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逢君闻见花开 > 第三十三章 奇人段松

逢君闻见花开 第三十三章 奇人段松

作者:独立风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0:18:23 来源:笔趣阁

刘澜道:“成都府人杰地灵,难怪段兄气度不凡,不知段兄来长安是投亲奔友,还是走仕途某出身啊?”

段松苦笑一下:“不瞒二位恩公,我们是逃难来的!”

赵遵不解道:“一无天灾二无战祸,何来逃难呢?”

段松老脸一红,说出了始末,原来段家士族出身,几代为官,家底殷实,段松幼时受过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十几岁便闻名成都。然在他十六岁那年,家中巨变,父母相继离世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这位美艳少妇,郭玉娇乃是川地最大木材商的女儿,俩人年少时相识,情投意合早已私定终身,但段家没落之后郭父严禁二人再见面,并未女儿安排了婚事,眼看婚期将至二人这才选择逃了出来。离开成都后,二人一无钱财二无朋友,一路靠段松替人作画代写书信挣点小钱勉强度日。两个月前二人来到了长安城,本以为凭自己的才学能某个出身,不曾想落魄到了今天这幅田地。

赵遵想起了那个小胡子的话,问段松是如何得罪骠骑将军府家的。段松一听骠骑将军府,立刻露出了愤怒的表情:“我夫妇二人在朱雀大街摆了画摊,那一日骠骑将军府的管家找到了我,说让我给骠骑将军府上画几个屏风,管家应允我重金。我二人便被接近了骠骑将军府,对我们好吃好喝好招待,我本以为是遇上贵人了,没曾想骠骑将军的二儿子乘我不在对我妻子百般调戏。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圈套,立刻带着妻子离开了骠骑将军府。可二公子却污我偷了府上的珍宝,无论我怎么解释,他们就是不听,竟在大街上要掳走我的妻子,我不肯,他们就下了毒手!”

赵遵听罢勃然大怒:“堂堂朝廷重臣,纵子行凶强抢民女,难道就没人管吗?”

刘澜道:“大司马骠骑将军常威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格外擅长马战。大司马这个职位便是专为他才设置的,其地位几可与大将军比肩。常威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常言乃是青年才俊,武艺非凡,官拜羽林将军,现镇守东都洛阳。二人子常羽却是个纨绔子弟,整日沉迷于酒色,混迹于青楼妓馆之中,被他糟蹋的良家妇女不计其数。可地方官畏惧常威的权势,对常羽的恶行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更助长了常羽的嚣张气焰,这种当街掳掠少妇长女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段兄,常家在长安城的势力非常大,你既然已经被盯上了,日后一定要小心。”

段松哀叹一声:“天下之大竟无段某容身之处!连自己的爱人都保护不了,枉为男人!”

刘澜劝慰道:“段兄只是一时不顺,不必妄自菲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段松道:“哎,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赵遵对朝政是有一定了解的,但这个大司马骠骑将军常威却没怎么听过,于是向刘段二人请教,刘澜不关心政事,对常威的履历不详,段松便把话接了过去:“我中原汉地自古以陇西为国土的西界,在二三百年前开通了西域的商路,朝廷开始大力经营河西与西域各国,商路的繁荣带来了无数的财富和外来的特产,朝廷近两成的税负来自商路。可在五十年前天下大乱,中原地区战火不断,无暇西顾,西域各国纷纷自立投靠了匈奴,匈奴的骑兵占领了河西走廊切断了商路。如今朝廷想发起对匈奴的决战,解决南方百越的后顾之忧和获得商路财富的支持是先决条件。本朝建立伊始就开始努力西进,经过三代国君的努力终于重新控制了河西之地。然而西域各民族有两代人未与中原沟通,又受到匈奴的控制,对大周充满了戒备。如今的河西走廊,北边匈奴虎视眈眈,经常犯边,还有马匪乱民袭扰商队,为此朝廷急需一位悍将镇守河西之地。常威乃是甘州的豪强,常家子弟兵三千常年与西域各族征战,彪悍异常。朝廷破格启用常威后,常威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步蚕食西域匈奴的势力,保证了商路的畅通,立下大功。皇帝下令封其为骠骑将军加封大司马头衔,常威可以说红得发紫!”

赵遵听出了弦外之音,说道:“骠骑将军已是极高的官职了,为何还要加一个大司马位呢?”

“问得好!前后左右和车骑将军,是除了大将军外军权最大的五位将军,领到这几个头衔在军界就到顶了,可是在朝政方面五位将军却没什么发言权,然而加上大司马头衔,位比三公,几乎和大将军平级,在朝堂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番话让赵遵想起了称病在家的大将军吕翔,忍不住说道:“皇帝想用常威制衡大将军的权利!”

段松眼睛一亮,夸赞道:“赵贤弟的目光果然敏锐,大将军在我朝的权利实在太大了,吕翔虽然对皇帝忠心,但他脾气执拗,认死理,经常和皇帝发生争执分歧,不容易控制。设置大司马位分掉他一部分权利,对朝廷对大将军都不是一件坏事!不过皇帝设置大司马绝非这么简单!”

“哦,愿闻其详!”

“大周北有匈奴,南有百越,西南有羌苗,三面环敌,一旦出线两线作战的情况,必须找出一个人来担任贰师的统帅,左将军赵破虏死后其位空设,右将军年事已高,车骑将军善攻不善守,唯有常威有大将之风,可以独当一面!”

段松喝了口水接着说道:“现如今朝堂上一半以上的官员出自陇西士族大家,他们形成了文官集团,极大地削弱了皇权,皇帝又无法完全摆脱他们,于是培育一股新的势力与之抗衡。常威不是陇西士族出身,在朝廷内部根基不深,是皇帝一手提拔的便于控制。朝中两股势力,以丞相鲍鸿、大司农司马鑫、奉常袁青等为首,另一党以太尉陈嵩、廷尉邢典等为首,两派势成水火,严重影响了朝廷的稳定。皇帝扶植常威成为新兴的第三股势力,这股势力虽然力量不大,但只要倒向任何一方,立刻会打破双方维持的均衡,因此两党争相讨好拉拢常威,其政见一般无人反对。而常威的提议又是皇帝直接授意的,也就是说皇帝的意愿通过常威更容易在朝堂上通过,不受限制了。大司马这一头衔是多方势力角逐下的产物,皇帝的纵容,两党大臣的讨好,才让常家如此猖狂,不然早就被言官御史弹劾了。”

“精辟!”赵遵对段松大加赞赏,“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段兄虽不在朝,却对朝内之事了如指掌,分析的鞭辟入里,令人佩服!以您的才华如能入朝为官,定能造福一方百姓!”

段松摇了摇头:“段某屡遭不幸,尝尽了人世间的苦难,早已心灰意冷,不求飞黄腾达,只求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过个安稳日子!”

赵遵见他说的真切,不由得为他感到惋惜。一旁的刘澜似乎不喜欢朝政,见二人谈完了朝政,便向段松问了蜀地的风物。赵遵说他也没到过蜀地,段松今天的兴致极高,三个人在客房中天南地北的聊了起来。

段松游历过蜀地、荆州,赵遵到过青州、徐州和扬州,只有刘澜未曾远游过,听得他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天已经黑透了,三个人和段松的妻子同桌而食,其乐融融。段松颠沛流离,赵遵背井离乡,几个人聚在一起情投意合,一顿普通的饭菜吃起来却格外香甜。三个人境遇不同,却在长安城相遇相交,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饭后刘澜告辞走了,赵遵回家无事,便留在客栈陪段松聊天解闷,通过交谈赵遵觉得段松的学问实在太大了,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跟在他的身边自己能学到很多东西。

等到月亮升的老高了,赵遵才恋恋不舍的和段松分别,临走时段松请赵遵帮他把几样重要的东西从之前租住的地方取来了,赵遵欣然应允,段松却一再嘱咐他小心提防,实在不方便不要也罢。

赵遵离了客栈直奔城南一个贫民区,刚到巷口赵遵就听到了细微的讲话声从黑暗处传了过来。

只听一个尖锐的声音说道:“他娘的。等了这么多天,连个鬼影都没瞧见,我说还是早点撤吧!”

另一个声音说道:“谁说不是呢,天天熬夜盯着,连相好的都不能找!”

第三个声音道:“你俩也就在背地里叨叨几句,当面挨大嘴巴的时候屁都不敢放!老老实实给我盯着!”

赵遵暗道好险,连忙退到街上跳上了一棵大树,借着月光四下眺望,只见段松租住的院子周围影影绰绰藏了足有二十几号人,各个手中都拿着刀剑。多亏段松提醒,不然一旦惊动了这些杀手少不了一场恶战。

赵遵义救段松夫妇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了,常羽至今还想着报复,可见其性情多么阴鸷,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不过这些普通的打手再多几十个,赵遵也不放在眼里,他运用轻功轻松躲过众人的监视,翻墙而入来到段松居住的小屋窗外,眼观鼻鼻观心,摒弃一切杂念,耳力立刻增强了数倍。

屋中有三个人的沉重的呼吸声,夜已深,三个人都睡着了。赵遵轻轻推开房门借着星月之光看到满屋杯盘狼藉,小胡子和两个大汉一身酒气,四仰八叉的睡在地上。因为有数十个同伙保卫着小院,他们感到非常安全,睡得都很死。

赵遵没有惊动他们,蹑手蹑脚的在屋中寻找段松所说的几样东西,把它们背在身上,准备离开。这时候意外出现了,因为屋中实在太暗,赵遵不小心踩到了一块摔碎了的陶碗,发出了“咔吧”一声轻微的响动。也不知道是真听见了,还是凑巧起来放茅,小胡子正好在这时睁开了眼,一眼就看到了赵遵。

“快……”小胡子只喊出了一个字,脖子就被赵遵飞快的掐住了,小胡子露出了无比恐惧的表情,但是很快他的表情就凝固了,因为赵遵捏碎了他的喉咙。

第二天临近正午的时候,刘澜闯进客房看到正在调试琴弦的赵遵和段松,急道:“昨天夜里,有人杀死了大司马府的管家,现在衙门里的差役正满大街的搜捕罪犯!”

他见赵遵和段松脸上没有一点惊讶的表情,立刻明白了过来,惊讶的看向赵遵:“是你干的?”

赵遵点点头:“是昨天夜里做的!”

“你!”刘澜俊俏的脸变得冷若冰霜,“你知不知道,杀了管家会引来多大麻烦!京城八门全都加派了人手,差役捕快和朝廷的暗探走街串巷的排查,时间一久肯定会找到这儿的,你想置段兄于何地!”

赵遵一怔,他没想到刘澜的反应会这么大,忙解释道:“刘兄,你听我说……”

“我不听!”刘澜脸憋的通红,吼道,“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自己的手沾上鲜血!为什么!”

段松见刘澜情绪激动,强按他坐下冷静,刘澜还算听段松的话,坐在塌旁呼呼喘气。

赵遵见文质彬彬的刘澜变得这么歇斯底里,吓得不敢再言语了,垂手站在一边。

过了好一会儿段松见刘澜平静一些了,才把自己央求赵遵帮自己拿东西的前情说了出来,赵遵又简单说了一下昨夜的危急情况。刘澜本以为赵遵是为了报私仇,主动找上门杀人泄愤的,听了二人的解释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有点尴尬。

赵遵多聪明,看出了刘澜的窘境,忙给他台阶下:“刘兄生气的样子真有几分吓人,比小弟可威风多了!”

刘澜老脸一红:“我知道你有一身惊人的本领,怕你滥用武力误入歧途,污了一身的清白。”

赵遵动容道:“小弟受教了,一定安分做人!”

刘澜见他表情严肃,认真的要命,不由得乐了出来:“我只是给你提个醒,遇上大奸大恶的坏人,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有机会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时候更不能手软!”说完他转而对段松说道,“段兄,这里已经不安全了,得赶紧换个住处!”

此言一出,段赵二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了起来,刘澜让二人笑蒙了,问道:“你们俩笑什么啊?”

赵遵道:“刘兄进门的时候看到那辆牛拉的篷车了吗?”

刘澜道:“见到了!”

赵遵笑道:“要不是等你啊,我和段兄早就走了!”

刘澜一怔,他没想到赵遵早已经料到了,四个人简单收拾了一下坐上牛车,由赵遵亲自驾车,绕了好大一个圈终于来到了西市一个胡汉杂居的老巷子,赵遵在这儿给段松夫妇租了一个小院,三间房比不了大户,但足以满足他们日常起居。

刘澜见屋中床榻几案炊具一应俱全,对赵遵说:“没想到你还挺细心的!”

段松夫妇把仅有的几样行李搬进屋,赵遵就把还在养伤的段松安置在了榻上休息,赵遵和刘澜、段夫人三人来到厨屋。赵遵把预备好的麻布撕成了三段分别扔给了刘澜和段夫人。

二人拿着麻布一脸茫然的看着赵遵,刘澜不解道:“这是……”

赵遵奇了,说:“干活啊!刚搬进来到处是灰尘,你们看的下去啊!”

刘澜脸一红,结结巴巴的说:“我……我没干过活!”

“不会吧!”赵遵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这时段夫人也羞怯的说了句:“我……我也不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