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逢君闻见花开 > 第一百三十章 新朝圣坊

逢君闻见花开 第一百三十章 新朝圣坊

作者:独立风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0:41:57 来源:笔趣阁

“收益如何?”

郑中苦笑一声:“嗨,还收益呢!你看我这个破家啥样,还不明白吗?起早贪黑混口饱饭吃就不错了!”

公孙输道:“这可奇了,龙虎会费劲巴力的就为拉你们这帮穷光蛋入伙啊!”

郑中道:“我也想不通,长腿帮的地盘实在没什么油水可捞,龙虎会到底看上我们啥了?”

赵遵又道:“我听说龙虎会最近有大动作,你有何听闻?”

郑中道:“我们去找臧云理论的时候遇到了另外几个帮会,他们也都受到了龙虎会的威胁。”

公孙输好奇地问:“龙虎会是如何威胁你们的?”

郑中道:“龙虎会最初找上我们的时候也算客气,说要整体收编我们,待遇非常优厚,我刚开始还很高兴呢,以为找到了大靠山以后日子就好过了,可后来他们提出让我们交出世代相承的码头泊位的时候,帮主犹豫了,因为我们要是把地盘丢了,等于种地的失去了土地,牧民失去了羊群一样,龙虎会虽然户大人多,但我们不是嫡系,说不定哪天就把我们登了!还不如这样自在,思来想去回绝了龙虎会的要求。过了四五天,我们都以为这事过去了,可帮里突然来了一个大人物,绰号‘马猴’的荆涛,他是龙虎会数得上杀手,又阴损又歹毒是个狠角色,他带来了一箱银子拉拢我们入伙,帮里年轻的都心动了,可我们这些老人知道,哪怕有座金山早晚也有吃完的那一天,说什么也不答应,荆涛当时就翻脸了,限期三天让我们滚出西市码头,两家闹掰了,之后就发生了火并。”

赵遵道:“我知道了,龙虎会是想要你们那十几个泊位。”

郑中不解道:“龙虎会的地盘遍布全长安,西市码头一大半的泊位和差不多全部人市都被龙虎会把持着,他们要我们这几个破地方做什么用啊?”

赵遵道:“对别人来说是破地方,也许对龙虎会来说是块宝地!郑中,你在西市混了几十年,西市的舆图你可能默写出来。”

“能!”

郑中确实没有吹牛,小半个时辰就把整个西市连同周边几个街坊都默写了出来。

赵遵对郑中的能力非常满意:“郑老兄胸中有些丘壑啊,请问贵帮的地盘在什么地方?”

“这儿,运河连接泰液池入口的地方,道路不便,池水也浅,大船无法停靠!”

赵遵指着临近长脚帮地盘的一大片坊区问:“这个坊有多少户人,怎地如此巨大?”

“这是新朝圣坊,胡汉杂居有近万户,光里长就有四个,是长安人口最多的坊区!”

鲁诚道:“我知道新朝圣坊,它是本朝开国之后兴建的,吸收了大量东来的西域胡人和汉地的流民,坊内各族有各族的地盘,鱼龙混杂!胡人们不说汉话,不过汉节,遵循各自民族的习俗。坊内的汉人和胡人杂居久了,也有不少改宗入了胡教,因为教派和民族的冲突,每个月都出人命案,京兆尹对此也很头疼。”

赵遵皱了皱眉,心说这么大的地方,这么混乱的局面,龙虎会若是在新朝圣坊做些秘密的勾当,恐怕永远都不会被人发现。

余雷也是这么想的,他问郑中:“另外几个受到威胁的帮会的地盘也在西市码头吗?”

“不,这几个帮会的地盘都不在码头,分布还挺散,都不连着!”

余雷把舆图转了过来:“你标一下。”

郑中在舆图上标明了几个帮会的地盘,确实不挨着西市码头,而且没有一个在新朝圣坊内。

鲁诚问郑中:“老郑,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郑中黯然失色道:“帮主死了,地盘被抢了,兄弟们死的死降的降,我靠诈死捡了条命,以后在长安城露面就会被龙虎会灭口!所以我想活着就必须离开。”

赵遵问:“郑老兄想投奔何处?”

郑中想了一下:“我入黑道三十几年了,打打杀杀的日子早就过够了。这些年也积攒了一点小钱,找个太平的地方买几亩薄田,再娶个婆娘过几天普通人的生活,这也是个机会。嗯……我在凤翔有个表亲,打算去投奔他。”

赵遵道:“如此甚好,此处并不安全,老鲁去套辆车把郑老兄载到安全地方养好伤,等伤好了走咱们北门出城!”

郑中千恩万谢跟鲁诚离开了,赵遵没有回府而是拿着舆图找到了长腿帮地盘上的那十几个泊位,确如郑中所言人迹罕至,芦苇荡比人都高,对面码头上民夫明火执仗的卸船,这里却连个船影子都没有。

赵遵沿着芦苇荡里的小路向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新朝圣坊走去。已是寅时,新朝圣坊的坊门竟四敞大开,坊内的空场上聚集了几百名手捧灯烛的红衣人围着一块黑石头绕圈,口中嘟嘟囔囔,听不太清,但肯定不是汉话。

赵遵准备在新朝圣坊里逛一逛,可是一个差役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对厉声呵斥道:“什么人,胆敢夤夜闯入朝圣坊!”

赵遵从容的掏出了自己的官凭,差役拿到手里一看,大惊:“小人不知上官身份,请……”说着就要下拜,赵遵一把搀住了他的胳膊。

“这就是随便看看,你这穿红衣服的是些什么人?”

“回上官的话,这些是渤瀚人,那黑石是一块黑色的陨石,乃是他们宗教的圣物,每逢月半渤瀚人都会举行祭祀,绕着陨石诵经直到天明。”

“原来如此,差官兄弟我今夜无事恰巧路过新朝圣坊,想在坊内转一转,不碍事吧!”

差役道:“不碍事不碍事,只是您没穿官衣遇上其他值岗的兄弟少不了一番盘问,这样吧,我陪您一起!”

“这怎么好?你这儿正在值岗啊!”

差役道:“嗨,我一直躲在门后打瞌睡呢,渤瀚人性情温和从不惹是生非,我留在这儿也没啥事干。新朝圣坊是长安第一大坊,比普通县城都大,居住着几十个西域民族,人多且杂,胡人的禁忌您不了解,万一道路不熟闯入禁地,必定会引来不必要的冲突!”

赵遵奇道:“这里可是大周的京城啊,他们胡人客居于此,竟敢私设禁区。官府就不管吗?”

“赵侯,这个说来话就长,咱们边走边说吧!”差役引着赵遵走进了新朝圣坊,离开了渤瀚人聚集的小空场,赵遵看到了一片低矮的建筑群,石头堆砌而成,好像一个个坟丘,上面涂满了白灰,只有门上画着一朵猪血色的莲花。

差役道:“这是东北来的鱼族人!世代以渔猎为生,来到长安几十年了旧习不改靠在渭河捕鱼为生。”

赵遵好奇的打量这些石头屋子,却见众多石屋之中有一间格外的大,门上却没有画着莲花,而是画着一团火的样子。

“这门上为何没有莲花?”

差役笑道:“这就是我提到的禁地之一,鱼族人居住在东方有拜火的习俗,这间大屋中存放在一口大油缸,万年火常年不熄灭。如果火灭了,鱼族人视为是大凶之兆,有灾难降临在族中,而引起万年火熄灭的那个人将会被他们视为死敌,试想一下莫名其妙与一个族的人结下血海深仇,这不是冤死了吗?”

“原来是这样啊!”

差役道:“坊内几十个民族哪个族都有类似的习俗,忌讳啊,禁区啊,饮食啊,甚至上茅房都是讲究,不少在新朝圣坊生活了数年的人都不敢乱走,走错一步麻烦就上身了。咱们大周皇帝开明豁达,保护他们的宗教信仰,可这些人不懂得体恤圣意,整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斗不休,令人不胜其烦!”

差役领着赵遵穿大街越小巷,赵遵第一次进坊看什么都新奇,路上遇到了七八支巡逻队,见到领路的这个差役,纷纷上前打招呼。

“李头!”“李大哥好!”

赵遵一问方知带路的差役李栖是新朝圣坊的总捕快班头。赵遵问他:“李头,大半夜这么还有巡逻队啊?”

李头道:“嗨,咱们新朝圣坊和别的坊区不一样,这里几乎天天都有人在过节,不分白天晚上,过节的时候最容易发生踩踏一类的事,谁敢休息啊!咱们坊里有二百多捕快,归典客署统辖,薪俸和其他衙署的差人一样,却多干了几倍的活,很多年轻人应征来我们这儿做差役,可十个倒有九个撑不到一个月就走了,剩下的这些大多是坊内的居民,有胡人也有汉人,没什么正经职业混口饭吃而已。”

二人边走边说一个时辰之后从新朝圣坊的南门走到了北门。李捕头对赵遵说:“咱们走马观花的溜了一趟,一条主路,二十几条巷子,只有三条住着汉人,其他的巷子分住着七个民族,十二个教派分支!”

赵遵道:“今天真是长见识了,没想到还有那么多虚虚实实的族群,不知坊内那几十个民族又是什么样子啊?”

李捕头道:“新朝圣坊的每条街巷走一圈起码得两天,要是都想问清楚查明白,估计得在坊里住上半年以上。”

赵遵苦笑道:“我倒想躲半年清闲,可身上也有皇命啊!”

李捕头犹豫了一下,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册子,双手奉献给了赵遵:“难道赵侯对对新朝圣坊这么感兴趣,这本册子就送给您了,里面有您想知道一切。”

赵遵打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字,记述了新朝圣坊的布局、各民族的风俗禁忌还有一些特殊的节日等等,凡是自己能想到的在册子里都能找到答案。

赵遵对册子爱不释手,感激道:“李头,多谢你了!这册子出自何人之手啊?”

“是我几年前写的,新朝圣坊地界大,人口多而杂,新入职的捕快没人带着寸步难行,老捕快有时候也犯糊涂,为此我没少发愁,后来发狠心自己编了这个册子,发给手下的人办案时图个方便。如今这册子坊内的几百捕快人手一册,外边的人可捞不着看。”

赵遵赞道:“李捕头真是个有心人,可册子给了我,你怎么用啊?要不我回去抄录一遍再给你送回来。”

李捕头的脸色变得无比沉重,运了运气才说道:“不用了,这本册子是我徒弟的遗物,我一直带在身边,如今送给您也算物尽其用,您就拿着吧!”

“遗物?李头,你徒弟贵庚啊?”

“二十六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