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逢君闻见花开 > 第八十七章 沙城的命运

逢君闻见花开 第八十七章 沙城的命运

作者:独立风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0 21:32:51 来源:笔趣阁

平叛结束后金彪出榜安民,抚恤死难将士的家属,好一番忙活,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赵遵竟然向金彪请求不要杀害被俘的匈奴人,而是把他们集中关押,还派大夫为他们疗伤。金彪虽不理解,但出于对赵遵的信任和感激,还是照办了。

沙城的动乱平息了下来,赵遵找到了金彪,让他推荐一个熟悉草原和戈壁的向导给自己,金彪让把自己的妻侄薛延听后赵遵差遣。

薛延三十五六岁,十分精明干练,是金彪手下的得力干将,金酉生前的挚友,和辛逊也很熟络,沙城叛乱刚刚止灭金彪肯把他借给自己调遣实属不易。

赵遵指着云中郡附近山川地形图问薛延:“老哥,云中郡山川地志你都了然于胸,请告诉我,匈奴左贤王的主力可能会从哪个方向攻过来?”

薛延道::“匈奴进犯只有三条路,第一条从双鸦山口通过,穿越戈壁突然在云中西边的草原出现,第二条从野熊岭南下,穿过揦子河同样攻击云中西门,第三天最直接,绕过大青山直扑云中北门。”薛延边说边一一为赵遵指出三条进军路线。

“以你对左贤王的了解,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一条,或者走哪一条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薛延想了一会说道:“双鸦山地形绝险,只适合小股部队偷袭,不利于大军迅速通过。野熊岭这条路隐蔽好走,以往几次战争,匈奴人都选择从这个方向发起进攻,不过现在正值盛夏,揦子河河水暴涨,即使搭了浮桥,几万人马想全部过河也非一日之功,如此一来就失去了偷袭的意义,所以我猜测左贤王会从北边攻过来。云中郡以北一马平川,便于骑兵奔袭,以往匈奴人不选择从这个方向攻过来是因为有大青山烽火台的预警,城里能提前获悉匈奴来袭的消息加强防御,匈奴人吃过几次亏,才把这条进军路线废掉,而今大青山烽火台沦陷,城中兵力捉襟见肘,一直未能更换守卫,如果左贤王的主力趁夜突袭,肯定会打个冷不防。”

兀哈伊支说:“我们前几天才从云中郡出来,郡中戒备森严,即使失去大青山烽火台的预警,也不会这么不经打吧!”

薛延苦笑道:“这位军爷,城里戒严是因为‘平安火’刚刚熄灭,人心不稳,但不能一直这么严下去吧!人的精力体力毕竟有限不可能一直绷着,时间久了就会松懈下来,如果我猜得不错,混进城里的奸细这些时日会频频做下大案,杀人强奸盗窃,引起民愤,让官府疲于应付,分散兵力。而左贤王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集合他四散在草原上的队伍,等城防松懈下来之时,左贤王下手数万能征惯战的匈奴武士突然发起夜袭,城里的百姓就再也看不到初升的太阳了!”

陈铎、韦闯等人听出了一身冷汗,赵遵的脸色也变得非常难看,他问薛延:“薛兄,左贤王集结大军需要多长时间?”

薛延说:“左贤王的领地是匈奴诸王中最大的,东西一千余里,南北也有一千余里,集结大军起码需要半个月,如果从袭击大河滩牧场开始算起,大军集结已到了尾声,甚至已经集结待命了!”

“左贤王的大军会在何处集结?”兀哈伊支不失时机的问道。

薛延盯着地图看了好一阵,手指停在了一个叫“神木林”的地方:“这儿,神木林,草原和山岭之间的一片大森林,盛夏时机即有利于隐蔽又方便避暑,神木林东边的大湖可以保住几万人和几万匹马的饮水。”

赵遵盯着神木林的的方向,看了半天,兀哈伊支等人以为赵遵有重要的事要交代,结果却出人意料,赵遵径直走了。

片刻之后赵遵来到了沙城的议事大厅,金彪和几个族中的长老正在议事,不过赵遵一到就发现这里的气氛非常古怪,细听之下才听出了端倪,原来金彪打算让女婿暂代城主之位,几个金姓的长老一致反对,态度坚决,和金彪呛了起来,双方都不让步,辛逊夹在当中左右为难。

“正好,赵老弟来了,你是金家的恩人,你来说道说道,我这决定对是不对!”

赵遵苦笑道:“金城主,清官难断家务事,你这是难为我啊!不过在这节骨眼上你要退位,有些不妥!可以等危机过去再提此事,那时也不为晚呢!”

辛逊也赶紧说道:“是啊,岳父,小婿毕竟不是金家的儿孙,怎好接替您的位子?”

“怎么不好?你不是我的女婿吗?”金彪转而怒向几个族弟,“你们几个白眼狼,沙城是咱们姓金的一家的吗?辛家在建城时出的力不比金家少吧!你都忘啦?还有,我让金顺这小崽子摆布的时候,你们都干嘛去了?最后还是辛逊带朋友搭救了我,这凭这一点,城主的位子传给他,我乐意!”

几个长老被骂的满脸羞臊,为首一个说道:“大哥,您教训的是,我们兄弟没一个争气的,不能替您分忧,不过城主的位子,也不是您一个人的,想给谁就给谁,得讲个传承不是。酉儿虽然不在了,可还有老二,老三,虽然他们哥俩都未成年,那也是您儿子啊!您把位子传给哪一个,我们都无条件的效忠!”

“唉,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金彪把辛逊拉到了几个人的面前,“哥几个,左贤王的数万雄兵说话就要杀来了,小小的沙城能抵挡的住吗?为今之计只能举族迁往内地避祸,我们孤悬塞外几十年,没人引路成吗?”

“大哥,你……你不陪我们一起走吗?”

金彪大笑:“我纵横草原戈壁数十年,老了老了,让我做丧家之犬,不可能!我哪都不去!我要留下来和沙城共存亡。”

辛逊还想说什么,被金彪阻止了。

“逊儿,你是这一辈中最忠厚的年轻人,金家老少我就托付给你了。”

辛逊红着眼睛说道:“岳父,我一定保金家上下的周全,但代城主这个称呼我绝不敢受,如果您怕有闪失,可以传位给二弟,我辅佐他,直到他成年。这样叔叔们也能放心了。”

“你真是个厚道孩子啊!为父听你的便是。”金彪这才应允,几个长老当即表示全力辅佐金彪的二子,服从辛逊的调遣。

金家的权力交割完成了,金彪问起了赵遵的来意,赵遵说:“城主,匈奴大军马上就要杀来了,金家的退路你想好了,打算什么事开始转移城中的居民啊?”

金彪犹豫了一下:“不是不想转移,是害怕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会引起全城的恐慌。”

赵遵知道金彪的小心思,匈奴人来了,沙城被破,金家也会跟着灭亡,这个不必说了,可沙城里的百姓散了,匈奴人要是不来,金家几十年的苦心经营也白费了。出于私心,金家不会轻易让消息传播出去,这是要那全城人的性命做来赌运气。

赵遵怒道:“左贤王的大军一到玉石俱焚,你们这是草菅人命!”

辛逊也道:“岳父,全城百姓的身家性命都托付给您了,您可不能失信于民呐,如果沙城侥幸得存,百姓们感念您的恩德,还会回来的。匈奴人杀来,把一城数万名百姓掳走变卖为奴隶,即便我们活了下来,又于心何安啊!”

金彪深深地点了点头:“金某一生坎坷,但从不亏欠任何人,就算沙城没了,再花二十年我们再建一个!去,召集城中百姓。”

沙城的护卫挨家挨户的把户主叫到了城门前的广场上,金彪先是向百姓告罪,自责治城无方造成今日内忧外患的局面,而后把匈奴来袭之事公之于众,果然百姓一片哗然,金彪道:“安静,安静!大伙听我说!左贤王的大军不日即将席卷北境,各位父老乡亲,有亲的投亲,有友的奔友,快快逃命去吧!”

城下的人群骚动了起来,半个时辰不到已经有难民举家而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街道上,城门口拥堵了大量准备弃城逃生的百姓。

金家的子弟在人群中扶老携幼,帮着搬运行李,照顾老幼。金彪和几个长老站在城门前,看着出城的百姓脸上的无助和恐惧,再想想建城的艰辛和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时一个背着包袱的老妇人被人流挤倒,金彪看到了抢上前去把老妇人扶了起来:“老嫂子,慢点啊!”

老妇人认得金彪,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城主啊,本来日子过得好好地,怎么就……没别的办法了吗?”

金彪垂下了头:“老嫂子,是我无能,保不住您的家,我……”

老妇人的儿子儿媳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搀扶住了老妇人,金彪把她遗失的包袱交给了他,老妇的儿子接过包袱,随口问金彪:“城主,您老人家什么时候走啊?”

金彪怅然道:“啊,我不走啦,年纪大了,舍不得离开故土,你们快走吧,我留下来给你们看守家业!去吧!”

老妇的儿子搀扶着母亲走了没几步,老妇人突然把包袱往地上一扔:“城主这么金贵都不走啦,我们还走什么?小二,你爹就埋在城外,我哪儿都不想去,咱们回家!离了沙城咱们娘们也得饿死,不如死在自己家里!”

儿子是个老实巴交的牧人,一辈子没离开过沙城绿洲,本来就对沙城以外的地方陌生和恐惧,听了老娘的话,背起老娘拉着媳妇逆着人流回家去了。

他们这一走,附近的老百姓都被触动了,沙城的居民大多数失去土地的流民和国破家亡的异族,除了沙城,哪里还有栖身之地?何况城主都不走啦,自己更没有走的道理了。

这一家带动了十家,十家带动了一百家,最后大家都不走了,金彪大为感动,一边安民派发粮食衣物,一边照顾孤寡残疾,沙城竟然奇迹般的稳定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