文羊面露难色,又说道,“不需要诸君帮手,只需用计拖住京师周边的大军,剩下的交给我了!”

桑文羊咬了咬牙:“有魄力!封不遗仗着皇宠不把老夫放在眼里,老夫早就想整治他了!好,桑家便助你一臂之力!赵破虏和封不遗是皇帝身边的两条狗,宰了他们,皇帝再想咬人也没牙了!”

人散了,宋师拦住了徐菁:“徐兄,怎么没见卢贲兄弟?”

徐菁叹了口气:“卢家世伯被吓破了胆,闭门不出,卢贲亦被禁足了!”

“哦?可惜,卢老弟是个人才,比他老子强!”

“谁说不是呢,哎,对了,闻达这家伙怎么改投骁骑军了,平日里也不来走动了。”

宋师道:“丁须的死把他刺激的不轻,听到赵遵的名字就吓得发抖,可姓赵的偏偏不肯放过他,硬是把他调入了骁骑军,这个人估计是废了,以后也指不上了!”

“赵遵……”徐菁喃喃道,“这个人不显山不露水的,可每次出手都不同凡响!宋兄,不能再放任他不管了,不然几年之后又是一个常言、关樾!”

宋师冷冷一笑:“动他?呵呵呵,要动就让他万劫不复!”

十几天后,直属于郭真的几个密探在边境巡查时“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匈奴奸细,一路跟踪来到洛阳城附近才将其秘密抓捕,搜查其行囊的时候发现了一封信,上面封了火漆。

密探不敢擅自打开,上缴到了郭真手中,郭真取下封套看到火漆封印上的名字,他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刘衡的书房,一个平时不怎么接见大臣的地方,丞相鲍鸿、太尉陈嵩、御史大夫何瑾、太仆皇甫婴、未央令蔡攸和郭真,六个人静候皇帝问策。

匈奴奸细带来的书信就摆在刘衡面前的书案上,“中行鄢!十几年了,这厮还活着!”刘衡叹息道,“看到这个名字,朕打心底里不舒服!”

“大周泗水侯赵遵贤侄亲启!中行鄢为什么写信给赵遵?”何瑾不解道,“贤侄?这是什么称呼?”

何瑾算得上刘衡的亲信,只是追随刘衡的时间不算长,有些内情他并不知晓,陈嵩道:“何大人有所不知,中行鄢与已故的左将军赵破虏有些交情,十几年前他们二人书信往来不断长达数年,贤侄二字恐怕就是从这点交情中来的。”

“什么?”初闻此事的何瑾大惊,“信上说‘一别两载’,其意是二人之前见过面!”

陈嵩皱起眉道:“不应该啊,中行鄢是大周头一号的叛徒,绝对不敢深入汉地,两年前是赵遵去过匈奴吗?”

鲍鸿道:“诸君不要中计,中行鄢狡诈至极,他是在挑拨离间,赵遵与匈奴有杀父之仇,怎会与他有什么瓜葛!”

陈嵩道:“没人怀疑赵氏父子的忠心,当年赵破虏和中行鄢通信也是在陛下的授意下进行的。”

蔡攸问郭真:“郭大人,送信来的奸细审过了吗?”

郭真道:“我亲审的,奸细乃是数十年前被匈奴人掳走的汉人之后,汉话和匈奴话都很精通,他拒不承认奸细的身份,只说自己是信使,按惯例来送信的。”

“惯例?”何瑾又不懂了。

陈嵩道:“之前二人通信时,每每都由一名匈奴信使将信送至,拿到回信后离开,如遇左将军不在京的情况,便在京中驿馆居住,直至左将军回来。”

何瑾问:“那二人书信的内容是怎样的?”

鲍鸿偷眼看看陈嵩,发现陈嵩也在瞥自己,两个家伙均不愿开口。皇甫婴接过话来:“两人的信件往来频繁,多则二三月,少则一个月便会通信一次,信的内容从不涉及军政,多半是互相问候,每封来信的正本均存于宫内,回信的内容经过审阅后由文吏誊写方能交给匈奴来的信使。”

“有没有可能,通过密语……”何瑾有所怀疑,可瞥见刘衡的铁青的脸色,吓得又把话咽了回去。

鲍鸿忙打圆场:“二人书信近百封,每一封陛下都亲自审验过,何大人你不知情休要妄加揣测!”

“不敢不敢……”何瑾冷汗下来了。

蔡攸道:“左将军一心为国,书信中屡劝中行鄢回归,可惜啊,中行鄢铁了心报复大周,左将军做了无用功!”

鲍鸿对刘衡施了一礼:“陛下,左将军故去后书信往来便断了,十年之后的今天中行鄢突然来信,指名道姓找上了左将军的儿子,以他的狡诈,挑拨离间这种小把戏可能会用,但难道仅此而已吗?”

刘衡点点头:“说下去!”

“是,当年左将军与他通信的原由已不可考,中行鄢这封信很有可能是种试探,试探我朝、试探左将军的遗孤是不是还掌握维系这种沟通的纽带!若不回信,或回信的内容偏离了二人当年的默契,那等同于便告知对方,我们已经失去了主导这种关系的能力。”

皇甫婴道:“丞相怀疑左将军手中有制约中行鄢的东西。”

鲍鸿点点头:“前些年无事时,我曾翻阅过二人旧日的书信,发现每次都是中行鄢主动来信,虽然无甚内容,但可以看出他是主动发起联系的那个人,而左将军从未主动发问过,由此可见,在二人的关系上左将军是主导的,中行鄢处于劣势。”

刘衡做王子的时候,蔡攸就是他的小跟班,因此蔡攸对刘衡的义弟赵破虏有很深的感情,见几位大臣旧事重提,话题在死了十年的赵破虏身上反反复复,心中大为不悦,说道:“当年左将军与他有书信来往时,中行鄢也未曾停止过助纣为虐!如今还理他作甚!”

皇甫婴也有同感:“当年陛下也有意与此贼缓和关系,结果匈奴犯边次数不降反增,说明此贼已无可救药,不回信也罢!”

皇甫婴和蔡攸一个是车夫头,一个是车夫,但皇帝对他们的信任是另外几个大臣无法企及的,于是他们都不再说话了。

“太尉,你还记得两年前匈奴左贤王集结十万大军袭击云中郡被击溃一事吗?”刘衡突然说起了与书信似乎无关的事。

陈嵩道:“臣当然记得,左贤王布下大局造成云中郡周边不稳,但被太守叶群和郡尉司马欣识破,予以痛击,左贤王知战机已失便撤军了。事发突然,臣担心二人夸大战果还专门派人去查了,战场确实惨烈,左贤王的大军围攻我军一烽火要塞两天不克,损失了近千人,确是一场大胜。”

“大青山一战是赵遵带人打的!”

此言一出,几位大臣都愣住了,陈嵩道:“没……可……,叶群的军报中并没提起赵遵的名字啊!”

刘衡道:“那时赵遵还未有官身,到云中郡是给北护军买战马的,批条是太尉府出的,不记得了!”

“呃,记得记得!”这点小事陈嵩早忘了,但话可不能这么说。

“是他识破了左贤王的阴谋,又施巧计联合当地的地方势力给了左贤王迎头一击,事后这小子怕惹上是非,故意让叶群替他隐瞒。”

陈嵩告罪;“臣疏于查证,有罪有罪!”

刘衡挥了挥手:“不怪你,若不是封不遗密告,朕也不知情!”说罢让內侍把叶群的秘奏拿给众大臣看,其中内容非常详尽。

“哎呀,这小子好手段啊!”老辣如鲍鸿也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蔡攸笑了:“‘一别两载’由此而来啊!”说罢白了何瑾一眼。

何瑾忙赔罪道:“臣愚笨,实不该怀疑赵都尉!”

刘衡盯了他好一会儿,才道:“朕让你去监察百官,不是让你怀疑一切!今后亲者恨仇者快的蠢事绝不能再出现!”

刘衡话说的很重,何瑾不由得的打了个哆嗦,刚刚自己的话仅有一丝怀疑论调就遭到这等严厉斥责,今后面对有关赵遵的事当谨慎处置了。

鲍鸿和陈嵩在一旁幸灾乐祸,暗笑何瑾不知深浅,不过对赵遵的能力和魄力,又多了几分警惕。

“陛下,这封信……”鲍鸿试探性的问道。

“丞相你以为呢?”刘衡反问道。

鲍鸿想了一下:“左将军故去的时候,赵遵还不满十岁,即便左将军与中行鄢有联系的纽带他也不会知道,因此回不回信结果都是一样的。”

“丞相的意思是不回?”

鲍鸿道:“是,做必错不如不做!”

“你们也是这个意思?”刘衡的目光扫过,最后落到了郭真身上:“郭卿。赵遵是你的下属,你以为当如何处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