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逢君闻见花开 > 第四百零二章 文官赵遵

逢君闻见花开 第四百零二章 文官赵遵

作者:独立风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7 21:45:23 来源:笔趣阁

“何大哥,侯大哥!”两个北护军的大佬在深夜潜入了赵府,“啊!”阿玉并不知道有人来访,还以为从窗户进来了贼,一声尖叫。

赵遵连忙捂住了她的嘴:“别喊,是我兄弟!”

何郊侯贤见二人都穿着睡衣,一阵坏笑。赵遵也没想到二人会深夜前来,笑骂道:“你们两个家伙不学好,怎么学贼半夜趴窗户!”

侯贤尖着嗓子一拍何郊:“我说什么来着,你急着见他也得挑时候,打扰了他的好事一准跟你翻脸!”

赵遵“大怒”把二人推进了内屋。“哈哈哈……”三个好兄弟抱在了一处。

何郊眼眶红了:“听说你在草原出了意外,弟兄们都疯了,不顾一切的要杀向北地,还好不到半月你还活着的消息传了回来,大伙才肯作罢。”

“大伙都好吧!”赵遵真的想念那些老伙计。

“好!现在北护军兵强马壮,编制恢复到了建军时的规模。”侯贤犹豫了一下才说道,“你出塞不久陛下就下旨给咱们派了个监军,叫刘雄,也是宗室不过是旁支不怎么受待见。”

赵遵皱起眉努力回忆:“刘雄?”

何郊道:“论辈分和皇帝同辈,但因弟弟犯罪受牵连夺去了世袭的爵位,家境很寒酸。”

“人怎么样?”

何郊道:“还算懂规矩,不怎么参与军事,但弟兄们认为他是皇帝的耳目故意疏远他,入营半年了说的话一只手的数得过来。”

赵遵道:“他就是皇帝的耳目,如同我监视别人一样,自身也要收到监视。你们要学会应对背后有眼的日子,尽量搞好和他的关系,前往不要在他面前发牢骚,这样会令他很为难。”

侯贤道:“这个咱们都懂,余大哥和他相处的还不错,只是……只是咱们和皇家有旧约,北护军自治,给咱们派监军皇帝有点违背诺言。”

“时过境迁,不适应也要学会适应,皇帝对北护军已经很客气了,咱们要知分寸。”

何郊道:“余大哥说骁骑军的弟兄们都留在辽东回不来,将军身边缺人手,要不派些人来帮您?”

赵遵摇头道:“皇帝让我做五官中郎将,用意很明显让我放下兵权为皇帝出谋划策,这样我的后盾就是皇帝,皇权能控制的一切都是我的帮手,目前还应对得了。你们在外面要争气,把北护军建成强军做我依靠,就如同冯异的黑龙军一样。”

侯贤说:“提起黑龙军我想起一件事,冯异出征前后王氏就不见了。”

“什么!”赵遵大惊失色,“不是有人监视吗?”

“太尉府传令调北护军全军前往甘泉宫,事发突然查籍的军官直接进大营点卯,只能把监视王氏宅院的弟兄先撤回来,大军到了甘泉宫又发生了一些事,等安顿好再回寻王氏的时候却发现她居住的院子已经空了。”

赵遵道:“人是我们北伐前消失还是出征后不见的也不清楚?”

侯贤道:“王氏过着半囚禁的生活,出入都有保镖跟着,一看背景就不简单,邻里避之不及,问谁都不敢明言。冯异这厮又阴险狡诈,我们怕打草惊蛇便没有多打听。”

“你们做得对,冯异……冯异……”赵遵脑海中出现了那个熟悉又模糊的身影,冯异的父亲死在北护军手里,冯异怨恨北护军这无可厚非,赵遵也能理解,小心应对提防他公报私仇也就罢了,毕竟对方是个七十岁的老人,熬几年人死账消就完了,可赵遵总感觉冯异身上有一种鬼气,阴阴的令人发寒。

“贾大人,您可不能见死不救啊!秋祭大典不到一个月了,很多事务还是一团乱麻,袁大人今天好一顿训斥,说我们筹办不利,再有延误拿我们治罪!看在同僚一场的份上,您帮帮咱吧!”太祝丞薛启亲自来请教贾峪,言语极是诚恳。

“薛大人,您是掌管祭祀的大员,礼法烂熟于心还用得着问我吗?”贾峪似乎并不领情。

“哎呦,您还不了解嘛,以前但凡举行祭祀都是卢大人亲自主持,现在卢大人称病不朝,我们无从下手啊。而且秋祭不像春祭那样年年都办,本朝一共办过五次,最近一次我还没做官呢,可把我愁死了!”卢迁做太祝三十多年,虽然营私敛财,但礼法之精当朝无出其右者。洛阳城一场大乱,“三翁”中那俩家被灭了门,卢迁侥幸未受牵连,但大病一场之后就一直称病闭门谢客,衙司的一切事务都压在了薛启身上。

贾峪把眼一闭,袖手不管,薛启那个火大,可有求于人只能低三下四的转去哀求褚雲。

褚雲也是一样的说辞:“薛大人,秋祭仪式繁琐需要几百人配合,不是指点几句就能办成的,你啊,还是另请高明吧!”

薛启连被两个人拒接,绷不住了:“哼,我当自己这官是吃闲饭的,没想到还有混吃等死的!以前许大人在的时候可不这样!人心不古啊,可别有用着他人的地方!”

褚雲一听薛启变着法的骂他们,也不干了:“各司其职,你们自己的活不会干还赖别人了!”

薛启豁出去了:“各司其职?倒要问问你们这些不少拿俸禄的郎官司什么职,一天天摇头晃脑……”

“今天什么好日子,街上的人特别多,马儿走不快晚了一会儿,呵呵……”赵遵不出意外再次的误了时辰,见贾峪褚雲等老臣脸色都不好,忙解释一番。

“哼,赵大人上任以来可有一日不迟到!难怪人家骂咱们吃闲饭!”贾峪阴阳怪气的说道,说完回到自己的席位上。

赵遵一脸懵,看向薛启:“这位大人面生啊,你也是……”

薛启可认得赵遵:“赵将军,下官薛启。”

赵遵还没想起来在哪儿见过此人,褚雲见赵遵这副模样气的一撇嘴:“薛启,你不是说咱们麻木不仁不肯帮忙吗,现在咱们主官到了,你有什么不懂的问他吧!”说完站在一边等着看笑话。

薛启并不抱希望,实话实说,最后不忘挖苦道:“许大人在时有求必应,以后怕没人管喽!”

赵遵听到这儿才明白,原来是为秋祭大典来的:“薛大人,你有甚疑惑不妨说出来,赵遵给你想想办法。”

此言一出薛启一愣,重新打量了赵遵一番,他不相信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会懂得祭祀礼法,恐怕他连秋祭都没见过。不光薛启,贾褚等一众老郎官都投来了不敢置信的目光,说实话,贾峪和褚雲并非麻木不仁耍滑不肯帮忙,实在是对秋祭如此大规模的典礼不甚了解,祭祀是个复杂严谨的过程,古书上礼记中多有秋祭的记载,有据可查,但有些环节过于笼统,礼乐有名字却没有顺序,入场名单有排序却不知如何分左右,告祭文、入场退场都有专门人负责,但中间很多细节特别是仪式转换衔接的地方,仍很混乱,无法流畅的走下去。

薛启的问题不少,可赵遵做足了功课,对答如流啊,薛启不由得刮目相看,再要问的时候赵遵便说要和薛启一起去祭台现场指点,薛启求之不得,贾峪褚雲都不相信赵遵有这能耐,也要跟着去。

他们从早忙到黄昏,整整一天赵遵帮着薛启把秋祭大典走了一遍,虽然生疏但细则都定了下来。

“薛大人,如此反复练习十日便能精熟,想必袁大人不会再为难你了!”

薛启拉着赵遵的手感谢的话说了一大堆,最后不忘暗损贾峪褚雲两句:“赵将军年少博学,难怪陛下对你加倍信任,更难能可贵的是你的为人,谦逊好问又乐于助人,不像某些人只会唱高调却不干实事!”

贾峪褚雲被说的一阵脸红,却无力反驳,二人垂头丧气的往回走,“二位大人,请上车!”一辆奢华的马车停在了二人面前。

“你是……”

“赵大人说天黑了路不好走,让小的备车送送二位大人。”

“这……”贾峪还在犹豫,褚雲劝道:“赵大人有心,咱们就别不识抬举了!这叫盛情难却。”

马车行驶在黑夜的大街上,二人在车中低声交谈,褚雲道:“贾兄,咱们当赵遵是武将世家没有什么才华,全凭托关系走后门当上五官中郎将的要职,对人家百般冷眼,结果今天让人家好一通打脸,唉,丢人呐!”

贾峪道:“我也看走眼了,那些繁复的礼仪就算提前准备也不是一两日可以牢记于胸的,可见人家是真有学识,而且年纪轻轻就很有修养,对咱们这些老家伙礼数周到,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正说着马车停了,“二人大人,到了。”贾峪一挑车帘,发现马车停在了一片楼宇中,问车夫:“这是什么地方?”

“回大人的话,这是长安城有名的云仙楼,天晚了误了饭时,赵大人请二位大人吃顿便饭,小的这就引您上楼。”

“这……这不太好吧。”贾峪看向褚雲,车夫却道:“赵大人已经传信给二人大人的家人,二位不必担心。”

褚雲给贾峪打了个眼色,上司请客人都到了还能拒不上楼吗,说道:“既然赵大人盛情,我们两个老家伙就厚着脸皮讨几杯酒喝了!”

“贾大人,褚大人,二人肯赏光赵遵不胜感激!”赵遵等在楼梯口,抱拳当胸笑迎二人。

“赵大人太客气了,我们两个老头子受之有愧啊!”贾峪是个大儒,平时少有应酬,白吃赵遵一顿他过意不去。赵遵将二人让进屋,刚一进来他俩就是一愣,未央令蔡攸在向他们打招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