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逢君闻见花开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威严太后

逢君闻见花开 第一百四十一章 威严太后

作者:独立风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0:18:23 来源:笔趣阁

赵遵道:“我是读圣贤书长大的,不是畜生!这事我不能干!”

郭六真急了:“赵将军,我为了您,又搭情面,又搭东西!您要把我晾了,以后朋友见面可不好说话!再说要是让头人知道娜娜没伺候好客人,轻则被毒打一顿,被其他女人瞧不起,重则会被赶出家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的,一出家门她就会落到人贩子手里,卖到妓院饱受摧残!赵将军,您宅心仁厚,可不能这么干啊!”

嘿!郭六给赵遵来了个道德绑架,把赵遵架在那儿了!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尴尬的要命!郭六见赵遵有所动摇,又说道:“头人绝对真心招待您,您就入乡随俗吧!”

赵遵半推半就的回到了小屋,看着胡女娜娜大胆火辣的眼神,这诱惑确实是无法抗拒的。

第二天早上头人又请赵遵他们喝了马奶,果然没有一点不高兴,走到街上赵遵感觉昨夜就像做了个梦一样。郭六见怪不怪,还在一旁调侃赵遵,问他胡女的风情。

见赵遵心不在焉,还以为他意犹未尽,其实赵遵在想些其他的事,他问郭六:“郭兄弟,入朝的外族人都住在新朝圣坊吗?”

“那哪能啊,据说大周境内有数十万外族人,就算有一百个新朝圣坊也是不够住的!”

赵遵说:“住在新朝圣坊的又都是什么人?”

“胡人来到咱们汉地也得生活,皇帝虽然赏赐了他们一些土地和金银,但普通百姓是捞不着的,就算给他们地也不会种,大部分还是干老本行,放牧的找山林草场,捕鱼的找河网多的地方,目前陇西和关中北部聚居的胡人最多。能在长安立足的要么是经商的,要么是有手艺的匠人,西域的胡人工匠最会打造金银首饰,深受长安贵妇的喜爱,就说坨尼头人家吧,就经营者一个香料店,两个首饰店,不然日子怎么会过得那么好。”

“别的坊有胡人吗?”

“有,哪个坊没有胡人啊,本朝圣天子开明,胡人可以做官当兵,待遇和汉人一样,也可以和汉人通婚,只是新朝圣坊住的相对集中。”

赵遵说:“四方馆也住着很多胡人吧!”

“那里住的都是贵族和使节,人家是座上客,其实说句不好听的,不过是朝廷以夷制夷的场地罢了!皇帝出钱在四方馆修造别馆供着那些亡国的国君、流亡的贵族好吃好喝,一旦他们的故国出现违背皇帝意志的君主,皇帝便会派兵护送他们回去夺权,扶植亲大周的政权,说得再直白点,花钱养着他们也比把他们放在边境上捣乱强!我还听说四方馆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有几世亡国之敌共处一块屋檐下的,就像把狮子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让他们自相残杀,不失为一招妙棋!”

赵遵听罢怔了好久,不由得对郭六刮目相看:“郭兄弟有见地啊!一般人读一辈子书也看不透这些啊!”

郭六笑道:“咱啥苦都吃过,啥罪都受过!所以比没阅历的人多了几个心眼!”

赵遵低声道:“养虎为患,虎大伤人啊!”

郭六挑起了大拇指:“长安城没几个人有您这眼光!上面的人总以为这些穷困来投的人没什么力量,只求自保而已!可他们忽略了、低估了亡国之君对复国的渴望,为此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代价!皇帝为了万国来朝的面子,把一帮有狼子野心的人安插在帝国的心脏里,早晚必出大事!”

赵遵想了想,说道:“郭兄弟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又有能力又有眼光,做个门卫实在屈才了!不如我给你走走门子,为你讨个官做如何?”

郭六大笑:“哈哈哈,赵将军太抬举我了,我脾气不好不是做官的材料,再说就算真当了官,在这京畿之地没有后台没有靠山,有天大的能耐也使不出来,弄不好得罪了权贵,那是要掉脑袋的!”

赵遵突然严肃了起来,他盯着郭六的眼睛说道:“我做你后台,做你靠山!做我的幕僚吧,为你的家乡,为长安做点事!”

事出突然郭六惊呆了,他不明白赵遵为什么突然说起了这个,但看赵遵的表情又不像做耍的,犹豫再三说道:“赵将军,我们只见了几面,彼此还不了解,招我做幕僚?您绝对信任我吗?”

“绝对信任?谈不上!不过信任可以慢慢培养!我给你一天时间考虑,考虑好了再来见我!”

说罢赵遵转头就走,郭六突然说了句:“你就不怕我出卖你吗?”

“赵某做事无愧于心,尽可以卖!”说罢赵遵扬长而去,留下郭六呆立在街心良久。

长乐宫戍卫刚刚完成了轮岗,宫门前的守卫遥遥的就看到一个人径直的走了过来。

“什么人?”守卫立刻挺枪迎了上去,为首的校尉打量了赵遵一番:“您是比武的那个……那个李,不,赵将军!”

赵遵点点头:“我想给太后请个安!”

“没问题,我这就去给您通禀。”

赵遵没有封不遗的待遇,不能直接登堂入室,等了一会儿一个小宫女出来把赵遵接进了宫门。

窦太后吃完了早膳,一帮宫女正陪着她逗虫取乐。赵遵站在一旁侯了足足一刻窦太后才把蝈蝈笼交给了宫女。

“小娃儿来了?”

赵遵躬身施礼道:“回太后的话,小臣刚到!”

窦太后笑道:“老婆子我眼瞎,耳朵可不聋!你不错,比封不遗那坏小子懂礼数!”

“太后……”

“三十年前,你爹和你一样大的时候天天和皇帝泡在一起,吃在王府睡在王府,我们虽然没有母子的名分,却有母子的感情!”

“奶奶!”赵遵识趣的给窦太后磕了个头,叫了声好听的。

“这就对了!以后就这么叫,我爱听!上次你来,有一个月了吧!”

“回奶奶的话,二十六天了!”

“这些时日都忙了些什么啊?”

赵遵道:“城门那边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我回了趟北护军的大营,练了练手下的兵!”

窦太后点点头:“我听说你功夫很棒,把手下把帮孬包将调教的不错,皇帝让你去看大门确实屈才了!”

赵遵道:“城门官最贴近长安的百姓,皇帝是想让我更快的熟悉长安!”

窦太后面向窗台,努力的睁大眼睛,试图感受到一丝光明,然而这是徒劳的。

“最近我老没精神,害怕冷,过几天就要搬到骊山温汤行宫去了,有几个月见不着了,遵儿啊,有什么想要的尽管开口,奶奶尽量满足你!”

赵遵看着窦太后,想起到了自己的祖母,她在世的时候对自己也是这么恩宠,鼻子不由得发酸,说不出话来。

这时报事的进来了,唱道:“太后,宗正少卿刘璟、属邦署裘无恙求见!”

“宣!”

不一会儿两个朝臣进到殿来,“太后安康!”等二人施完礼直起腰来的时候才看到了坐在太后身边的赵遵,四目相对赵遵十分尴尬。

赵遵本想回避,窦太后的一只手却搭在了他的肩上:“不用动,你们报吧!”窦太后对赵遵和颜悦色的,对两位重臣的语气却异常的冷淡,尽显威严。

刘璟道:“太后,入冬以来七成的皇亲贵胄移居洛阳,长安城中的官邸由二百名缇骑定期巡查,太后的銮驾已经准备就绪,只待三日后前往骊山行宫,虢国夫人和卫国夫人已在昨日先行出发。”

窦太后道:“我那两位老姐姐比我还急呢!我走以后留在京城的宗室要严加约束,惹出乱子必定严惩!”

“喏!”

裘无恙道:“太后,近日萨珊国、康居国、岭国的使节皆已入京,目前四方馆内居住人员超过了八百人,来自一百二十个不同国家,各项开销较往年多出了三成!数月前木火罗国国君艾米粒的王位被他的舅舅沙罗篡夺,艾米粒请求皇帝派兵助其复国,奏疏写了四五次了!您看……”

“皇帝怎么答复的?”

“陛下以天寒地冻,大军无法调动为由将此事搁置了!”

窦太后说:“皇帝做得对,我记得这个艾米粒的王位也是抢来的,当年借我大周军夺权的时候百般花言巧语,事后翻脸不认人多次劫掠我们的商队,如今也让他尝尝亡国的滋味!”

裘无恙说:“太后您的记忆力好极了,艾米粒这厮确实是个白眼狼,他的舅舅沙罗是个识时务的人,他派出的使团已经入京,不但答应年年进贡,还会派兵护送我们的商队!”

“人心隔肚皮,现在说得好,到时候又不认账了!得防着点!那个艾米粒留着还有用,他现在在哪儿?”

裘无恙道:“艾米粒入住在四方馆的竹馆已经一月余了!”

“好,就让沙罗的使团住在竹馆旁边,好给他提个醒!不要忘了自己的诺言!”

裘无恙赞道:“太后高明,谅沙罗也不敢言而无信!”

赵遵终于明白封不遗为什么对窦太后的评价那么高了,老太太不但雷厉风行,还有种类似皇帝的不可抗拒的气场。朝廷大员在她面前都不敢直视。

然而朝臣走后窦太后又变回了那个慈祥的奶奶。

“刚刚说到哪儿了?对,赏赐的事,你的宅子修好了吗?”

赵遵道:“基本竣工了,只有后园的花圃还未竣工!”

窦太后道:“那是你家的祖宅,是块福地,等日后你建功立业,皇帝会赏赐更大的府邸,我还听说你拒绝了皇帝的赐婚,有这事吗?”

赵遵最怕别人问起此事,支吾道:“嗯……有这事……我不急!”

窦太后摇头笑道:“唉,说话的语气都和你爹一样,奶奶不逼你,可是你一个人住在长安,身边没个人服侍可不行,我这儿已经给你挑选好了四个伶俐的丫头,等会就给你送去!”

“这……”

窦太后见赵遵欲言又止,脸沉了下来:“老婆子恩赐的东西还从没有人敢退回来!”

“赵遵不敢!我收……我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