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逢君闻见花开 > 第六十九章 初到云中

逢君闻见花开 第六十九章 初到云中

作者:独立风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0:41:57 来源:笔趣阁

赵遵安慰了他几句,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于是问道:“兀兄,你听说过左贤王吗?”

兀哈伊支苦笑道:“我是部落内迁后才出生的,不过我的父亲常给我讲起草原上的事,左贤王乃是现今大单于的叔辈,在位近三十年颇有谋略,手下有数万精骑,论实力仅次于大单于庭。”

赵遵知道匈奴军队的构成,出了大单于外,左右贤王实力最强,然后是左右谷蠡王和浑邪王,剩下的都是些小部落,兵马不过三千。打起仗来,单于庭会驱使其他草原民族的人为他卖命,这些小部落人口本来就少,战争中又捞不到好处,无法弥补军费的开支,部落瓦解逃散被更大的势力吞并,非常凄惨。

陈铎道:“左贤王的地盘最接近我们汉人的土地,数年前左贤王曾攻破渔阳,杀渔阳太守,掳数千人北返,朝廷举国震惊,是公认的几大敌酋之一。”

此去云中郡买马,让赵遵想起了辛家与左贤王勾结的往事,总感觉此行不会太顺利。第二天他们离开了森林,沿着几百年前修建的直道北上,直道年久失修泥泞难行,还有人为堆砌的乱石枯木,桥梁大多被破坏。

陈铎牵着马小心翼翼的走在乱石滩中,向赵遵解释道:“当年修筑直道是为了向北方边郡运量调兵更加方便,没想到匈奴人攻破长城后沿着直道竟打到了长安附近,朝廷只能废弃破坏直道以防匈奴人再次利用其威逼长安,想想当年修筑时花费的人力物力,真是一种讽刺。”

赵遵道:“匈奴不灭,北边永无宁日!这才是皇帝韬光养晦势破匈奴的原因!”

然而兀哈伊支却突然提出了一个赵遵从未想到过的问题:“灭了匈奴之后呢?草原上总会诞生新的主人,下一个统治草原的民族一定会继续遵循草原上一贯的掠到的生存法则,还是会威胁到中原王朝!”

赵遵被兀哈伊支问住了,确实如他所言,草原上的游牧人到长城内抢了东西就会离开,就如同中原人打赢了草原人之后也不会留下来耕种一样,并不想把对方的疆域纳入自己的版图,两个文明的生存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使中原的主人更迭,草原上的霸主易主,长城两边的争斗却是永恒不变的!

从古直道上走了五天,终于上了官道,然而官道上的行人依旧很少,大部分都是到北地贩马和做皮货生意的。

这些人看到赵遵他们一行人后,眼睛里充满了警惕和畏惧,都远远地避开了。陈铎说:“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经常有强盗土匪出没,官府有明文规定白天要二三十人同行,夜里不准上路,咱们这一队人都骑着马,这些普通商人肯定是误会了!”

又走了几日,赵遵发现途径的城镇越来越少,越来越荒凉,粮食的价钱比长安高出十几倍,甚至连饮水都要付钱。走上半天连个人影子都见不着,一刮大风漫天黄沙,把赵遵他们折腾的够呛。

终于在出发半个月之后终于遥遥的可以看到云中郡高大的城墙了。

在大周几个北方边郡里云中郡紧靠西北,直接面向大草原,城中皮货、马匹、药材、丝绸布匹、盐铁等生意兴隆,是匈奴人掠夺的首选目标,但是云中郡素以城坚池深著称,匈奴数次围攻皆因师老兵疲无功而返,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云中郡是大周北境第一号的军事堡垒。

赵遵他们在城外看到了很多马贩子在兜售各色马匹,但全部都是民马,可以负重当坐骑,但是无法做冲锋的军马。城门口戒备森严,守门的卫兵全副武装的盯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吊桥的旗杆上挂着匈奴奸细的首级,告诫每一个意图不轨的人。

卫兵们仔细的查验了他们的官凭路引才放人进了城,弄得几个人都有些紧张。云中作为一个军事堡垒,军民共居一城,军营和衙门占据城北,百姓住在城南,中心位置则是经商买卖家的商铺和富商巨贾的府邸。

赵遵一行人进城之后并未急于打听买马的事项,而是找了家僻静的小客栈住了下来。安顿好了一些,天已经过午了,赵遵、兀哈伊支和陈铎三人走上大街,找了家酒肆吃酒,一是为了缓解一路上的疲惫,二是想多了解一下云中郡的情况,结果这顿酒喝的非常无趣,所有的食客都闷头吃喝,一个说话的都没有。

陈铎十分纳闷,低声骂道:“娘的来!只顾着吃,连个屁动静都没有,赶着去投胎啊!”

三个人无奈,只好专心吃喝,半个多月没吃过像样的饭菜,再普通的饭菜吃起来也格外香甜,可刚吃了没一会,店伙计居然开始上板关门了。

陈铎是个当兵的,脾气暴,他一把揪住正在上板的店伙计,怒吼道:“店家,我们不曾给足饭钱怎地?太阳这么高你们就上板赶人,是不是欺负我们是外来的!”

小伙计没有害怕,也没动怒,而是和颜悦色的问道:“几位客官可是初到云中郡?”

赵遵拉开了陈铎的说,抱拳致歉道:“初来乍到不懂规矩,我这兄弟脾气不好,小哥多多包涵!”

“好说好说,贵客初到城中还不知道咱这儿的规矩,边郡不同内地,申时即关闭城门,酉时买买商铺一律关张,入夜之后所有人不准上街,一旦被巡逻的兵丁抓住按通敌论处,小店是酒肆不是客栈,所以申时以后就不在纳客了,三位请多包涵!”

“多谢多谢!”赵遵付了酒钱拉这二人回到了客栈,天刚擦黑街道上一个人都看不见了,陈铎关上了窗户,倒了碗水递给了赵遵,说道:“我们北护军在边城和羌人对峙的时候也只是盘查的严一些,除非敌方攻城否则绝不会宵禁,现在又不是战时,云中为何如此戒备森严?”

赵遵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羌人兵少,犯边无非是抢掠些财物人畜,占了便宜就跑,没有攻打州城和坚固堡垒的能力。匈奴就不同了,他们的骑兵像风一样快,从天边杀到城下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吊桥还没来得及升起,匈奴人可能已经杀进城了。这种代价实在太大了,不严格点行吗?不过……不过,确实有点过于严了!”说到最后赵遵也流露出了自己的疑惑。

三个人正胡乱猜测着,突然听到了敲门声,“谁啊?”陈铎站走到了门前问道。

“客官,小的是来送热水的?”店伙计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赵遵示意陈铎开门,店伙计是个干练的小伙子,放下热水后说道:“几位客官城中宵禁不准外出,掌柜的让我来问一声,饭菜是给三位送上来,还是三位到楼下吃?”

“不用了,我们已经……”陈铎张嘴就要说,赵遵忙咳嗽了几声打断了他:“咳咳……,劳烦小哥把酒菜送上来吧!”赵遵点了几样荤菜,又要了一坛好酒,店伙计听得分明,不一会就端上了酒菜。

赵遵招呼他过来一起喝酒,可抬头一看小伙计的脸不知何时变的煞白煞白,眼睛直勾勾的看向兀哈伊支,赵遵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原来兀哈伊支洗脸的时候挽起了袖子,露出了手臂上的羊头刺青。

小伙计不明所以,指着兀哈伊支结结巴巴的说道:“你……你是匈奴人!”

陈铎怕他叫喊出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赶紧捂住了他的嘴,喝道:“喊什么,我们是卫军的军官!”说着从兜里拿出了官凭。

小伙计还真人的几个字,看完官凭,拍了拍胸口,长出了一口气:“这两天全城缉拿匈奴奸细,我还以为……,都是误会!”

赵遵哈哈一笑:“坐坐坐,我们初来贵宝地,两眼一抹黑,有些事还要向你请教。”

小伙计一边赔笑一边坐到了离兀哈伊支最远的席位上,看样子对他还是充满了畏惧,赵遵给小伙计倒了杯酒,说道:“小哥,咱们云中郡最近是不是不太平啊,城中为何如此紧张啊?”

小伙计一笑:“我就知道您得问这个,是啊,城中最近屡屡出现怪事,弄得人心惶惶,官府不得已加强了戒备,往年这个季节是生意最红火的时候,门市开门到深夜,我们这种小店也都客满。今年可好,城门过午就关,入夜就净街,客栈门可罗雀,各家的生意都大不如前了!”

“何等怪事让官府如此兴师动众?”

“哎呦,这怪事可不小!大约两个月前,城防营中的水井被人投毒,三百多官兵中毒,幸亏救治的及时,命是保住了,但到现在这些人还在榻上躺着呢!”

赵遵粗通医理,井中投毒和在饭中下毒可不一样,井水又深又多,下药少了一点用都没有,最多拉个肚子,药放的多了井水就会变色变味,傻子都不会喝,所以打仗的时候一般会投放污物污染水源,也不会选择投毒。而且水井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军中,都是看守防护最严密的地方,军营中的取水井不分昼夜都有人看守,在这么严密的看守下仍然成功投毒,必定有内鬼接应,用的是特制的毒药,毒性之烈以至于两个月都不能彻底拔除。

陈铎当了十年兵,这些他也深知:“军中有奸细,把当值的守卫抓起来审一审就破案了!”

小伙计笑道:“军爷您是明白人,太守叶大人也是这么做的,把当天负责看守水井的八个军兵抓起来严刑拷打,八个人却抵死不认,后来被打的都没人模样了,还是不吐口。最后城防营的将军看不过去了,站出来求情,他说这八个人中有四个人是烈士的遗孤,全都在战场上立过功负过伤,身体上有残疾上不了战场才被安排看护水井,八个人分两班,人盯人,一个投敌叛变可能,总不能四个一起投敌,而且八个人一起到案,无一人逃案,说明他们很坦然,不像奸细的作为。太守细查之下八个人都排除了投毒嫌疑人的可能,但查来查去没能找到真凶,甚至连有嫌疑的人都没有找出来,最后只能以过失定罪将八个守卫下了大狱,投毒案就搁那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